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摘要- 1 -1.2 编制依据- 1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5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6 -1.5 主要内容与规模- 6 -1.6 建设工期- 7 -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7 -1.8 项目评价- 7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 8 -2.1 建设项目的背景- 8 -2.2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9 -第三章 现状分析- 14 -3.1 环境现状- 14 -3.2各乡镇环境现状- 17 -3.3主要环境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18 -第四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
2、- 22 -4.1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22 -4.2建目标- 24 -第五章 建设条件- 25 -5.1 #县基本概况- 25 -5.2 自然条件- 27 -5.3 交通条件- 29 -5.4 资源条件- 30 -5.5 经济条件- 31 -5.6 建设资源条件- 32 -5.7 路径选择- 33 -第六章 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34 -6.1 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 34 -6.2主要建设内容- 35 -6.3 安全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36 -6.4生活垃圾处置工程- 45 -6.5 生活污水处置工程- 54 -6.6 村寨道路工程- 64 -6.7 “三改三治”工程- 65 -6.8 庭
3、院硬化工程- 67 -6.9 文化广场工程- 67 -6.10 照明设施工程- 68 -6.11 村庄整体整理工程- 69 -6.12 其他公益设施工程- 69 -6.13 项目建设的过程控制- 74 -第七章 节能与节水- 80 -7.1 节水节能编制法律法规- 80 -7.2 节能- 80 -7.3 节水- 82 -7.4水土保持- 83 -第八章 环境评价- 88 -8.1 设计依据- 88 -8.2 建设地点环境状况- 89 -8.3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9 -8.4 环境保护措施- 94 -8.5 环境影响评价和结论- 97 -第九章 劳动安全措施- 99 -9.1影响劳动
4、安全的因素分析- 99 -9.2防护和监控措施- 99 -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101 -10.1 项目实施原则及步骤- 101 -10.2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 101 -10.3 劳动定员- 102 -10.4 实施进度- 103 -第十一章工程招投标方案- 104 -11.1 招投标依据- 104 -11.2 招标投标基本原则- 104 -11.3 招标范围- 105 -11.4 招标计划- 106 -11.5 招标方式- 106 -11.6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109 -11.7 招标方案- 110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2 -12.1 投资估
5、算依据- 112 -12.2 有关问题的说明- 112 -12.3 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13 -12.4 资金偿还计划- 115 -第十三章 效益评价- 117 -13.1 社会效益- 117 -13.2 经济效益- 118 -13.3 生态效益- 118 -13.4 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及结论- 119 -第十四章 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121 -14.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21 -14.2 项目主要风险等级划分- 121 -14.3 保障措施- 122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128 -15.1 结论- 128 -15.2 建议- 128 -第一章 总 论1.
6、1 项目摘要1、项目名称: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3、建设单位法人:#;4、项目建设地点:#省#县各乡镇(6个乡镇及3个街道办事处);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6、项目建设单位简介#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筑法; 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6、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8、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9、#省社会主义新农
7、村建设村庄整治文件(黔建村通200684号);10、#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镇(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28 号);11、国家农村综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12、#省农村综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13、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26号)。14、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 号);15、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务院
8、办公厅200911号);1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办法(试行)(环办2010136号);17、#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推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黔环通201610号);18、美丽宜居小镇示范指导性要求;19、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指导性要求;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2、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4、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2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26、农村住宅卫生标准(GB 99
9、81);2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2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 17217);39、村镇规划卫生规范 (GB 18055);30、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GB 19379);31、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GB/T 26361);32、乡(镇)村商业零售店经营规范(GB/T 28840);33、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34、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 27770);35、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通则(GB/T 27774);36、防洪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201);3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88);38、通
10、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73) ;49、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846);40、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285);41、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23);42、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124);4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和定额标;44、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我公司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4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6、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4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1.3 研究范围及内容1
