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力 弹力(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2、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结构,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3、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4、了解非弹性形变。教学重点: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推导教学设计一、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性形变 形变 范性形变二、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三、实验:研究弹力和形变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在弹簧的挂钩上可以挂上钩码,每个钩码可以提供0.5N 的拉力。随着钩码的增加,弹簧变长了,现在,我们就用以
2、上装置来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分别在挂钩上挂上一至四个钩码,在纸板上用粉笔画上弹簧伸长后的位置,并在黑板上画上下图示意。通过表格的数据分析,如果对于这根弹簧,伸长量为7cm时,拉力为多大?拉力为4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请同学们思考钩码数能否一直增加?(1)注意:拉力不能超过弹簧弹性限度。(2)结论: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3)应用:弹簧测力计。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的范围内。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若不在,应校正“0”点。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五、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