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散文阅读(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79501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散文阅读(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散文阅读(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散文阅读(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散文阅读(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悦来中学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之散文阅读 主备:黄建悦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学案)一、解读考纲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高考散文命题趋势:选材:文质兼美的散文(1)寓情与景的散文(2)托物言志的散文(3)蕴含哲理的散文 字数:1000字

2、左右题型:主观设问:4个小题主观:1、含义类题 2、技巧类题 3、作用类题 4、探究类题三、整体阅读方法(五步快速阅读法):看题目、题设问览首尾、知梗概理文脉、抓主旨找形容、找评价后几段、重点读四、解题技巧(一)含义(作用)技巧类试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1考点解读所谓“重要语句”通常有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考生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3)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4)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所谓“精彩语句”是指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意蕴丰厚的哲理句、观点鲜明的议

3、论抒情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等。2考向动态“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含意”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文学作品中语句的“含意”具有的共性是文学性强,“文学性”一般是指“形象感”与“鲜活感”,多用来表示“形象”或“场景”。品味语言,就是看看文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该考点可能会就重要语句或精彩语句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特点等方面设置考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能力层级为D.设题形式多为:(1)作者为什么要用某词及其好处;(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例1:(2009年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

5、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_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

6、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

7、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

8、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2)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_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_(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_例2: 绿色的梦陆文夫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

9、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

10、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

11、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

12、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11)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

13、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12)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问:这段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_3.技巧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突破途径(1)聚焦动词,选点切入。“动词”具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形象化”“动作化”。(2)明晰位置,强化意识。文章首段,“首句标其目”;文章末段,卒章显志;文章

14、过渡段,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因此,在阅读时要高度重视“题目”“首段”“末段”及“过渡段”。并且重要词语的位置一般在这些段落。(3)理清文脉,聚焦过渡。解读文章时要高度关注过渡语句(段)中的动词或副词。这样既可理清文脉,也可品评妙处。(4)注意“双关”。即解读词语或句子时可从“双关”方面入手。因为一般“精彩”或“重要”的词句,大多具有“虚实”两重含意的特征。(5)体察语境,还原分析。探究“语句的丰富含意”,更要注重具体语境,对具体词语的语境进行“四问”,即“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四个方面,同时将答案代人分析印证。(6)强化技法,侧重表达。从修辞手法人手,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有的富有特殊含

15、意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比,或对偶,内涵随语境而变化;或用象征、类比手法,使句子具有特殊含意。关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四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6、: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一些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4、修辞的技巧:如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都常常涉及。修辞作用:1.比喻: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5.对偶:表意凝练,有节奏感和音乐美。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一气呵成,突出强调。7.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写景角度:1、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2、远近高低内外上

17、下 3、色彩变化表现手法:联想、想象、渲染、烘托、衬托、对比、抑扬 、虚实、象征、铺垫等(二)探究类题 “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 、“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究性试题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能力等级为F级。1、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及考纲解读(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考纲解读:要求考生的答题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

18、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纲解读:“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纲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2、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2)设题有规律:

19、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 “任尔东西南北中”。(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点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理解”等等。3、“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1)要运

20、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4)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5)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例3:记住回家的路(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_五、总结:(一)散文阅读主观题的答案,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内容观点;情感态度;结构位置;方法技巧;语言表达。为此,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案指向是从哪个方面回答,尽量做到为问而答,不多答,不少答,不答非所问。解题时要明确答题区间,准确筛选。这一

21、环节至关重要,如果答案所在区间确定错了,那么可能满盘皆输。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但是答题时目光只聚焦文章的局部,势必考虑不全面。(2)根据命题原则确定区间。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3)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要尽量利

22、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另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比如:是问“为什么”,就要答足理由,并用关联词“因为”。另外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语,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语还是用动宾短语,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来决定。(二)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1)人称表达类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2)修辞方法类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明确答题方向。比喻

23、: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烘托气氛。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生动形象。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有气势。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3)表达方式类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行文段落类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24、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升华感情。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5)表现手法类确认所用表现手法。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暗示。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6)篇章结构类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分析文章结构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谋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25、(7)探究性命题类从阅读文中找准一个切入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深入地分析与评价。见解力求独到,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论点力求深刻,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结合文章提供的背景材料作适当地具体阐述,透过现象看本质。六、巩固练习:(2010年临沂调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

26、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

27、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

28、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

29、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

30、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1)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_(2)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_(3)作者在第六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_(4)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_1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