11、.3.1 研究范围本次“#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依据两个方面阐述建设的必要性,从项目功能定位、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投资估算与资金安排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着重着力工程方案设计的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达到业主单位预期效果。 1.3.2 研究内容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综合调查及预测分析的结果,以及有关的规划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2、技术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3、经济可行性:本项目作为政府投资项目,主要从项目及政府的角度
12、,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通过方案设计得出工程的投资估算,提出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工程实施带动周边土地市场价值的提高,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合理分配资源,保证政府收支平衡,降低财政赤字率。4、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分析社会因素可能对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同时分析项目建成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必要的社会风险分析,并得出评价结论。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目前,农村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受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室
13、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虽然通过一些路径有了初步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是不够完善,公路两侧环境影响观瞻。目前,#县各村内由于缺乏完善的设施,严重影响着#县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期望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财政投入力度,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当地居民的期望。 对#县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其示范作用显著,辐射面大,本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1.5 主要内容与规模 本次农村环境的整治共分为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硬化、“三改三治”工程、庭院硬化、文化广场、文体设施、照明设施、村庄整体整理,以及其他公益设施工程。1.6 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4、36个月),从2016年开始,至2019年工程竣工验收。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28399.49万元,项目资金计划通过如下方式筹集:项目资金计划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贷款100000万元(第一年贷款50000万元,第二年贷款30000万元,第三年贷款20000万元,年贷款利率4.9%),项目建设单位自筹28399.49万元。1.8 项目评价#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一期),是#县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的成败,关系到#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化#县的农居环境,是#县政府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呼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重点工作。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人居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
15、县6个乡镇3个街道的124个村(社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推动#县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本项目对#县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2.1 建设项目的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新农村
16、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县处于经济发展加速推进阶段,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17、不断增强,但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还存在村庄体系不够稳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同时,城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引,风貌特色彰显不足,此外,良好的自然景观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本项目为#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一期),此项目的实施是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美好#县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推进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构建#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有利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拓展#县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新空间;有利于保护城乡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绿色乡村体系,打造生态强市的新亮点。2.2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2.2
18、.1 项目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多个角度和方面,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从目前情况看,应主要从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民新面貌和培育新型农民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
19、、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这在国家层面上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基本思路,对全国各地的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县的新农村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面宽且项目资金投入不到位,总体来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缺,空有青山绿水却不能让游人驻足,如果再按以前的老思路老方法让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去争取资金,那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重复建设,因此必须统筹各部门,整合项目和资金贯彻“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六项行动计划”指示精神,从而走上习总书记在黔视察期间提出的“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将安龙的农村打造成“看
20、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典范。 2.2.2 项目是欠发达地区环境整治思路的有益探索当前,#县农村居住点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两年,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各地政府也进行了多种有益的探索,采取了很多措施对这些现象进行治理,但由于这些措施多数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而单独制定,很少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这些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撒胡椒面”的现象严重,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六项行动计划”指示精神为根
