1、研读: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近日,光明日报载,由香港、澳门、台湾、内地轮流主办的海峡两岸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不久前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第六届。主办者选择了日本作家新美男吉的童话去年的树,请四地各推选一位教师分别教这同一篇课文。去年的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秋天到了,树的好朋友鸟儿要到南方去,他们约定明年春天相会时,鸟儿再给树唱那支每天都给树唱的歌。第二年鸟儿回来时,费尽周折找到的,却是已被砍掉、做成火柴,又燃成灯火的“树”。鸟儿就对着灯火,给日思夜想的“树”唱了最后一次歌。故事很美,文字却很简单、朴实,不过简单朴实中蕴藏着哲理,给人以许多的想象。四地老师给课文以不同的解读和阐释,以不同的方式,教出了不
2、同的意蕴,上出了不同的风格。北大附小的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多元解读上:在学生通过默读、角色阅读,熟悉了故事情节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卡上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老师的这一设计点燃了小心灵中纷呈的火花:关注环保、恪守承诺、珍惜友情老师还提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火苗不是树,小鸟为什么还给他唱歌?”澳门两位男教师把这节课上成了课本剧,他们认为: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香港的执教老师在谈设计时说:小鸟对树的友情是那么纯真,她历尽艰辛寻找树,不只是为了恪守诺言,更是因为心里牵挂朋友。于是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什么是友谊,怎样对待朋友这
3、些话题上。台湾的执教老师认为这篇500来字的童话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于是基本教学策略是通过让学生增加细节,填补课文来深入理解诚信、友谊、牺牲等概念。例如,让学生讨论:“树和小鸟平时除了唱歌还会做什么?”“小鸟寻找朋友可能遇到哪些危险?”等等,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学习了对细节的描写。这个案例值得开发的东西很多,可以作一点较深层次的比较和研究,从中悟出语文的本质及其教学的真谛。不过,我更关注语文教师是如何解读课文的。我不想去解读秋天的树,只想以此引发的几个问题作些讨论。其一,教师教语文,究竟把功夫下在哪里?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链条,任何一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链条脱落,尤其
4、是最初的环节。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此前的过程我以为更重要。“功夫全在诗外”,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学的成功原因可能也在课堂外,在课前的备课、课后的反思中,尤其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上四位老师显然对教材都作了很深入的研究。但是,现在普遍的、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教师把功夫全下在了课堂的呈现上,却忽略了、轻慢了对教材的研读,因而,课堂教学有“飘”的感觉,有纯技艺表演的倾向,当然还有不准确、不深入的现象。如果我们把教材权且用“文本”的概念来概括的话,文本是教学之本,轻慢了文本完全有可能舍本逐木。课改以来,“备课”被“教学设计”取代,教学设计内涵,尤其是理念和重点,与备课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但再怎么变,对教材的研读是不能变的,这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其二,什么是对教材的研读?需要说明的是,我把惯常的“解读”改成了“研读”。解读与研读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我总觉得研读比解读更好,更能揭示“读”的要求,在程度上,在深度上,与“解读”是有异的。研读是一个解构的过程。所谓解构,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认为,决不是“对一切既有的理论、价值、文化乃至社会等所有具有结构或本质的东西进行质疑和发起挑战,进而最终达到彻底或全面颠覆的目的”,无非是将一切已有的结论都重新打开,重新加以审视和质疑。教材是人类文化、文明的结晶,是一种“结论”,研读就是打开它、审视他它,对它加以质疑,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6、分析的过程、感悟的过程、提炼的过程、把握的过程。可以说,打开的时间越多,审视的程度越深,质疑的力度越大,对教材的理解越深刻,把握越准确,个性化程度越高。四地老师的研读都有自己的角度,也都有个性化的见解。事实说明,研读是教学的基础,研读的水平关涉到教学的水平。解构不是为了颠覆,但是,我以为准确地说,不是颠覆教材,但可以颠覆自己,当然,有时对教材颠覆也未尝不可。只有研读、解构以至颠覆自己的时候,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境界。其三,研读教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那么,当下的教师在研读教材时究竟缺什么呢?我以为,教师缺思想的深度,缺精神建构,缺整体的超越,而这一切又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单与薄有关。教师的
