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遥实验中学集体备课预案 八 年级 生物 学科课题 :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主备人:左慧琴课标要求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生殖细胞的亲子代间的基因传递的桥梁。过程与方法2模仿染色体的形成过程,运用模拟材料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3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生殖细胞的亲子代间的基因传递的桥梁。过程与方法2模仿染色体的形成过程,运用模拟材料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3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乐于
2、探索生命的奥秘。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用模拟材料模拟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连续认识。教具准备 教师:外包塑料的粗铜丝,用彩色带分段缠成不同颜色,2-3个玻璃球;泡沫做成的三对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染色体模型共三套,橡皮泥时间分配主备人预案: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学习15分钟练习10分钟小结交流10分钟 集体意见:修改1(修改人段培兰,武守强,温江霞 ):修改2(修改人段培兰,武守强,温江霞 ):教 学 设 计教学流程:根据内容可以不分课时主 备 人 预 案:集 体 意 见: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问题 1基因位于哪里?与染色体有什么关系?2每种生物
3、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它们的存在状态如何?3你能用图示等形式,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吗?4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基国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5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过程 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是如何变化的?这对遗传有什意义?合作学习问题 模拟探究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解释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起着什么作用学生活动交流点评 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两两成对的。因为精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雌雄两核相遇,或融合(即两核膜融合成一个)或联合(两核并列,核膜消失),来自卵细胞核和精子细胞核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两两成对,建立受精卵染色体组,受
4、精至此完成。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中,每一对都包含一条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和一积极与之相配的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初称为同源染色体。所以由受精卵了育的生物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分层检测题组一 巩固基础1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_和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2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要减少_。3在每一种生物质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_,一般_出现,成对的_位于成对的_.题组二 提升能力1 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2对 B 23对C 22条 D 23条2小华在老教授的指导下测定出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那么玉米受精卵中染色体为( )A 10条
5、B 20条C 30条 D 40条3 葡萄皮细胞中的基因、细胞核、DNA、染色体的大小关系应为( )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B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CDN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D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题组三 拓展延伸 1 下列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可能是体细胞的是( )A23 B24 C46 D682下列基因的组成,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AAA BAa Caa DA3基因之所以常常成对存在,是因为( )A一对基因是连带在一起的B一对基因不可分离C成对的基因把两者染色体连接起来D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而染色体成对存在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流程循环)加上细胞核,体细胞,生物体修改1(修改人段培兰,武守
6、强,温江霞 ):修改2(修改人段培兰,武守强,温江霞 ):参考导学方案32页修改3(修改人段培兰,武守强,温江霞 ):图示,或用材料解说,学生各组活动经典题例 1从亲代生殖细胞到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 An2n B2nn Cnn D2n2n 2玉米叶肉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则它的花粉粒细胞,精子,卵细胞分别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 )A10对10对10对B10条10条10条C10对10条10条D10条10对1对3有关基因的述说,错误的是(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D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DNA分子4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7、)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D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少一半1A2C3D4C板书设计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和染色体染色体DNA 基因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减数分裂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受精后受精卵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作业布置 P31练习 平遥实验中学教学设计 年级 学科课题 : 使用人: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时间分配集体定案: 个性修改:教 学 设 计教学流程:根据内容可以不分课时集体定案:个性修改: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问题 交流点评 分层检测题组一 巩固基础 题组二 提升能力 题组三 拓展延伸 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流程循环)经典题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反思一:成功经验(亮点) 反思二:问题与不足 解决策略: 反思三:再教设计 备注:1.教案正文统一用五号字。A4纸双面打印同组教师人手一份。 2.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可以自主调整环节和顺序。 3.请主备人完成设计后连同预案将电子文档交教研组长并发到学校教研室邮箱:syzxjys0746(密码:209000)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