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写出真情实感
亲爱的同学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关键因素。教育家于漪也说过,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这个精神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真情实感。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一起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讲
名
师
堂
【走进课堂】
1、回想一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哪些文章让你印象深刻,有如身临其境?
2.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呢?
3.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先认真读读下面的经典片段,带着思考完成后面的题目,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师 恩 难 忘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作者:刘绍棠 原题《老师领进门》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再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 地讲起来。
我听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 。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2).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3).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话名师】
1. 生活点滴关乎情
开心姐姐:同学们,读了《师恩难忘》我们一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大妞妞:小作者写的是自己难忘的一个老师,他喜欢这个老师,一直记在心间,写的时候就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
小豆豆:对,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老师教了“我”4年,编了1000多个有趣的故事,这样的老师我也喜欢。怪不得“我”离家40年了,见到老师拄着拐杖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笨笨猪:哼哼哼,让俺小猪来说嘛!原来我以为抒发情感就要像大诗人一样有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辞藻,今天才知道其实平凡朴素的话语,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也可以表达真感情。
开心姐姐:同学们,生活的确是平淡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只要你用心感悟,你会发现平淡的生活恰如缓缓流淌的小溪,平静中也有浪花朵朵。只要你有一颗“乐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份“乐于感受”的心情,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处处都动人。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有动人心弦的地方,都能引发我们无限的感慨。
2.细则描写抒真情
笨笨猪:原来我写老师,每次就只知道写“老师,我好喜欢你”,妈妈说这样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心,那要怎样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
小豆豆:我知道,我知道,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写出来就可以写具体了。
。
开心姐姐:小豆豆说得对极了!《窃读记》里小作者“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用独白形式表达急于寻找昨天没读完的那本书的心理;又如用“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再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开心地读下去。这种独白的心理描写,一方面表达作者享受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写出作者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生动形象地表达“我”的心情变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大妞妞:嗯,老师不是说动作是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嘛!那细致地描写动作也很重要啰!
开心姐姐:对呀,如《窃读记》里“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这里用“跨、踮、钻、挤”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作者如饥似渴的读书心理。又如:“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这一句用“交替、支撑、靠、休息”等动作,说明“我”读书站的时间长,多么劳累,但目的是为了多读书、多求得知识。
笨笨猪:我知道了,要把感情写真实,人物的语言、对话肯定要写真实,不是虚情假意地表达“老师,我好喜欢你”这样空洞的话,一定要把说话的内容写具体,就像《师恩难忘》把老师编的故事完整地说出来,让我们觉得确实有趣,就会对这个老师也很难忘。
开心姐姐:哈哈,孩子们真是“一点通”啊!我们在写作文时抓住肖像、语言、心理和行动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达到细节传神,以情动人的目的。人们常把细节描写比作作品的血肉,艺术的生命。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表现人物感情,透视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毕现,收到点滴传神的艺术效果呢!
【随堂练习】
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清风朝阳来到学校,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感受到过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呢?学习《师恩难忘》作者紧扣主题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把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佳
析
赏
作
(一)我与书的故事
纪 昀
深夜,浩瀚无边的星空中,有一颗永不熄灭的明星,照亮了黑暗中我前进的道路——那就是书籍。
童年不识书滋味
小时候,我特别不爱看书。
可是,爸爸总是买书给我看,还给我讲许多大道理。那时的我,整天想玩都想疯了,哪有心思看书?于是,每次看书时,总有一只眼睛在盯着时钟。唉,那该死的秒钟,总是走那么慢!
好不容易1个小时过去了,我刚准备跑出屋子。“来来来,给我背一首《静夜思》!”爸爸严厉地说道。“……”没办法,背不出来,我又得在书桌前多呆上一小时了……
初见诗书喜欲狂
我喜欢上读书,纯粹是偶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出于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没想到正是这一翻,使我从此爱上了书。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被各种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悲伤着别人的悲伤。在以前,这样的感觉,我从未经历过。只知道那时的自己很兴奋,就像一株即将枯萎的小草忽然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一样。
只留书香满心头
渐渐的,在书的陶冶下,我变得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书籍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开始不断地买来一本本书“充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展示了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让我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社会面貌。在今后,我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与书的故事永远讲不完。我希望它凝固在我的生命里,在我的心灵上生根发芽,天长地久!