21、本指导思想,以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将这些复杂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科学规划,最后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整套方岸,这为整个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全新思路,做出了有益探索。 2.2.3 项目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新农村形象的需要目前,本项目所涉及的农村人居环境较差,道路还未实现全部硬化和绿化,从整体上看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一些农村居民点未进行新农村规划,显得杂乱无序,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生态环境也存在很多不利影响;在道路、河流、沟渠两侧虽然绿化率较高,但整体上也显得很单调;这些对农村的长远发展都有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变农村面貌
22、,提升整个新农村形象,给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就必须对#县的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搞好绿化工程。 2.2.4 是整合#县旅游资源需要#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奇异,风景秀丽多姿,是亨誉于滇、桂、黔三省的旅游胜地。龙头大山,蜿蜒百里,高山杜鹃,相映争辉,令人叹止;仙鹤坪,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绿树修竹弥山漫谷;笃山溶洞,神奇瑰丽,全国罕见,备受8国洞穴科学家、探险者青睐,认为是“亚州第一深洞”、“世界第二大溶洞群”;招堤风景区,三百年建造历史,融山、水一体;万峰湖景区,176平方公里水域,蓄水102亿立方米,湖中峰峦万重,烟波浩淼,堪称西南之最,夭生桥大坝为
23、亚州第一高坝。还有晚清以来诸多近代杰出人物的故居、遗址及即将修复的古朴庄重的南明皇城等。但是,从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情况看,#县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还很欠缺,旅游新产品单一,游客旅游模式单调,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未能发挥#县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对#县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因而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县应以此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围绕当地的历史文化,挖掘旅游资源,培植旅游亮点。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城镇综合改造工程为契机,不断提升城镇品位;二是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管理,组织开展联合拉网式检查,严厉打
24、击假冒伪劣、强买强卖等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组建专职环卫队伍,建立保洁长效机制,保持镇驻地良好卫生环境;三是挖掘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业,以新型农村建设为代表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县的优势,深挖当地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民俗游,挖掘民间艺术,形成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优势。 2.2.5 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通过扶贫开发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
25、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项目区由于交通不畅,当地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出行不便,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农产品输出困难,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交通条件差,恶化了投资环境,丰富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人均收入只有几千元。项目实施后,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当地农产品难以外运的现状,并随着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致富信息与技术的引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发展后劲强大,为当地农村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所以,项目的实施是和当地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件实事,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
26、总之,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县总体规划,极大地改善#县交通环境,有效的完善#县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全面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和实现建设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第三章 现状分析3.1 环境现状 3.1.1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现状目前,#县有35个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乡镇的饮用水源主要为集镇及周边可利用范围的村民组供水,其他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也有正在使用的水源地。在用的饮用水源地多数为纯雨水补给型水库及地表水,其余均为岩溶地下水水源地或以岩溶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水源地。目前,#县水源地大多没有建设相应的保护、警示措施,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
27、的面源污染是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同时,由于多数饮用水源为地下水型,由于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具有极强的淋溶性,加之上游补给区面积较大,覆盖度广,且为主要农业活动区,岩溶管道和裂隙的发育很容易使农业活动产生的化肥、农药等渗透进入地下水污染水源。另外,有的饮用水源位置较偏僻,其引水沟渠较长,会经过农田活动区等,在输送的过程同样易受到污染。图 3-1 部分水源地及周边环境情况3.1.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1、生活污水来源农村生活污水是指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厨房污水、洗浴污水和厕所污水等。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日常活动独立,因此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小、分散、排放无规律、水质水量
28、日变化系数大等特征。厨房污水是指在洗菜、烧饭、刷锅和洗碗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厨房污水中油和有机物含量较高。洗浴污水是指在洗澡、洗衣和洗涤过程中排放的污水。洗浴污水含有洗涤剂。厕所污水即冲厕污水,包含粪便和尿液,除含高浓度的有机物、氮和磷等外,还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和残余药物,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2、污染现状#县目前只有极少数村建设有垃圾池,垃圾无法集中堆放,村民生产生活产生的白色垃圾乱扔、乱倒,随处丢弃、堆放的垃圾不能及时有效清理,滋生蚊蝇、细菌,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状况,加上雨水的冲刷,产生的垃圾滤液变成浓度较高的污水,顺着沟渠进入河流及地下水,污染了当地水环境。尽管“一事一议”等项目中涉及到
