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雀教案设计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生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质疑。1出示课题。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2)字形难点。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可惜:值得惋惜。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三、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3自读第一自然
3、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4朗读第一自然段。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2)文中列宁是怎
4、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拿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三、学习课
5、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出示思考题。(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3小组代表发言。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后小结: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须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激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非常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