开心姐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书的感情,总起下文。
笨猪猪:长大了这么爱读书的“我”小时候却不爱读书,“我”是怎么爱上书的呢?这是“欲擒故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大妞妞:把自己被书中情节吸引的感受写得很生动、具体。
小豆豆:书籍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和书的感情更深了。今后,我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开心姐姐:呼应开头,表达对书的热爱。
开心姐姐点评: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以“我”和书的感情为线索,从不爱书到爱上书。调理清楚,形式也非常新颖。作者把对书的感情描写得非常细致,流露出真情实感,很能打动读者。
(二) 好奇心
沈 畅
“你爸昨晚看了一夜的足球。”一大早妈妈就神秘地对我说。
“咦,老爸是从来不对足球正眼相看,这回怎么……”正思忖着,看到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楼。
“爸,昨晚的比赛怎么样,精彩不?”我打趣地问道。
爸爸先是一愣,然后勉强地笑道:“还行,进了好几个球呢!”
“是哪两个队啊?最后哪个队赢了?”我追问道。
“好像是……”爸爸显得有些尴尬。“不和你聊了,我去上班了。”说着急匆匆地出了门。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玄机,我向妈妈打听,她只是一味地苦笑。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捉摸,去“侦察”,谁叫我好奇心强呢!
那天晚上,爸妈一进房间,我便悄悄溜到门口,期待着答案的揭晓。
“你今晚就别去客厅看电视了,好好睡一觉吧!你都几天没合眼了。”妈妈唠叨着,我显得有些激动,已经进入正题了,我暗暗想着,耳朵贴得更近了。
“没事,我到公司躺了一会儿,等孩子考试过了,我再好好睡一觉。”爸爸不慌不忙地说道。
“咦,这和我考试有什么关系啊?”我更加好奇,恨不得从门缝钻进去,不行,要沉住气,不得半途而废。
很快,爸爸又开口了:“你也知道我那鼾声,连你都受不了,更不要提孩子了,虽然隔着一道墙,但肯定还是影响他的,这段时间他的睡眠一定要有保证啊!”
我震惊了,所有的好奇全都消失了,有的只是满脸的泪水,的确,爸爸的鼾声震耳欲聋,可我早已经习惯了。爸爸,我爱你!
小豆豆:爸爸和小作者的对话很吸引人,爸爸看球赛怎么不知道 哪个队赢了?真让人好奇!
大妞妞:爸爸妈妈的对话解开了我心中的好奇,爸爸原来是 因为爱我,怕打扰我睡觉才看电视的哦!
笨笨猪:我好感动哦!那无声的爱太了不起了!
开心姐姐点评:此篇描写深沉的父爱,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情节的展开,通过“我”的“好奇”而逐步推进,运用对话描写,巧妙地“解奇”。机智的构思,鲜活的描写,展现了父爱的深沉,颇有感染力。
(三)我举手啦
尹文郴
我是一个害羞的小男孩,所以无论上什么课我都不敢轻易举手。
这是一节音乐课,这节课的主题是《狐狸和乌鸦》音乐剧表演。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我已经把狐狸的头饰做好了,也做好了要上台表演的心理准备,所以不知不觉中,我的手像被什么托着似的举了起来。巧了,陈老师看见了,就叫我上去表演狐狸。和我一起表演的还有“两只狐狸”。我一上台,就被其他两只狐狸推到了最前面。
开始演出了,过度的紧张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分不清东南西北。我手忙脚乱,双脚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似的迈不开步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表演着,又糊里糊涂地下台了。我的心情沮丧极了。
老师见此情形,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再次好好练习表演。我摸清了门路,大胆地举起了右手,老师特别好,爽快地叫我再试一次。这一次,我一点也没胆怯。音乐声一响起,我完全进入了情境之中:我这只“狐狸”晃晃悠悠地出来,左看看右望望,四处寻觅着食物;看见一只“乌鸦”叼着一块奶饼,眼里发出垂涎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乌鸦”口里那块甜甜的奶饼,嘴里连连称赞小乌鸦的歌声优美动听。小乌鸦在我的赞美中陶醉了,得意洋洋的,终于忍不住了,只见它抬起了头,清了清嗓子,张开大嘴巴就唱起来了。我们几只“狐狸”哪有心思听乌鸦唱歌呀,瞅着掉下来的奶饼一个个露出了馋相 ,龇牙咧嘴地猛扑过去,争抢起来,等“乌鸦”回过神来,奶饼已经乖乖进了我们的大肚皮了。表演结束后,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勇敢和坚持,因为老师的鼓励,我收获了自信与勇气。有了自信和勇气,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小豆豆:题目是《我举手啦》,这里开篇就说“我”不敢轻易举手,这是欲扬先抑。
笨笨猪:“我手忙脚乱,双脚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似的迈不开步子。”写出了我的紧张心理。
大妞妞: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表演音乐剧的过程,把神态、动作都描写出来了,使人身临其境。
笨笨猪:这个和我倒很像,虽然我有点笨,但我很坚持,很自信哦!