29、一些村庄的垃圾整治,但是总体较少,已建设的垃圾池大多属于简易垃圾池,也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加之后续维护无法保障,村里无定期来收运垃圾的人员,人员工资落实困难,无法维持长效的治理。下图为#县乡镇居民在马路边、墙角处乱扔乱倒现状图片,此现象在#县农村及乡镇体现及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态和谐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卫生造成极大影响,严重的还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 图3-2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3.1.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馀、清扫物和生活消费等废弃物,经调查发现#县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以消费品产生的塑料等为多。难降解的废玻璃、陶瓷、砖瓦、砂石、废橡胶、金属等较少。实地调
30、研显示,#县农村生活垃圾基本组成约为:易腐有机物占75%、无机物占18%、有机废品占6%、废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废物占1%。#县尽管“一事一议”项目中对少数村庄建设了简易垃圾池和安装了一些垃圾桶。但多数村是没有基本的垃圾收运设施的。生活垃圾仍处在随意乱堆乱放状态。暴露堆放的垃圾随处可见,公路、河道、田间、渠道两旁白色污染严重。由于堆放的垃圾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将滋生蚊蝇、细菌,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加上雨水的冲刷,产生的垃圾滤液变成浓度较高的污水,顺着地势进入河流及地下水,污染环境。 图3-3 农村部分垃圾处置现状3.2各乡镇环境现状各乡镇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3-1序号项目所在乡镇环境
31、现状及存在问题1招提街道办事处1、村民生活垃圾乱丢、乱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急需整治;2、村民垃圾的投放管理和清运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人居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2栖凤街道办事处1、社区集镇生活污收集处理,其余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比较严重;2、固定垃圾池或垃圾回收点不够;3、社区只建设了少量垃圾池,未及时清运。3钱相街道办事处1、大部分村寨未建设垃圾收集池,且垃圾清运不及时;2、产生生活垃圾和污水,严重污染水源河道。4龙山镇1、 大部分村寨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公路、河道两旁白色污染严重;全镇无一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废水收集管网,生活废水污水直接向河道排放;2、 集镇取水点及河流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32、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5洒雨镇1、村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水环境;2、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较少,无法及时清运。6普坪镇1、乡镇有一污水处理厂;2、镇内垃圾处理场不规范;村庄无污水处理设施,直接排入河流。7海子镇1、部分村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少,生活废水污水直接排放,河流污染加剧;2、集镇取水点及河流不同程度受到污染,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8万峰湖镇1、镇内有一污水处理厂;2、村寨环境卫生设施较为欠缺,生产生活垃圾未及时清运。9笃山镇1、饮水安全存在隐患;2、辖区内村庄白色垃圾污染严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没有规范的堆置设施;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3.3主要环境问题及面临的形势通过对#县农村
33、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目前,#县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如下:1、饮用水源地保护除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钱相马槽龙潭、观音岩、海子农场采取保护措施外,乡镇和村一级的饮用水源都没有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饮用水源周边多为农业活动区。受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农村面源污染对饮用水源造成的污染突出。2、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生活垃圾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尚未健全相应管理机制,主要是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因素影响,生活垃圾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不完善首先,现状生活垃圾收集还处于混合收集状态,未实现分类,造成资源浪费(可回收垃圾)和增加垃圾排放量;其次,生活垃圾收
34、运存收运不及时甚至无人收运(缺乏资金、收运工具及收运条件),造成村寨内垃圾乱堆乱放,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 环境卫生设施缺乏,设施简陋 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设施严重缺乏,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点等设施。环卫保洁人员、保洁机具严重缺乏,农村范围内大部分村寨无保洁人员。村民环保意识不高由于村民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垃圾乱丢、乱堆现象严重,部分村民甚至将垃圾直接倾倒入河,导致周边农村环境“脏乱差”,甚至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3、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大多数农村污水横流,各村组生活污水基本处于自然降解、直排河道的排放方式,对环境构成威胁。特别是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及上游河流的村庄,污水若不经过治理直接进
35、入地表水体,将对饮用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第四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4.1项目建设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落后已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该项目的建成将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对于提高项目区整体形象、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一届政府也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36、,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本届政府的重要使命。以工代赈以救济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实物投入的方式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刺激其自我发展。据省政府研究室统计,2014年我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全年共完成投资407.1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9.4%。其中,小康路完成投资181.9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37.8%;小康水完成投资60.9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12.9%;小康房完成投资96.6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38%;小康电完成投资33.9亿元,为年度任
37、务的102.7%;小康讯完成投资7.8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3.6%;小康寨完成投资26亿元,为年度任务的127.2%。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深得民心,广受欢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加强当地农民通过原材料供应、劳动力投入等方式,获得直接收入;二是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小康路的建设进一步增快了乡镇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吸收和消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乡镇务工和居住,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三是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为
