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骨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会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中心观点3引导学生以我们伟大先人为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二、教学重点1.作者和课文背景介绍。2.理解议论文怎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我们伟大先人为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名言导入二、预习1.积累词语有:折磨 屈辱 嗟 吆喝 痛斥 隐蔽 拘 囚 吴晗高官厚禄 拍案而起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画一张简单的结构图。3. 了解作者和课文写作背景及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二
2、、新授(一)自主学习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教师明确: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二)合作交流1.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教师明确:(1)道理论证: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困苦不能改变他的行,强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就是大丈夫的气概。(2)举例论证: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文天祥历受折磨坚拒高官诱降,而忠贞之心毫不惑乱。从容就义,从而论证了“富贵不能淫”。2、三个事实论据能否调位置?教师明确:不能。作者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列举的三个例子与上文孟子的话相照应。3.开头第一句,单独成段,在文章中起着什么作用?教师明确:这是破题第一句,把高度概括的题目扩充成中心论点。这个判断句,既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又是全文的总领。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做大官一坚决拒绝)贫贱不能移一 食嗟来之食(行将饿死一拒绝嗟来之食)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敌人凶残一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