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合作学生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基础的,因些,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前提。首先,组员搭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组织能力
2、、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性别等方面都要均衡。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调配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能相互影响、相互切磋、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小组之间要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开展公平竞争。其次,组内分工,通常每个小组以4人为宜,组内成员要具体的明确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这样,小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有了分工,合作活动就能有组织地进行,而且使每个成
3、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达到更好的效果。然后,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有一个好的组长是小组顺利合作的一个必备条件。采取小组长轮换的形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确保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倡导者。合作学习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是一个抛砖引玉者。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可以给予小范围的重申;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
4、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可帮助其他组完成;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能以宽容的情怀作积极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高度碰撞。(三)重视培养交往技能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做人。第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避免学生合作意识的淡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
5、体荣誉,经常评比学习小组、成功小组、进步小组或者每节课各组推出最棒发言人等。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学生会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小组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压力能够变成动力,使小组内个个参与合作,人人团结协助,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二,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与他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敢说、想说、善说,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习伙伴,双方才能互相了解合作。第三,教师要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
6、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学会倾听就是学会怎样尊重别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而仔细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的良好习惯。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倾听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第四,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质疑,对于促使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掌握学习规律,以及我们自我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老师,同学们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来,并与老师同学争辩,如果有疑问,要主动质疑,如果听不懂,要请求对方进一步的解释。 (四)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
7、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你也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帮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五) 恰当选择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
8、习内容时既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又要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他们相互之间不断地展开研究和探讨,在可能的前提下要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见解的机会。通过实践我认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可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操作实践题时,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发现。如有趣的拼搭,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这样知识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必须挖掘
9、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 第二,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的解答策略不唯一,答案多样化,很少学生能以一个人的思维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群策能力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才能把各种解题策略和讲座结果展示出来。 第三,挖掘新知时,新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不同层次的知识点,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的火花。 (六)有效采用评价的引导作用 第一 ,创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交流,改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改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改成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出示了一幅图,让学生凭经验和直觉提出问题,我并不加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先是
10、思考哪个答案正确,进而认识到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加强,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第二 ,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对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价和择优。 在教学中,学生有时候并不需要也不想老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经验和自己的个性喜好来作出对于他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与策略。学生能说的教师千万不要代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千万不要代做。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方式。只要教师掌握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设计好合作交流的内容,采用好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中的协调点拨的作用,就一定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能力都得到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倾听、学会分工的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