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82946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案主备人:王春晖一、教学目标:1、明了“文学个性化解读”的含义。 2、理解作品的内涵。 3、掌握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和途径,并能结合作品加以灵活运用。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请同学们先来看这幅图片,这幅雕塑的名称为: 奥林匹克风这是座雕塑,能否结合它的外形以及下方名称来说说自己直观的理解?”大家大胆的图像解读,就是个性化的欣赏视角与品味, 对文学世界的欣赏也是如此。2、通过作品,看现象现象一:同一作品,阅读时间不同,解读不同。原因: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品味(个性爱好)、关注重点发生了变化。感 觉顾城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

2、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1)请同学们谈谈阅读这首诗的感受(2)鲁迅先生有一段话“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又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二:同一作品,不同的人,解读不同。原因: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品味(个性爱好)、关注重点各不相同。(1)对于杜甫的诗歌登高,宋代的罗大经指出其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明确:“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

3、对偶又极精确。”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结论一:读者的差异性导致对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个性化。结论二: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导致对文学作品解读的个性化。3、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个性化及其原因 不同时间 知识结构读者 生活阅历 不同的人 审美品位 关注重点 解读的个性化 丰富性文本 多样性4、举例分析(1)解读于丹解毒于丹塞外鬼才李悦: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

4、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却有许多曲解之处。马千里: 当论语遭遇于丹于丹解读的论语与本义出入太大,只是把论语中的句子作为自己生活感悟的支持,是“生活心得”不是论语心得,会让无数没有读过原文的观众看了百家讲坛之后,就把于丹讲的东西认定为论语。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 胆子大,不懂的东西也敢讲。于丹在接受一家刊物采访时说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想如何把论语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着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是一小故事,鼓捣到一起。5、文学作

5、品的个性化原则原则一以文为本整体把握-主题的相对确定性还原创作意图-尊重作者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切忌跟着感觉走(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例:这一刀砍还是不砍? 胡斐举起刀,一招就能将他劈下岩去,但想起曾答应过苗若兰,决不能伤她父亲。然而若不劈他,容他将一招“提撩剑白鹤舒翅”使全了,自己非死不可,难道为了相饶对方,竟白白送了自己性命么

6、?霎时之间,他心中转过了千百个念头:这人曾害死自己父母,教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按理这一刀不该劈将下去;但若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自己甫当壮年,岂肯便死?倘若杀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苦,生不如死。那时胡斐万分为难,实不知这一刀该当劈是不劈。他不愿伤了对方,却又不愿赔上自己性命。他若不是侠烈重意之士,这一刀自然劈了下去,更无踌躇。但一个人再慷慨豪迈,却也不能轻易把自己性命送了。当此之际,要下这决断实是千难万难(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

7、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响多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昔人称这是一首“寄托遥深”的咏物诗。其中,三四两句写得尤为凄恻动人,为什么?请结合全诗赏析之。原则二认识背景(1)郭沫若的屈原是要传达什么样的精神? 这部戏是在反映抗战时期抗日爱国和投降卖国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该剧借屈原之口对投降派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深刻地揭露了投降派卖国求荣的罪行,歌颂了革命人民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激励广大人民把抗战爱国的正义斗争进行到底。原则三联系作家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作者所传达的意义?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

8、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诗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表面上描绘了奇丽的自然景色:千山、万径、江河都被冰雪所覆盖,缺少了飞鸟、行人,大自然失去了生机,却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诗人摹写的广阔背景沉浸在一片肃杀之中,而江边的老翁却是生机的象征,生命的意象。托物言志,主题正是借渔翁的不畏严寒来表现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原则四变换视角对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的理解有“爱情说”、“同情说”、“讽刺说”、 “惋惜说”、“感慨说”、“

9、自伤说”、“长恨说”、“双重主题说”、“矛盾主题说”等不同说法,你认为它的主题是什么? 6、分析探讨(1)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探究:有人认为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兰芝“自请遣归”;有人认为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焦母刁难 ;有人认为是焦仲卿软弱 你对于这个问题有何看法?(2)在鸿门宴中,项羽错失杀掉刘邦的极佳时机,导致刘邦最终得以在后来的楚汉争霸中获得胜利。有人认为项羽输在“义气”上,也有人认为项羽输在“性格”上,还有人认为项羽输在“时运”上,你对此有何看法?(3)篱笆那边是一首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情感为一体的哲理诗,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引发不同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思索想像的空间,产生了许多个性化的解读结果。读罢此诗,你有何感悟?小结:朱光潜先生说过“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我们应敢于大胆想像,表达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想像和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拓展作品的艺术空间,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篱笆”和“草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