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通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下)语文备课笔记习作1资料整理、思路设计人:王捷频【教学要求】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2、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3、根据“习作要求”,按图片的顺序完成看多幅图作文。4、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可自拟文题。【教学重点】学习观察几幅连贯的图,能根据图的顺序分自然段来写。【教学难点】要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其中学生习作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看图书,下课的时候,大家看书多带劲儿啊!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组图。(出示图画)同学们能看懂图上的内容吗
2、?3、同桌互相练说,集体讨论交流。4、教师评点(可从看懂图意、想象丰富等方面进行评点、指导)二、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1) 妈妈给女儿脱下棉衣,换上春装。(2) 两位女孩子看着春风中的一棵小树。(3) 两个小朋友为小树把稻草剪掉。(4) 小树也脱下了棉衣。4、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1) 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2) 要描写小树在春风中的样子。(3) 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4) 引导学生看图口述。5 阅读全文。(1)有一位叫段秋霞
3、的同学,把自己看到的图上内容写了下来。(2)、指名读范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篇作文中,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讨论交流:作文中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4)、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5)、教师指导:我们在看图的时候,要根据画面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6、讨论:段秋霞同学是怎样分段的?(一幅图写一段话,这样写很有条理)7、教师小结:看图写作文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二、 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1、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三幅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2、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教
4、师指导:注意观察图上的景色以及小猴和小熊的动作。猜一猜他们要到哪儿去干什么?小猴抓脑袋在想什么呢?3、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教师指导:仔细观察小猴的动作,想一想:小熊会说什么?他们在干什么?4、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5、学生评议。观察是否仔细,如小猴的表情、周围的景物等方面评议;想象是否丰富,如小猴和小熊的话语、表情等方面进行评议。三、 积累词汇,理解运用1、出示好词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 优美典雅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 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灵机一动 夜以继日 身心投入 专心致志
5、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上眉梢 无言以对2、进行指导(1) 指名读。(2) 师生共同理解。(3) 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4) 齐读。3、明确要求(1)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图上没有的内容也写出来。(2)、一幅图写一段话,要有条理。(3)、为作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四、 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1、同桌先看图口述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3、师生点评4、学生练写,师指导。五、 指导誉写【教学板书】习作1、看图作文仔细观察图画 展开丰富想象 写好表情、动作、语言 一幅图写一段话【评讲要点】1、能仔细观察几幅连贯的图,看懂图意。2、要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图上没有的内容也写出来。3、能根
6、据图的顺序分自然段来写,一幅图写一段话,要有条理。4、要重点写好小猴和小熊的表情、动作、语言。【教学范文】知错就改的小猴一天,小猴和小熊到公园玩,公园里可真漂亮!公路边、池塘边、小山上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天空中小鸟在为它们歌唱。小猴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跳到这,一会儿跳到那,一会儿跳到石头上,小猴头上摆了一个造型,那就是“金鸡独立”了,它把一只手放在头上眺望远方,那神情既可笑又可爱。小熊说:“小猴你快点下来,你摔下去可没人把你就上来的啊!”小熊和小猴来到亭子里。小猴想在这里留个名,它迅速地爬了上去,用脚勾住柱子,尾巴也圈住柱子,探出身子,在另一根柱子上写着“孙小圣到此一游”。
7、小熊说:“你快下来,在这里写字是不可以的。”小猴把手抬到头上说:“为什么?”小熊说:“如果全像你一样,那柱子就要成了签名柱了。我们一定要爱护公共卫生,不能随意到处乱图乱写。”小猴听了小熊的话感到非常惭愧。立刻找来了一块抹布把柱子上的字抹干净。太阳公公和小鸟为小猴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感到高兴。知错就改的小猴星期天,小猴约小熊一起去公园。小猴和小熊来到公园,公园边有一座桥,桥下流水潺潺。小熊很小心地走在桥上,小猴却站在石头上。小熊劝道:“不要站在石头上,上面很危险。”小猴说:“没事的,你看多好玩呀!”这时,天空飞来两只小鸟,对小猴说:“在石头上玩很危险,不小心会掉下去的。”小猴这才很不情愿的从石头上跳
