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2组白旗起李晓辉在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错。”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也有的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看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从操作中领会计算方法。 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在教
2、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计算方法。如:在还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学123时,我并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反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一圈,分一分,画一画等操作,让学生从操作中领会想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想乘算除的方法,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的含义。培养了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从情境中引出问题,理解算理。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
3、,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如何达到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呢?那就要从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我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动画片引入新课。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孙悟空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算出的4个桃子呢?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学生就会动脑去想,动手操作。另外,即使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三、在实际中选择形式,提高计算效率。 当学生在感性
4、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数的概念,领会了计算方法以后,更应该通过及时、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既要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就要求教师选择多种练习形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还可以采用集体视算、听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目给对方计算等形式,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创设游戏情境“闯关游戏”,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在辨析中多样练习,发现计算规律. 练习计算不能一味多练,而是要有针对性,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比如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等,又或者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等。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我们只有做到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要多花心思、巧妙设计,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脱口而出”的那一天不会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