开心姐姐点评:腼腆不够自信的我在老师的鼓励下克服了内心的胆怯,用自信和勇气取得了胜利,表达了真实的感情。小作者表演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比较到位,极具画面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饥饿的感觉
徐辛格
今天第五节课是英语课,我们这学期英语学的全是和吃有关的单词和句子,特别是今天学习的食品都是我最喜欢吃的。
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把课本上的食物的实物拿到学校里来,同学们带了德芙牌黑色诱人的巧克力,一厅厅可口的可乐,还有中央电视台天天打广告的母亲牌牛肉条——我还一次也没吃过。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食物,真是色香味俱全。因为我在学校吃中餐,所以没有回家准备食物。
看到这么多美味,我已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中午在食堂吃的那点饭菜早不知进了哪个器官。肚子接到大脑的指令,集体开始示威了,肠子如巨龙在翻江倒海,胃里面似乎空空如也,好像要把班上所有的零食都吃光才够填满。
英语课上完后,我看见同学们的零食,真想过去要一点,拿一点,但想那是别人的,不能要,不能拿。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把口水强往肚子里咽。
第六节课是品德与社会课,这节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安排是看课外书,我拿出《说唐全传》,看着看着,入了迷,忘记了饥饿,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可一下课那种饥饿的感觉就汹涌澎湃地涌来,我有一种即将瘫痪的感觉。
放学了,我赶紧收好书,背起书包,冲出教室,推上自行车,直奔校门,用五角钱买了一包方便面。我拿着方便面不等打碎就开始吃,一口就吃了方便面的三分之一,三口吃完,但方便面似乎一点也不解饿,下肚便消化了。
我回到家里,看见妈妈买了一大包馒头,我选了一个最大的馒头吃下去才舒服了些。这时我想到了战争时期那些革命先辈们,他们经常吃不上饭,却打出了大片江山,使我们幸福生活。我仅仅挨了这一会饿就难受的不行,今后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笨笨猪:哦,这么多吃的我也好喜欢啦!小作者把这些好吃的一一介绍出来,分明就是馋我的啦!
大妞妞:这种饥饿的感觉写得也太传神了。“肠子如巨龙在翻江倒海,胃里面似乎空空如也。”小作者好可怜哦!
笨笨猪:“那种饥饿的感觉就汹涌澎湃地涌来,我有一种即将瘫痪的感觉。”哎呀呀,这种感觉我可受不了。
小豆豆:“不等打碎就吃”,“一口就吃了三分之一”,小作者看来是真饿得不行了,这几个夸张的动作写得好。
开心姐姐的点评:小学生常常感慨写作没有题材,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饥饿的感觉也许很多人都体验过,小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向我们描述了饥饿的感觉,展示了孩子心中真实的感受,结尾的升华主题更使文章添色。
【读写要诀】
喜怒哀乐酸与泪,感受深刻心中留。
身边事情亲经历,内心感受真动力。
心理神态和动作,细则描写抒真情。
真心实意来表达, 虚假美化要不得。
台
写
擂
读
【阅读乐园】
背影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基础题:
1.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
2.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分别摘抄下来:第一次( );第二次( )。
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a( ) b( ) c( )
提高题: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放题:
你的父亲一定也很爱你,你能回忆他表现爱的细小动作吗?试着写一个场景。
【习作天地】
开心姐姐: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值得珍藏的人和事,它们将成为你记忆中的宝藏,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财富,今天我们“真情作文”的要求就是:以大家感觉记忆最深、感慨最多、情感最强的人和事为题材,用“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有适当的细节描写。
【习作留言】
用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你一共能得几颗星?
自 评:☆☆☆☆☆
老师评:☆☆☆☆☆
家长评:☆☆☆☆☆
【文海拾贝】
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李镇西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 巴金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 ----郁达夫
附答案:
《师恩难忘》: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背影》:
基础题:
1.外貌;
2.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攀、缩、倾
提高题
(1)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
(2)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