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合唱与合唱指挥
合唱训练
(教案)
第一学年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符美霞
第一学期
第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中外合唱简史(0.125学时)
2、合唱的种类、之一(0.125学时)
3、单声部合唱作品训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中、外合唱简史有所了解。
2、使学生对合唱的种类有所了解。
3、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二拍子的指挥法和合唱作品训练的手段。
5、通过演唱《国歌》、《毕业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的热情;并且永远保持国尊、国威、永远维护国家的尊严。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连续附点节奏的演唱。
2、四分、八分休止符与后半拍起唱。
3、三连音节奏的演唱。
4、介绍曲、词的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5、二拍子的指挥法(1)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作品训练
1、难点训练
①后半拍的起唱
②连续附点节奏的训练
③三连音的节奏训练
2、作品的处理及情感要求
五、作业
1、预习二部合唱作品:
①《在太行山上》(线谱)
②《歌唱祖国》(简谱)
2、背唱单声部合唱作品
①《国歌》(线谱)
②《毕业歌》(简谱)
六、课后语
第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种类介绍、之二(0.25学时)
2、二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种类。
2、比较正确并熟练地演唱作品,并努力追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协调。
3、通过演唱正确表现其作品的内涵。
4、进一步掌握好二拍子的指挥图式、注意弱起小节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男声声部的进入;强与弱两种力度的鲜明对比。
2、后半拍的起唱;六度大跳音程的演唱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在太行山上》、《歌唱祖国》
2、细排、精排:《国歌》、《毕业歌》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简谱)
《大海啊,故乡》《游击队之歌》
2、复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简谱)
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线)
3、背唱《国歌》
《毕业歌》
六、课后语
第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种类介绍、之三(0.25学时)
2、二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合唱的种类。
2、掌握合唱的规律,懂得合唱协调、统一、共性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四拍子的指挥法。
4、感受轮唱的合唱效果。
5、使学生接触最新的合唱曲目。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这是一首最新的合唱作品(99年春创作的作品)。
2、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四个段落。
3、大二度的转调较难,尤其是低音声部较难。
4、低音区的声音位置要高,即低音高唱。
5、声部的进入。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回课;
。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2、细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3、精排:混声单声部合唱作品《国歌》、《毕业歌》。
五、作业
1、预习: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
男声合唱《在银色的月光下》(简谱)
女声合唱《天鹅》(简谱)
2、复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3、背唱: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六、课后语
第四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选与测试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接触到同声合唱这一形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人选与测试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三个声部的合唱效果。
4、使学生初步了解四三拍子的指挥法。
5、使学生初步了解四六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在银色的月光下》
1、增二度的转调。
2、不同声部的不同节奏要稳,尤其男低的较密节奏处。
3、和声小调导音的音准。
《天鹅》
1、声音的连贯与控制,气息的保持。
2、渐强、渐弱的音乐表现及起伏。
3、变化音的音准#1、#2、#4、b7、b2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外国歌曲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2、细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3、精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线谱)《大海啊,故乡》《同一首歌》
2、复习: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月光下》、《天鹅》
3、背唱: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六、课后语
第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选与测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合唱人选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巩固四拍子的指挥法。
3、感受混声四声部合唱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后半拍的起唱要整齐。
2、男高音与声部的进入。
3、变化音#4所至的离调的训练。
4、力度的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2、细排:同声三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3、精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线谱)《我和我的祖国》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3、背唱: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六、课后语
第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数的配备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人数的配备法。
2、进一步巩固3/4拍子、学习6/4拍子的指挥图式。
3、使学生感受混声四声部合唱的效果。
4、通过作品的演唱,使学生受到革命历史的教育。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速度、力度的对比
2、变化音#2、#4、#5、b3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黄水谣》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3、精排:同声三部合唱《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五、作业
1、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六、课后语
第八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数的配备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作品训练、之三(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合唱人数配备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6/8拍子的指挥法。
3、通过作品演唱更加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深情。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6/8拍子中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2、力度的变化、音乐的起伏。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合训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简谱)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
六、课后语
第九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队型的排列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合唱队型的排列法。
2、使学生接触海南地方特色的合唱作品,从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用地方方言(母语)演唱。