8、了下来。小猴和小熊在公园尽情玩耍。它们一起玩水,一起上山,一起嬉戏。前面有座小亭子,进了亭子,小猴想这里景色太美了,我要让人们都知道我游过这里。小猴想着就用腿勾住柱子,在它的兜里掏出毛笔,在另一个柱子上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看到了,就说:“这里是名胜古迹,你会破坏这里的美景的。”小熊把小猴拉了下来,并和小猴一起把写的字擦了。回家的路上,小熊归小猴说:“破坏名胜古迹是不文明的,你说是不是呀?”小猴惭愧地低下了头,说:“我知错了!”太阳公公看见了,高兴地笑了。小鸟也看见了,唧唧喳喳地说:“小猴真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批阅记录】【教学反思】习作2资料整理、思路设计人:顾燕教学目标1、观
9、察例画,学习例文,揣摩例文与例画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习作的。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协作方法。教学重点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教学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相关精彩例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学习习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做游戏:为别人画像,猜猜画的是谁?评议:画的是否像?2、 总结:画像要抓住人物外貌特点,才能让别人一眼猜中。3、 画同学,老师,家长要与生活中的人相符,画想象中的人可以自由发挥,但特征也要明显
10、,让别人看了忘不掉。4、 全班同学参与画像。5、 选几幅典型的画在班级里展示。学生评议。二、例文引路过渡:今天我们不仅要用画笔为别人画像,还要用文字为别人画像。请大家写写刚才画的人,怎么写呢?欣赏例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1、 观察例画:画中的武建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明确画中人物的特点:个子高高的,胖乎乎的,眼睛又细又小,像一条缝。他手里抱着个篮球,一看就知是个运动健将。3、 指导学生看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武建设的?4、 交流:哪些内容是画上有的?哪些内容是画上没有的?5、 第一部分:概括写武建设与自己同名,一年级起就是好朋友。这部分内容是画上没有的。6、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武建设。
11、先从个儿、发型、眼睛三方面进行描写,写得很形象。这部分内容是画上有的。接着,写他饭量大,力气大,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补充介绍。7、 第三部分:写了一个小事例。这部分内容也是画上没有的。8、 看看例画,读读例文,明白此次例文是写人的。相同点:抓住人物特点。不同点:写人可以展开想象。把生活中了解的事例写进去。三、尝试写作,迁移运用写作方法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时,要抓住他的特点。写外貌要抓住外貌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写。写性格、爱好也不必面面俱到,只选典型的写。还可以写写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地方。注意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
12、然段,要有条理。3、练习写稿,修改评议。第二课时一、学习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1、谈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2、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3、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4、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夸夸我的妹妹 我有一位漂亮的妹妹。瞧,她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对弯弯的柳叶眉下镶嵌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炯炯有神,翘翘的鼻子下长着一张樱桃小嘴,
13、生气时嘴巴撅得可以挂油瓶,高兴时哼着小曲儿,可有意思了。 妹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她的成绩在班上可是数一数二的,其中,她的作文写得最棒。作文写得棒是因为妹妹爱看书,这不,她睡觉前看,吃饭时看所以,妹妹戴上了近视眼镜,把她那漂亮的大眼睛遮住了,为此,大家都叫她“小眼镜”,妹妹听了,不高兴地说:“哼,戴眼镜像个小博士。”一句话说的大家哑口无言。从此,妹妹的雅号变成了“小博士”,妹妹高兴得喜形于色。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也喜欢我的妹妹吧。夸夸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很“爱美”。为了美,每天晚上都擦增白化妆品。妈妈的眼睛已经很大,但每次出门都把睫毛搞得又黑又翘。耳朵上戴着耳环,可漂亮了。妈妈不但爱美,而
14、且细心。前几天,外婆住院,妈妈不仅请了护工,而且每天送我到学校后,再把烧好的饭菜送到外婆那儿。一天,我问妈妈为什么要送那么多,外婆吃不下呀?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因为外公也要在医院吃呀!”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夸夸我的好爸爸我的爸爸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体魄。爸爸钓鱼的本事好像诸葛亮摆八卦内有奇问。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钓鱼,他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问他什么,他都一言不发。这功夫,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在他纹丝不动之际,河里的鱼似乎全跑进了我们的桶里,那天真是满载而归。爸爸很大方,钓的鱼大多给了左邻右舍。奶奶批评他:“你这是白送,不如给亲戚们提去。” 爸爸却说:“亲戚本来就是亲,还