7、人文素养当然与读书、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记得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早在1932年,于他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他一种深切的忧思:“我所担心的是,我们虽然没有禁止,却已然没有人愿意读书;我们虽然拥有汪洋如海的信息,却日益变得被动与无住;我们虽然有着真理,然而真理却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有着文化,然而文化却成为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渐渐爱上并开始崇拜起使他们失去思考能力的娱乐世界。”阿道司赫胥黎所担忧的,在当下似乎越来越严重,已然在教师中蔓延,也悄悄地发生在语文教师身上。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崇高的追求,不崇尚读书,不喜欢思考,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精神的引领,思
8、想苍白、平庸、肤浅,视野狭窄、知识贫乏、语言干瘪,怎么可能去研读课文,怎么可能作深度解读,怎么可能开挖丰富的资源,又怎么可能上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上一堂学生喜欢的、有永远记忆的语文课?答案是无庸置疑的。所以,我们以为,鼓励、帮助、引领语文教师提升人文素养,提升思想的高度,提升对教材研读和开发的能力与水平,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之根本。本着以上三个方面的想法,我们和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商量,能否从现有的小语教材中,选择经典之作,对其进行有一定深度的研读,和教师们一起进行赏析,把握教材的文化内涵及精神意蕴;同时对协作、表达的艺术和方法亦作些提示,和教师们一起剖析文理、点击写作方法,领略表
9、达风格。总之,从文本的研读入手,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驾驭教材,把功夫下在“课外”,下在对教材精髓的把握上。这一想法,大家非常赞同,可见,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教师们的期盼。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创新,只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回归与坚守,也是对时下流行的教学参考资料的超越,更是对质量低下语文教辅的抨击。我们很清楚,文章赏析之类的书也不少,不过,我们所努力体现的是语文,即从小学语文教师的需要出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体现语文特点,既有精到的对作品赏析的点拨,又有中肯的语文教学设计建议。与此同时,又对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必要的链接,帮助教师拓展阅读视野,丰富教学资源。这些所提供的资料,教师不一定都教给学生,
10、但肯定会丰富教师自己的心智。一个心智丰富、完善的教师一定会在教学中显得有才情、大气、从容、洒脱,语文课堂肯定会充溢文化与智慧,学生的心智也会随之悄然变化。曹文轩曾经说过一段话:“在满城尽吹选秀风,超女快男闹哄哄的背景下,还有多少人相信语文对人生的作用呢?”我们想,这些背景是事实,但不必对语文的作用失去信心,相反,正是在娱乐至上,缺少英雄主义和崇高价值追求的今天,语文才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学的使命感才更有必要凸显。我们不是把这套书的地位抬得太高,但至少我们心中涌动着一种对语文使命追求的激情与价值理想。不想对这套书的特点作介绍,因为,读者们、老师们会准确作出判断的。倒是对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很感兴趣,
11、题目是小泽征尔:一个世纪的“最后节拍”。题目就很精彩。文中引用了两个人的讲话,一个是马勒,他说:“音乐中最好的东西在音符里是找不到的!”另一个是小泽征尔,他说:“音乐就是落日,落日只有一个,但每个人、每一天,在每个不同的地方,看到和感受到的落日却不同。如果要找美丽的落日,就到音乐中去吧,美丽的音乐总是无处不在的。”音乐中最好的东西音符里找不到,那在哪儿才能找到呢?也许在音符的背后,在音符进入你心灵的时候;语文当然不是美丽的落日,而是灿烂的朝霞,她的灿烂与美丽是无处不在的,但在她的背后躲藏着,正待我们去发现。可以说,每天的语文都应是不同的。港、澳、台、内地四位教师执教的去年的树,就是一种不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语文,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语义。我们应该努力使每天都有些不同,这样,语文才是灿烂的,那藏在文字深处的东西才会迸发出来。研读文本,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这就是我们给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新参考、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