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动与静 》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绘画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能用实例解释相对不同的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怎样运动。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能根据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2、教学难点:能用实例解释相对不同参照物,说明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自主预习案:
一、运动世界
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结合教材和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举一些自己认识的运动现象吗? (看谁举得多)
二、运动的描述
1、收集描述运动的文字、词汇、诗歌、音乐、绘画等进行交流。认识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举例: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举例: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2、科学家用什么描述运动呢?
(1)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怎样定义的?
(2) 什么叫参照物?
(3)根据运动的定义,得出什么是静止?
(4)思考教材“交流与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回答: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5)你能在日常生活中举一些做机械运动的事例吗?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看谁举例多)
(6)观察、体验、尝试探究:
把书放在桌上,书上放一支钢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钢笔向前缓慢移动。
①以课桌为参照物,钢笔和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如果运动向哪个方向运动。
②以书为参照物,钢笔和课桌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如果运动向哪个方向运动。
③以钢笔为参照物,课桌和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如果运动向哪个方向运动。
分析讨论得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性。
(7)、生产、生活中人们怎样巧妙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举几例说明:
小提示:1、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探究拓展应用:
1.一个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人是 的。以 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人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 。
2、“
bL} o3_2U t4Ri222小小竹排江中游,微微青山两岸走。”,青山以 为参照物。
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农田里并排行驶,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
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两飞机都 。
4.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飞行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齐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 D.烟雾
5.你相信小鸟能撞坏飞机吗?
自我检测:
1.课后作业1、2题。
2.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是以 为参照物;又随地球一起在太空遨游是以 为参照物
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4.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 为参照物
5.“两岸轻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以 为参照物。
6.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多选)
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 子弹静止在空中
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 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7.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