15、送什么,那是八擒孟获多此一举。”妈妈爱看台湾连续剧,一看就“叭嗒叭嗒”直落泪,爸爸就会对我说“你妈妈这是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爸爸十分体贴妈妈,在家,饭菜全是他弄。要说烧、蒸、炖,他真是拿得起,放得下。对外,他却说妈妈厨艺高。听的人是上了大当,都夸妈妈能干,爸爸幸福。我真为我有一位这样的好爸爸而自豪。夸夸我的堂弟“小雨点,藏猫猫,躲到水里找不到”咦,是谁在读书?哦,原来是我的堂弟旦旦。旦旦长着一双水晶棋子般的大眼睛,闪闪发亮。那双弯弯的眉毛算得上是“桃叶眉尖”了。旦旦可是一个“忠实书迷”。什么百科大全、恐龙时代、十万个为什么他都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安徒生写的童话著作,他更是爱不释手。有一次
16、,婶婶叫他去买白糖,而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一本故事小说,哪有时间理会婶婶地叫声?仍然继续目不转睛的聚精会神地盯着书拼命看。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旦旦两岁就认识二千个字了,还能看着报纸高声朗读呢!怎么样,我的小堂弟旦旦是不是很爱读书?教学板书 习作2抓住人物的特点:外貌、性格、爱好语句要通顺把话说清楚习作三 我的发现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过程,要重点介绍自己的新发现。3在讲自己的新发现时,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看谁的发现最有意思。4、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以及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写出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教学难
17、点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现。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前一周利用课余时间用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或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去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用心回忆自己脑海里储存的材料,想想曾有过什么样的新发现。教学过程第 一 教 时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在工作时如何全神贯注的事情。就是这位艺术家,曾说过一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么?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一次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颗苹果掉下来,砸到了他的脑袋。他就想:“为什么苹果不向天上飞,而偏偏要往地上落呢?”于是他孜孜不倦地研究苹果落地的秘密,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再比如瓦特,也是一位大科学
18、家,他因为发现茶壶水烧开以后,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人发现蝙蝠夜间飞行不靠眼睛,而是依赖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再被耳朵接收到,于是发明了雷达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我们少年儿童虽然年龄不大,但一定也有自己独特、有趣的发现。一周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用心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以前有过什么样的发现,大家的这项任务完成了吗?好,下面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二、畅谈发现,开启思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1) 我发现我小的时候妈妈爱打扮,现在不
19、大讲究了(2) 我发现电视剧里经常插播广告,你看得真来劲,突然来一广告,最讨厌了学习生活中的发现:(1) 我发现背书也有窍门,谁掌握了背书的窍门,谁就能很轻松地完成老师的背诵任务(2) 我发现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文明礼仪专项教育活动以来,同学中骂人讲脏话的少了实验制作中的发现:(1) 我发现燃烧需要空气(2) 我发现折纸飞机时头部不能太大太重,不然飞机飞不起来 (3)我发现蜡烛燃烧时,靠近烛芯的部分最先熔化,那一块会凹陷下去三、例文引路: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大家想知道吗?2、范读小草中的发现,问:刘常宁同学发现了什么?(蚂蚁建新家、甲虫)3、他是怎样写出自己的发现
20、的?(1)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2)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上的天线。(3)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是想接受春天的信息吧!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写得真有意思。四、老师讲述引路。同学们,老师也曾有过一个发现,想知道吗?听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你们: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评议标准:1、发现了什么,表达生动具体吗?2、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没有。三、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说到写描述了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发现,共同分享了彼此的快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关注生活,你就会有新的发现,增长新的本领
21、,说不定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像牛顿瓦特一样的大科学家。希望同学们养成爱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那么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四、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再读几遍,再修改补充。 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发现了什么打比方、联想,写具体 发现的过程按顺序写清楚 有了新发现时的快乐心情要写评讲要点 1、是不是自己独到的发现,表达生动具体吗?2、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没有。3、自己发现过程中的心情以及发现后的快乐心情表达出来了吗?、习作例文 1、我的一个新发现在我家客厅的茶几上,有一个圆形的小鱼缸。最近,里面又多了一些新成员活蹦乱跳、五颜六色的小金鱼。每天我都要站在旁边看它们在水中嬉戏玩耍。一次,我用手在