2、作品力度,情绪的对比。
3、变化音b3、b7的音准训练。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民歌时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简谱)
2、复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六、课后语
第十周
中段考
内容:
一、指定作品(任定一首)
1、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黄水谣》
二、自选作品一首(在合唱课所训练的内容以外,自行设计排练的作品)
方法:按声部组合分组进行
第十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习所学过的合唱理论知识(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四(1.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巩固三拍子的指挥法。
2、牢牢巩固所学过的合唱理论知识。
3、掌握渐强、渐弱的声音控制方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sfp突变的力度及一浪推一浪的音乐表现。
2、声部的进入。
3、后半拍起唱的音头。
4、控制合唱的气息。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
2、细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精排:《我和我的祖国》、《游击队之歌》、《黄水谣》、《在银色的
月光下》、《天鹅》、《中国朝前走》、《在太行山上》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等
2、背唱:《调声》等
六、课后语
第十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队型的排列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队型的排列法。
2、学习感受外国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合效果,增加阅力。
3、初步了解3/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用原文演唱
2、变化音#4的音准
3、渐强、渐弱的指挥法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
《大海啊,故乡》
2、细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五、作业
1、预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简谱)、《飞翔吧·和平鸽》线谱《飞来得花瓣》《美丽的台湾岛》等
2、复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
3、背唱: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六、课后语
第十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乐队的排列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四(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乐队的排列法。
2、使学生感受到同声四部合唱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力度、速度的对比
2、变化音#2、#4、#5、#i、#6的音程训练
3、用Non legato 的唱法
4、声部的进入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外国歌曲声音靠前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女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飞翔吧!和平鸽》飞来得花瓣》等
2、细排: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
3、精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线谱)
2、复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飞翔吧!和平鸽》等
3、背唱: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等
六、课后语
第十四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乐队的排列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五(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队的排列法。
2、使学生接触根据古代歌曲改编的四声部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声部的进、出、跳动大的音程的音准。
2、ff——ppp的力度变化。
3、变化音#4、#2、b7的音准训练。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分别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
2、细排: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起来》、《飞翔吧!
和平鸽》等
3、精排: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等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线谱)《阳关三叠》等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飞来得花瓣》等
3、背唱: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飞翔吧和平鸽》
六、课后语
第十五课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六(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从多方面去表现作品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同一作品的多种情绪和不同感情的表现及不同音乐形象的对比。
2、速度和力度的合理处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民歌时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难点提示,粗排《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等
3、精排: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飞翔吧,
和平鸽》。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线谱)《海南素描》等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等
六、课后语
第十六周
一、教学内容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训练、之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再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接触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能够注意体现茨岗人丰富的感情和富有异国情调的诗意。
3、能够把握住频繁转调的音准和变化丰富的和声色彩。
4、掌握4/4拍子合拍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频繁转调的音准训练。
2、每个声部的进、出。
3、变化音#4、#5、b7、b3、#1、#2的音准。
4、pp——ff——fff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分段回课。
2、按声部组合分段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
五、作业
1、预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等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六、课后语
第十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三(0.25学时)。
2、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再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手段。
2、使学生感受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的效果。
3、使学生能掌握12/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较少接触的12/8节拍。
2、四度转调。
3、变化音#2、#4、#5、#1、#6、b7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五、作业
1、复习:《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
六、课后语
第十八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理论知识的总复习(0.25学时)
2、期末小结与所训练合唱曲目的全面复习(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巩固所学过的合唱方面的理论知识。
2、巩固所训练过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合唱作品。
三、突出每首作品的难点提示,复习第十一周后的合唱作品。
四、部署期末考试曲目范围及考试方法
(一)指定曲目(以下作品任定一首)