38、壮大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四是为当地各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极大激发了各村群众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总之,项目的的建设给#县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大力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制造业等各种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人们落后的观念,扩大了物品交流,沟通了信息渠道,活跃了农村经济,缩小了城乡差距,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4.2建目标根据#县主要的环境问题,确定2016-2017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全面开展为总体工作思路,制定总体目标如下: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
39、施建设项目,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加强环境保护,完善文体设施,重点开展“三改三治”(改厕、改厨、改圈,整治断墙残壁、整治草堆柴堆粪堆、整治乱搭乱建)、庭院硬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文体活动及其设施、照明设施、村庄整体整理及其他公益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实现村寨“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生活乐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力争用5到8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环境有较大改观,全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五章 建设条件5.1 #县基本概况 第六章 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6.1 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 6.1.1总体指导思想 #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一期)的规划以党的
40、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四化同步”主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升级版。同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核心,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村新面貌为两大突破口。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总体要求,充分结合#县的历史文化,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努力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七级。 6.1.2 总体原则 根据#县农村环境的现状和特点,项目规划应确立以下原则:
41、1、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原则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必须结合#县本地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战略规划。 2、统筹安排原则 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统筹规划各分项目的实施;并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目标,完善各项配套,逐步形成项目实施的强有力支撑平台。 3、重点突出原则根据#县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划时必须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将一些对新农村建设影响重大的项目作为主攻方向,优先实施,保证资金的充足供给。4、窗体顶端4、先规划后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以规划定目标、定建设内容、定工作重点、定支持措施。按照调查摸
42、底、体系布局规划、项目规划、编报审定“四个”基本程序进行。窗体底端6.2主要建设内容本次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共分为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范围涉及全县6个乡镇及3街道办事处:招堤街道办事处、栖凤街道办事处、钱相街道办事处、龙山镇、洒雨镇、普坪镇、海子镇、万峰湖镇和笃山镇,共124个行政村。其中,将涉及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重点流域内、小康建设和环境问题突出的46个村列为重点村,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主要开展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硬化、“三改三治”工程、庭院硬化、文化广场、文体设施、照明设施、村庄整体整理,以及其他公益设施工程。6.3 安全
43、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工程的重点是对现有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区的划分和整治,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指地下水饮用水源的地表区域。在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水源地的供水规模,分为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和分散式水源地保护,集中式水源地保护首先要按国家规定划分保护区 ,对保护区内现有固体废弃物进行清理,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控制,对穿越保护区的交通干线、受污染的河流、引污灌溉的沟渠等加强监管,同时要建设隔离保护设施,设置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等内容;对于分散式供水水源的保护,重点加强对水源井本身相关设施的建设、
44、完善和修缮,增设隔离保护设施、保护标识和宣传牌。水源保护尚应考虑制定应急预案,防止污染隐患的发生。 6.3.1建设内容 本次申报涉及饮用水源保护的乡镇(街道办)有7个,共计35个饮用水源地。主要包含乡镇和行政村的饮用水源。饮用水源地除多数为地表水,其余均为岩溶地下水水源地或以岩溶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水源地。 根据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及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并结合前述整治村庄饮用水源地概况,确定本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方案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设立标示、标牌及防护隔离带。 6.3.2技术原则 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要根据饮
45、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技术规范(HJ/T338-2007)的相关内容划分保护区;对分散式供水水源(供水人口一般1000人一下)暂未划分保护区,但须完善建设基础设施和保护措施。 1、农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要求 对农村集中式地表、地下饮水水源地已划分保护区的按划定保护区结果保护,对未划分者可依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技术规范中经验值确定保护区范围,并依据保护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要求 根据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要求,按以下原则确定保护范围,并依据保护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河流型水源保护范围: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m,下游不小于100m,两岸纵深不小于50m,最大不得超过集雨范围; 湖库型水源地保护范围:取水口半径200m范围内划定,但不超过集雨范围; 地下水水源保护范围:取水口周边30-50m范围。 6.3.3 工程方案 对项目区水源地的保护实行一级保护区的设定,依照#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与建设规范的要求设计,设置水源地界标、宣传牌与道路警示牌。宣传牌与警示牌的材质、内容等规范要求执行。详细内容如下: 1、界标 界标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边界设立的标志,标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范围,并警示人们需谨慎行为。界标材质采用铝合金板、合成树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