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护水资源说课稿济水一中 田晓利一教材分析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首先让我们走进教材感受教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一篇环保型的社会课题,包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和“爱护水资源”两部分,前者说明了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后者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方面内容。二、学情分析从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爱水、节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搞好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学生。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热情很高,对化学充满好奇,求知欲较强,
2、思维活跃。但整体来说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而我所教学生为河南省内学生,省内又未出现严重缺水现象,大多数学生也没有时间到郊外观察和实地考察水污染情况。所以在淡水危机和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直接经验不足,缺少节水意识。三、三维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行走在看不到曙光的黑暗中,同样的没有目标的课堂就像一滩无法隆起的散沙,必将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对学情分析之后,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2、知道水体污染来源和危害,明确如何保护水资源。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3、值观: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培养爱水、节水意识和为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将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方法作为重点,由于本省学生在淡水危机和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直接经验不足,缺乏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所以我将形成爱水、节水意识作为难点。重点难点:根据当前的教育理念我们应当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老师应当以引导学生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对重点、难点了解之后,我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的原则,以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和启发讲授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大家通过
4、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四、教学过程:为了教学目标得以更好的实现,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分别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讨论探索新知,课堂训练运用新知,布置作用巩固升华;帮助学生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下面我就从每个环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脑进入一个兴奋的状态,做好迎接新知识的准备。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写一写你们从早晨起床到现在所有用到水的活动!接着展示学生所写内容,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生活活动时刻离不开水。同学们,假如地
5、球上没有水了,地球会是什么样的?人类又会是怎样?我们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吗?相信学生们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猜想,从这些猜想中我们又不难得出人类离不开水这一信息!为了更能说明水的重要性,我出示一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3天不进食或者7天不喝水的情况下,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水活动出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生思维进而得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类与水息息相关!既然水对人类这么重要,那么,你们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现状吗?知道如何保护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爱护水资源!讲到爱护水资源,就得先了解人类都拥有哪些水资源,了解它们的分布,储蓄量等
6、情况。 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浅显易懂,还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图表获取信息,所以我安排学生自学第一部分内容“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同时出示如下十道题让学生回答,帮助它们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一些赞美的语言,鼓励它们,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在学生自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出它们所学到的内容。相信通过这样一种自学指导的模式,学生能学会阅读、分析图表、整合信息,从而获得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让学生动手实验:用1升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将其中97的水,即970毫升代表咸水,剩下的30毫升代表淡水,根据图中各种淡水的比例,通过计算按量分配到4个烧杯
7、中。结合实验结果回答问题。这里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亲身体会深刻感受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真的是非常稀缺的,初步培养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学生在了解到水资源缺乏后,那是不是就要想办法好好保护它呢?这样自然过度对本课题第二部分内容爱护水资源的学习。首先我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在同学们的认知中什么是水污染?2、从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中你了解的造成水污染的来源都有哪些?3、水污染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又造成了哪些危害?接着学生们交流讨论,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也会帮助同学梳理知识,如讲解水体污染概念,主要来源,并通过图片展示说明水污染的危害,其中着重讲述水俣湾事件,在日本水俣湾地区曾发现行为异态并
8、死亡的动物,随后又发现一些类似病人,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是这地区的动物和人吃了受化肥厂有机汞污染的有毒鱼而引发的一系列中毒事件。在这里列举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用事实说话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可怕,它在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防治水污染迫不容缓,了解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于是我趁机提出:同学们想一想保护水资源应该怎么做呢?大家可以根据水污染的来源来说一说。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后我也会给出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如工业上要循环用水,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改变浇灌方式;生活上污水要集中处理或建家庭沼气池。然后结合学生刚刚给出的建议进行总结得出:爱护水资源要出两方面做
9、起一要防止水体污染,二要节约用水。而其中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一名九年级的初中生,爱护水资源可以在生活中约束自己,改掉不好的习惯。所以我让学生完成一个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回答如洗脸、刷牙时是不是关闭水龙头,家中水龙头是不是漏水等问题。按表2打分,分越高,说明用水越科学、越经济;反之则要与家人协商改进了!从中做的不好的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可以这样节水,我以后就要这样做!做的好学生也会觉得:呵呵,我做的不错,要努力保持!同时作为老师要对做的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对做的不太好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改进。并在课后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监督,每周总结一次,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一颗小星星以表鼓励。这里
10、借由问卷调查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小组监督,小星星刺激,学生会做的更好更积极,进而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最后介绍世界节水日,国家节约用水标志及其含义。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让学生知道节约用水大家都在做,全世界都在做,人人都应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培养了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到此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就算解决了,但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要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我出示如下两道题,检验学生对水资源现状和保护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现场习题作答,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以便下一步的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安排。学生一般到临近下课时大脑处于劳状态,
11、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如果把总结直接抛给学生,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安排同桌学生进行交流,各自说出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又有什么疑惑?引燃学生主体意识的再度爆发。当然学生总结后我也会进行补充性的小结,努力尽到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不止要在课堂上,更要在课下,在生活中继续拓展升华,所以我布置了两道课后作业。第一道:人人动手小实验:找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或拧开水龙头使之刚好能慢慢滴水,用瓶接着半小时。写下预测结果,半小时后与实验结果对比,回答问题。第二道合作调查:选择一件近期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分析其原因、危害等,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等方式。最后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感悟,在教室后面办一期展板!这样既有自己动手实验又有小组合作调查,难易相结合,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增强了节水、爱水意识,培养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五、板书设计:最后是我的教学板书,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可以辅助教学和完善教学,充分发挥视觉的记忆功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