22、鱼缸里搞漩涡玩,发现小鱼儿成群结队地逆水游,嘴巴一张一合的,鱼儿到底要干什么?我疑惑不解:顺水游多舒服呀,即省力,速度又快,为什么要逆水游呢?我越看越觉得奇怪,就来到妈妈跟前。妈妈见我不解的样子,忙问:“孩子,你怎么啦?遇到什么问题?”我便把漩涡中小金鱼逆水游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她笑笑说:“哦!我的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问题了,真棒!那你可以尝试请教你的好朋友十万个为什么呀。”我马上翻出了几本书,一古脑儿摊在地上,开始仔细地搜寻起来。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中找到了答案:在水流中,小金鱼如果顺水游,就会被水冲到某个危险的地方,而且食物是顺水漂流的,小金鱼逆水游的话,就不用追赶,见食物就张嘴,不费
23、任何劲就吃到食物了。哈哈,小金鱼原来这么聪明!我赶紧把这个结论告诉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知道吗?学习也是这样啊。知识就像食物那样顺水漂流,如果我们贪图舒服,不思进取,最终只能一无所获。所以,我们要学习小金鱼那种不怕劳累,迎难而上的精神,才会学到新本领呀!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听了妈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2 大花猫做妈妈 我奶奶家喂了一只大花猫,每天我到奶奶家吃饭,都要抱一抱它,喂它好吃的东西。 大花猫的身子有一尺多长,头上长着两只三角形的耳朵。一对绿宝石般的圆眼睛,炯炯有神。它身上的毛呈黄色,上面均匀得分布着一些黑灰色的斑纹,腹部的毛却是白色的。它的样
24、子很像一只小老虎,走路的时候,尾巴在身后一摆一摆的很威武。我很喜欢它,叫它“花花”。 花花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它都要跑出去,要么逮只老鼠回来,要么弄一身露水。中午我们吃饭,它也要围着桌子打转转,有时还“喵喵”地叫,好像在说:“小主人,我也饿了,快给我一点吃的。”这时我总要夹一块鱼肉给它吃。吃完饭,它还伸出水红色的舌头,转着圈儿,舔舔嘴巴,看它多讲卫生儿!奶奶给它洗澡,我有时也会去帮忙,给它梳梳毛。花花很听话,它一动不动地配合奶奶,直到把他洗干净放在椅子上。这时该它忙活了,它不停地用那刷子一样的舌头,有顺序地舔着身上潮湿的毛,舔得顺顺的贴在皮上,它站起来猛地一抖,接着又舔,那股认真劲,真让人
25、佩服!最近,我发现大花猫越来越胖了,我都快抱不动了。我跟奶奶说:“奶奶,该给花花减减肥了,你看它肚子鼓得像个皮球。”奶奶说:“傻孩子,哪来的馊主意,花花是要做妈妈了。”果然没过几天,花花生下了四只小猫咪。中午吃饭也不见花花出来。原来它正在窝里喂它的宝宝呢!它静静地躺在哪儿,几个小家伙趴在妈妈身上,津津有味地吮吸着,还不时地发出唧唧的声音。我拿起一只最像花花的小猫咪,放在手上。它只有婴儿的小脚那么大,眼睛眯缝着,脸上还有那么多皱皮,真难看。可是猫妈妈还是那么细心地照料它们,连吃饭也顾不得。花花一边给猫宝宝喂奶,一边还给它们舔毛,真是一位好妈妈呀! 教学反思批阅记录习作四资料整理、思路设计人:朱旭
26、【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引申义。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教学重点】 写清楚一件事,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把提示语写具体生动。【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1、出示一幅著名运动员刘翔运动会的冠军后十分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1)、刘翔( )喊道:“ !”(2)、“ !”刘翔( )喊道。(3)
27、、“ !”刘翔( )喊道,“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二、学习例文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生活中有对话)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种生活场面:商店里买东西有对话;学校里同学之间有对话2、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就把这件事情记了下来,其中有不少她和妈妈的对话,请大家读读例文。3、交流:陆孝娟同学写的是一件什么事?4、她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呢?(理清文章脉络:小作者由听、问、看到想,懂得了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板书:
28、要写清一件事5、现在你知道题目“乌鸦反哺”是什么意思呢?(本义指小乌鸦给老乌鸦送食物,引申为供养、赡养和回报之意)6、文章的哪些地方有人物对话?请你找一找。7、写人物对话一般会用到哪些标点符号,是怎么用的呢?板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8、写好人物对话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还要注意什么呢?再读对话,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好提示语的。板书:提示语写具体生动三、观察图画,展开想像1、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小白兔采蘑菇 指导:这是什么地方? 图上有哪些人物?它们在干什么?会说写什么呢?2、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3、把故
29、事连起来说给同桌听,比比谁的想像力丰富。4、指名讲,全班评议。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学写对话 要写清一件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提示语写具体生动附:习作例文 小白兔采蘑菇 一天,小白兔提着篮子和妈妈一起到野外采蘑菇。忽然,小白兔看见大树下有一棵长着黑斑的漂亮蘑菇,就高兴地要去采摘。兔妈妈连忙摆手说:“孩子,千万不能采啊!”小白兔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能采呢?”兔妈妈说:“这蘑菇有毒,吃了会得病的。”小白兔纳闷了:“看上去都长得差不多,怎么知道有没有毒呢?”兔妈妈说:“我们常吃的那些蘑菇是可以采的,如果蘑菇的颜色形状跟我们常吃的不一样,那可得小心,不能随便采。就是采了回来,也不