1、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士兵之歌》
《飞翔吧和平鸽》、《家乡的黄昏》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茨岗》
(二)自选曲目一首(即在合唱课所训练过的作品以外曲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和排练的合唱作品)。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合唱)
第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四(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训练、之八(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手段。
2、接触以四声部以上的混声合唱作品。
3、掌握6/8、9/8、1/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多于四声部的再分式合唱的训练。
2、演唱时感情流动的韵律与层次感。
3、注意速度自由与灵活性。
4、变化音#4、#5、#2、b6等的音准。
5、声部高音区弱唱的声音控制和气息保持。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作品训练
1、结合作品难点提示,堂上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的重点段落。
2、复习、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简谱)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六、课后语
第二、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均衡训练之一、之二(0.5学时)
2、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关于合唱的均衡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接触到较复杂曲式结构的多声部合唱作品。
3、使学生掌握变换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较复杂曲式结构作品的整个情绪的变化、对比和统一。
2、乐段之间的对比与衔接。
3、正确处理领唱与合唱、朗颂与独唱以及伴奏等关系。
4、注意无词歌段落复调性的声部间的关系。
5、变化音b7、#5的音准训练。
6、fp——f的力度效果。
7、频繁的速度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2、精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2、复习和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六、课后语
第四、五、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均衡训练之三、之四(0.50学时);
2、合唱谐和训练、之一(0.25学时)
3、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合唱的均衡训练手段。
2、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的谐和训练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频繁转调的高难度技术训练。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频繁的转调的训练。(1=F转1=bA转1=B转1=C转1=F)
2、后半拍和1/4拍的起唱。
3、声部的进、出。
4、富有弹性的节奏及富有弹性的歌声。
5、变化音#5、#4、#1的音准训练。
6、乐段间音乐形成的鲜明对比。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2、细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倾》。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简谱)
2、复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3、背唱: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六、课后语
第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谐和训练、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九(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谐和训练的手段。
2、通过对作品的演唱,激发对祖国的领土及台湾同胞的深情怀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尤如波浪般起伏的歌声效果及情感表现。
2、男声与支声复调的进入及深厚的声音。
3、女声小组伴唱的后半拍起唱。
4、变化音#1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2、细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简谱)
2、复习:《掀起你的盖头来》
3、背唱:《祖国颂》
六、课后语
第八、九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谐和训练之三、之四(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谐和训练的方法。
2、使学生更进一步巩固转调的演唱能力及技巧。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大二度的转调。
2、变化音b6、#5的音准。
3、p——ff的力度变化。
4、戏剧性的演唱效果。
5、在合唱中注意体现东北民间器乐曲原有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江河水》。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线谱)
2、复习:《鼓浪屿之波》
3、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六、课后语
第十周
中段考
内容:
一、指定作品(任定一首)
1、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2、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3、混声四声部合唱《江河水》
二、自选作品一首(在合唱课所训练内容以外,自行设计排练的作品)
方法:按声部组合分组进行
第十一、十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调之一、之二(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一(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学习了解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训练与色调要求。
2、使学生学习并了解合唱的起源形式教堂的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后半拍八分音、十六分音符起唱的整齐。
2、不同节奏的声部进入。
3、变化音#4、#5的音准。
4、力度的对比。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哈里露亚》;
2、细排:《江河水》;
3、精排:《鼓浪屿之波》。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哈里露亚》;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六、课后语
第十三至十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调之三、之四(0.5学时);
2、合唱的咬字和吐字之一、之二(0.5学时)
3、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二(7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彩。
2、掌握合唱的咬字和吐字的基本要求。
3、接触大型的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转调频繁
2、结构庞大(由九部舞曲组成)
3、音域较宽
4、三拍子(舞曲)的律动感。
5、各种休止后声部的进入。
6、连与断唱法的对比。
7、变化音#4、#1、b7、#5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分段精排《蓝色多瑙河》;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哈里露亚》;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
五、作业
1、预习:《蓝色多瑙河》
2、复习:《哈里露亚》
3、背唱:《江河水》
六、课后语
第十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本学期合唱理论知识的总复习(0.25学时);
2、本学期合唱作品训练的总复习(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巩固所学过的合唱理论方面的知识。
2、巩固所训练过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
三、突出每首作品的难点提示进行总复习。
四、部署期末考试曲目范围及考试方法
(一)指定作品
1、《把我的奶名叫》
2、《祖国颂》
3、《掀起你的盖头来》
4、《江河水》
5、《哈里露亚》
6、《蓝色多瑙河》
(二)自选曲目一首(即合唱课所训练以外的曲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和排练的合唱作品)。
第十八周
期末考试
合唱指挥训练
(教案)
(第一学期)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符美霞
讲授内容 指挥实践内容 合唱实践内容
5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