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把词语教学融入课文教学中,辅助课文教学。
教学目标:
1、有条理的复述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可贵的品质
3、学习课文具体、真实的描写方法
4、学习字词:迫在眉睫 竭力制止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多音字:血 xue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学习字词:迫在眉睫 多音字 血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读《她是我的朋友》
请问,谁是你的朋友?
你认为怎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朋友呢?
在我们学习了《他是我们的朋友》这篇课文后,相信你对朋友这个词语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自读课文,学会复述
1、这是一个发生在战争时期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朗读
指导读准多音字:血 xue口头语 单独读xie 抽血 血型 血管 输血 鲜血都读第四声
3、第2遍读课文,哪些段落你读得比较流利?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文,读完一段引导学生概括说一说所读部分的意思
操作;
4、经过联系,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边读边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又如何的?
5、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有条理地说一说?
花两三分钟,用三五句话把事情说一说,自己先练一练。
指名复述,引导评价:
操作:
三、质疑问难
1、课文中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给学生的问题分类,相机指导简单的问题
操作:
四、读中求悟,学习迫在眉睫的意思
1、同学们很善于思考。爱么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①查字典
②问老师
③相互讨论
④联系课文……
2、启示有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只要认真读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就不难明白了。
比如:迫在眉睫这个词语。先看词语所在的句子:输血迫在眉睫。输血怎么样叫迫在眉睫?再看看上文,读一读下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迫在眉睫的意思就隐藏在这相关的句子里。用心读读,看谁先发现。
句子:
⑴如果不李克强就,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⑵如果他们不能补足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这两个如果说明了什么?
不给小姑娘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
换句话说:马上要给小姑娘输血。
那么迫在眉睫就是这个意思。
3、输血迫在眉睫是要马上输血。那么大火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战争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哪么迫在眉睫单个词语的意思是?
刻不容缓,事情很紧急
4、写一写
对,迫就是紧迫;眉就是眉毛;捷,就是睫毛。注意这个睫的写法,教师范写。
学生写词语一遍。
读懂了,我们还得读好几段话。学生练习朗读课文3、4自然段 ?
5、“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你有过“举起来又放下去”或者“举起来放下去又举起来”的经历吗?那是在什么情况下?
一般来讲,人的动作不变化都是因为心里的想法引起的。所谓“怎么想就怎么做”,联系下文,你能从阮恒的动作里看出阮恒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说话训练:
句子:阮恒想( ),所以举起手来。
阮恒想( ),所以忽然又放下去。
阮恒想( ),所以又举起来。
把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阮恒的想法。
她是我的朋友,我应该帮助她,可是,这样我就会死去,不,我不能死。我和她是朋友啊!怎么能怕死呢?为了朋友,我还是献血吧!
读书就是要这样,通过语言文字,通过人物的动作变化看到他的内心思想变化。这就叫“会读书”。
看出来了,还要会读。谁能把阮恒的心理变化读出来?
朗读指导
五、课堂练习
1、自己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2、自己选择几个难写的难记的词语抄一抄,记一记。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老师这里有三组词语,请同学们看一分钟,快速记住这三组次,看完后把这三组词默写下来。
教师提示:要看出每组词语之间的联系,把他们连成一句话或者一个画面
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 试
捂住脸 掩盖痛苦 竭力制止
学生默写对照批改,指名交流如何把这一组词语中的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者一个画面。
教师:词语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发现这种联系,才能记得牢,用得准。
二、朗读感悟
1、现在请同学们专心听老师念四句话,然后默写除每句话中含有“哭”这个意思的词语,指名一个上来默写。
⑴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⑵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⑶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⑷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对照,批改。
2、泣,就是小声的哭,所以这四个词语都含有“哭泣”的意思。那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呢?用心读读这几句话,划一划阮恒的动作,想一想这几个词语的区别。
引导:
让我们来教交流:
⑴这四个词语的意思上有差别。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泣。时间短,哭得不厉害。呜咽,低声地哭,抽泣;哭泣时身体抽动、颤抖,显得很痛苦、很伤心。啜泣:哭泣时抽噎的样子
阮恒先是( ),再是( ),后来是( ),最后是( ),可以看出阮恒( )。哭的程度加深,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伤心。
用同一个词语就体现不出这个变化了。
⑵是呀,这样不重复相同的词语,表达又准确,就叫做把事情写具体了。
读这四句话。带着自己平时哭泣的感受,把阮恒哭泣的不同样子读出来。
3、那么阮恒为什么哭呢?
⑴阮恒哭是因为( )。
好,让我们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注意阮恒的动作的词语,发现这几个词语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是写小声的哭。
⑵你面对死亡害怕吗?
你会害怕到怎么样地哭?用一个词来形容。
痛哭 悲泣 哭号 泪如雨下 泣不成声 号啕大哭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以泪洗面
泣不成声 抱头大哭 痛哭 泪流满面 泪如雨下 抱头痛哭 放声大哭
⑶咱们的阮恒害怕吗?快速默读课文8、9、10自然段,找到相关的词语说一说。
颤抖 掩盖 紧闭着 咬着(很害怕死亡)
追问:阮恒颤抖了,他想:( )
⑷既然如此害怕,阮恒为什么不放声大哭,而是,一起读:
啜泣 呜咽 低声哭泣 抽咽
⑸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请在相关的语句旁写上批注。
用手捂住脸 手掩盖他的痛苦 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阮恒一会用手捂住脸,一会儿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一会儿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这是因为( )。
换句话说:
阮恒哭表现为“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而不是放声大哭是因为( )。
这说明阮恒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勇敢。
是呀,正是因为阮恒这样想所以才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才叫真实,才叫具体。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会怎样读课文5到10自然段呢?
个别朗读指导,全班读。
三、体验求悟
1、既然献血如此痛苦,阮恒仍然坚持,这又是为什么?快速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谁来说说你怎么认为的: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 )。
2、让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发现?
引导读最后两句话:比较“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从标点符号得出阮恒说这句话的表情是?用一个词说:平静、自然
多么平静的语气,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诚的感情。不是豪言壮语,这就够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阮恒啊!这朴实的,不是豪言壮语的话语才是真正的友情。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3、小练笔
见到此情此景,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他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假如你是医生,你会用怎样的话语来安慰阮恒?同桌之间相互练一练。
围绕“轻柔”、“安慰”点评。
那你怎么知道医生是这样安慰小男孩的?
读到这里,你对阮恒,你对“朋友”这个词语,对“她是我的朋友”肯定有更多的想法。请你拿起笔来,把此时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是写给自己的,写给朋友的,也可以是写给大家的。
相互交流,点评。
四、收获总结
1、学完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可以在学词语上,可以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在写作文上,可以在想法上。
2、作业:
写一篇日记:我的收获。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故事: 起因 经过 经过
小姑娘 阮恒
输血 迫在眉睫 举 放 举 真实
啜泣 呜咽 哭泣 具体
她是我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