30、能随便吃,要请教有经验的长辈们,辨别清楚了才能吃。懂了吗?”小白兔点点头:“懂了。”【评讲要点】1、 事情是否写清楚,语句是否通顺。2、 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3、 是否学会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等,把提示语写具体生动。【批阅记录】 习作5 说说端午节资料整理 思路设计人 王炜【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适当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风俗。 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 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准备相
31、关实物资料或者图片资料 3、写有文中资料的幻灯片 4、把相关资料做成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是哪一天呢?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好吗?板书:端午节二、根据资料,小组交流 课前资料搜集了吗?你是从哪儿搜集的?看来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肯定很丰富。书中胡瑞芝同学也找来许多端午节的资料,那现在让我们赶紧先在四人小组内把你的资料共同分享一下,看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多、最生动! 四人小组交流。 三、根据资料,全班交流 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我们一起来宣布:“端午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现在开始!1、谁能给
32、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吗?(板书:由来) 你给大家介绍什么呢? 指名交流。(贴字条板书:屈原的传说、伍子胥的传说、曹娥的传说、田文的传说) 教师小结:正因为不同地区端午节由来的传说各不相同,所以端午节就有了很多别称,比如:诗人节、女儿节、龙节2、谁能介绍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什么好吃的? 你给大家介绍什么呢? 指名交流。(贴字条板书:吃粽子鸭蛋、插艾草菖蒲) (板书:习俗)3、其实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呢!你搜集到了什么? 你给大家介绍什么呢? 指名交流。(贴字条板书:赛龙舟、点雄黄、挂石榴花、悬钟馗像、挂五毒图) 哪位同学也是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能补充吗? 4、小结:同学们交
33、流得可真精彩,通过搜集资料,你们掌握了这么丰富的端午节知识。看来搜集资料这个方法还真不错! 四、选择资料,写写端午节 1、为了庆祝端午节,我们班要出一期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需要同学们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还可以穿插介绍你们家过端午节的有哪些习俗。 2、那这么多资料,是不是全都要用进去呢? 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选你感兴趣的方面写。你最想写什么呢?(指名说)就可以以此为题。有没有谁想介绍几个方面的?那这两个方面怎么连接起来呢?(指名说) 3、有了材料,是不是原文照抄呢? 对了,第二个小窍门就是要用通俗易懂
34、的语言来介绍。 4、练写。学生写草稿点评朗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推荐号习作或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交流、评议学习修改、誊写【教学板书】: 说说端午节由来习俗【评讲要点】1、 能有条理地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风俗。2、 语句通顺,用词准确。3、 能在归纳整理所给资料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习作例文】故乡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时,我就和小朋友们唱起这首童谣,度过愉快的一天。端午节又称重五,也叫龙舟节。据说这一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那一天,为了不让鱼虾把诗人吃掉,老百姓把粽子投到江中喂鱼,还组织了许多船
35、队到江中寻找诗人的尸体,于是,就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由于这一天又是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老百姓就把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块儿。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项、手腕或足踝上,人称“长命缕”。在这期间,各家要插“五端”,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听镇上的老爷爷说话,菖蒲就像一把剑,可以驱邪;艾草就像旗子,可以招屈原之魂这些端午节的讲究,我们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们喜欢端午节就是因为它的好玩好玩。这一天可热闹了,你听,“嘭!嘭!咚!咚!咚!”硬件这声音你一定知道是什么了吧?对了,这是赛龙舟的鼓点。桂林的龙舟赛每隔三年的漓江举行一次,各参赛队伍早在半月前就做好
36、准备了。这些队伍原先都是由各个县、各个乡派出代表组成的,近两年还有海外的华侨、外国朋友自发组成队伍来参加呢!这天上午,比赛还没有开始,漓江两岸围观者已是人山人海。只听鼓声阵阵,漓江上一只只龙舟你追我赶,场面十分壮观。场外人群的欢呼声、参赛队伍的口号声,还有不绝于耳的鼓点声,能传到十几里外呢。看完龙舟赛,肚子唱起了空城计,回家吃“五子”去喽!你知道“五子”吗?就是几个小巧的三角粽,一碗糖水煮蛋,外加酸酸甜甜的李子和爽脆的毛桃,哇!吃得好舒服,还想再吃,可是肚子已塞满了。嗯!真是太美味了!故乡的端午节年年过,我也年年盼,就这样,我慢慢地长大了,但妈妈教的童谣我永远都不会忘:“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
