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5577332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4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11 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1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

2、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程志杰、刘社伟、南安妮、彭娟、舒灵平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

3、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 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

4、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5、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6、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7、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具体措施】一、落实教学“八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

8、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学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将一将。习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

9、点设计教案。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课时安排】一、时、分、秒(3 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 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 课时)三、测量(7 课时)千米的认识4 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

10、 3 课时3 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 课时)加法3 课时左右 减法3 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三、四边形(6 课时)五、倍的认识(5 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 课时)口算乘法3 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 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 0 的乘法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 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 课时)九、数学广角(3 课时)掷一掷1 课时 十、总复习(4 课时)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2 第 1 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

11、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 1 秒及 1 分(60 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2、。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时钟有 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就是 5 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4、体验 1 秒钟 师: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 1 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

13、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 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 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 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 1 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 1 分、每 1 秒。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 走到 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 10 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

14、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 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 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 1 圈,就是 60 秒,这时分针走 1 小格,也就是 1 分钟,所以 1 分=60 秒。(三)练习:体验 1 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 分钟的长短。2、师:1 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 1 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 1 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

15、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 2 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补充: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0()。小明跑 100 米要用 19()。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 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课后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

16、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 1 秒、几秒及 1 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 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

17、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 1秒钟、1 分钟的长短,在体验 1 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 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第 2 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1、通过加

18、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19、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 1:2 时=()分(1)教师:1 时等于*(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 a、60+60=120 分 b、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4)教师小结。2、完成第 4 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方法(一):时、分、秒 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

20、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0 秒=1 分(10 个 1=1 个 10)60 分=1 时(10 个 10=1 个 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教学例 2。(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b、4530=15,是 15 分钟。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21、。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 5 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

22、更好地建设祖国。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 3 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3、,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 3 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完成“练习一”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3、完成“练习一”第 5 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4、完成“练习一”第 6 题。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 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5、完成“练习一”第

24、 8 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6、完成“练习一”第 9 题。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二、补充题目。1、1 分=()秒 4 时=()分 9 分9 秒 36 分2 时 5 分=()秒 150 秒2 分 400 分4 时 10 分1 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 2:05 开始,到 2:50 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 10、11 题。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25、、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3 成功之处:、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重组。如在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来导入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使学生在亲切中自然进入本课;另外,就找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而言,学生能很快说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因此

26、我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折、量、比等过程中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创设学习活动情景,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动。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

2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将研究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其次,在引导学生练习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比赛的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先由学生自己数第一幅图,再指导学生数出第二幅图后师生共同找出数这类图形的规律,从而由学生依照规律完

28、成后面习题的教学思路。再次,本课结束前,我又一次引导学生回顾了这一节课研究图形进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并且能利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注重创设情境,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从开始的课题引入到练习活动的各顶比赛,我都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新知,而生动的课件演示恰到好处,更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新知。不足之处:、研究、理解教材的的编写意图不够深入透彻,如在验证正方形的特征时,只简单的说明先用研究长方形的方法就可以了,只把四条边都折两次,再用对角折一次。而没有说清楚对边折是验证对边相等的、对角折是验证临边相等的方法。2、在变魔术研究长方形与正方

29、形的关系环节的演示过程中,操作欠细致,学生没有很好的领略在这个演示过程中的奥秘。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4 上完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通过教学及课后反馈,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有以下二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其实在一年级时已经有初步接触,孩子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并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先放手让他们说说“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而后再让他们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动手验*所知道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是不

30、是正确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2。充分创设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母亲节来创设情境,即女儿送来了贺卡和丝巾,请学生猜猜贺卡是什么形状?从而通过拉一拉和推一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接着请学生帮忙,帮我把长方形的丝巾变成最大的正方形丝巾,学生兴致极高,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理解如何将一个长方形变成最大的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还适时的渗透感恩母亲的思想教育,这样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总之,这节课我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烈的题目和问题。较好地达成

31、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下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在验*长方形与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时,留出的时间少了一些,有的同学*作上还来不及,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是听别人讲的而不是自己探究发现的。再如课前有的学生说屏幕和音箱的面是正方形的,我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告诉学生:学完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他们是不是正方形了。可是课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再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遗憾。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 31 人,其中男生 15 人,女生 16 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

32、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

33、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

34、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

35、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

36、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6 教学目标:

37、、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教学难点: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课程准备:、教学课件、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

38、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二、认识自身的家庭、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五、我爱我家

39、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七、也谈我的烦恼。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40、,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

41、、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

42、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四、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

43、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7 我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教学内容教后颇有感想,现做如下反思:一、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44、,哪些物体的平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图形的,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如牙膏盒、茶罐、魔方、墨水盒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品,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课前观察、收集,课内动脑、动手对图形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建构数学 课标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

45、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即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三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让学生汇报“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这一问题时,有的说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是用尺子量出来的、用绳子比出来的,还有的说是用对折的方法知道的,真是精彩纷呈。由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这三种图形的特征做好了孕伏。三、动手操作活用数学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

46、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课正是实践这种理念的一个典范,我在教学“创设用塑料棒和图钉围成所学的平面图形”,这一环节时,提供了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和图钉,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习的平面图形的特征,自主选择学具围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其间学生既能采用最简单的 4 根塑料棒来围成,还能采用 6 根、8 根的塑料棒来围成,学生还能沟通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操作的成功不但反映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合理使用学具的能力,更体现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

47、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寻找对称轴(特别是不能对折的物体)。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教学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镜子。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

4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2.揭示课题。(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

49、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4)让学生试一试。2.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第(2)题(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究竟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3.小游戏 模拟照镜子的游戏。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师生表演。)采访镜子中的人: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准确?(同桌互相做游戏,请

50、一组学生全班展示。)三、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评析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关注学生情感。)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9 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