37、,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端阳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传说这一天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日子,为了纪念他,端午节又叫“诗人节”。据说那时的老百姓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还组织了许多船队到江中寻找诗人的尸体,这就是现在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来源。又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在民间有许多跟“五”相关的习俗。如在小孩子的脖项、手腕上系“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线,就会带来“长命百岁”的好运,让我们在老爸的“金箍棒”、老妈的“紧箍咒”下能欢快地成长。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悬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端”)。待到中午,孩子们就
38、可以大饱口福了,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雄黄酒(“五黄”)少不了,还有好多好菜,吃得我们肚皮滚圆滚圆的。其实,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这一天的游戏。“摇啊摇,摇啊摇,摇到汨罗江,救起屈原好还乡。”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垫子上,或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不时地念着儿歌,一边把雄黄炒的豆子嚼得咯嘣响。有时我们也边念儿歌边玩一种“晃龙船”饿游戏:两人或多人坐在地上念着儿歌、一边屁股一颠一颠随着儿歌的节奏像摇船似的晃,一边用两只脚后跟推着身子朝后退,哪组先晃到头哪组胜,或者是谁先晃不动谁输。因为是边颠屁股边吃豆,自然豆子屁也一个赛一个地脆响。如果端午节恰逢星期天,那更有趣啦!不光玩个够,还能看赛龙舟的热闹,
39、听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那才叫乐翻天呢!【教后记】:【批阅记录】:习作6资料整理 思路设计人 王炜【教学要求】1、 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 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
40、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有的愤怒地说:有的不解地说: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1) 学生自由读。(2) 指名朗读。(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夏志成同学的这篇例文,是分三步来写的:先点明了自己看到的现象,交代了写作的原因,就是对伤害蜻蜓的行为感到非常痛心。然后用搜集的资料和积
41、累的知识,通过有力的事实和数据,具体说明了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最后呼吁大家都来保护蜻蜓。下面我们连起来把这篇例文认真地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能捕捉害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有些人为了*竟然去捕杀青蛙,然后卖给那些想吃青蛙肉的人。所以,老师特别想呼吁大家来保护青蛙。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呢? 二、 看图,指导表达。 1、 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2、让我们学着夏志
42、成同学来写一篇文章呼吁大家保护青蛙短文。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呢? (可以写写青蛙对人类的益处,还可以写捕杀青蛙后造成的危害。) 青蛙有什么本领?捕杀青蛙后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呢?你们能用一些生动的事例和具体的数据来说一说吗?师:现在,谁能根据例文的三步法来说说呢? 生: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能捕捉害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有些人为了*竟然去捕杀青蛙,我见了很难过。 师:你用一两句话就把引起自己关注的事情交代清楚了,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捕杀青蛙的现象很难过,这个开头真好!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说呢? 介绍收集的资料:如: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
43、大约是五万多只。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人类一方面因为大量地捕杀青蛙,致使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人们为了制止农田里的害虫,只能经常往农田里打药水,使得庄稼上残留了很多农药。那么人类在吃这些残留农药的庄稼后,身体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毛病,其实这些都是捕杀青蛙的危害呀! 说得有理有据,把青蛙对人类的益处,及捕杀青蛙后造成的危害都说清楚了。最后,我们该向大家呼吁什么呢? (青蛙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都来保护青蛙吧!) 好,这样一篇文章写好了,我们给它取个什么题目呢? (保护青蛙 ;请不要捕杀青蛙 )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利用搜集的有关材料,完成了一篇“保护青蛙”的短文,我相信,其他人读了这篇
44、文章,一定会深受启发,再也不会去伤害青蛙了。你们说对吗?三 、拓展话题:1、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2、 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四、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 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 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 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 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 好朋友之间互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