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晶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教学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前预习,查阅资料非常熟悉了,所以在上课之初就可以交流资料,使学生对黄河有初步认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较强,在课上让他们充分自学、交流是一种挺好的方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用简洁而又完整的语言概括获取的信息也是本节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的雄伟壮丽,知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2、弄清黄河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解黄河两岸人类文明发展与变迁。3、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以及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 1、弄清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2
2、、理解课文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教学过程:一、交流诗句,激发兴趣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关于黄河的诗句。2、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课题。3、同学们对黄河的了解有多少呢?学生出示资料进行介绍。教师补充。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懂得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朗读重点句段,感受课文语言特点,做好摘录笔记。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出示自学提示:1、 学生自由读课文,列出文章提纲。(补充: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和补充:课文的14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写,写出了黄河流域的广阔。第1自然段介绍了黄河的概况,包括它的起源、流域、流程以及在中国和世界的位置;第2、3自然段从上游
3、、中游、下游分段介绍黄河的特点;第4自然段点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第59自然段介绍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生活发展的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5、6、(7、8)分别介绍了:80万年前至7000年前、5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诞生、生长、壮大;第9自然段写了后来几个朝代华夏文明更为辉煌的发展。第10自然段是总结。)2、思考:课文都写了关于黄河的哪些内容?(补充:引导学生根据提纲进行概括,力求语言简洁、概括全面。)三、了解黄河,感受“摇篮”1、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具体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1)黄河源头高、流域长;(2)、黄河上、中、下游的特点、景观;(3)、黄河是中华
4、民族的摇篮。 (出示关于黄河上、中、下游的图片,学生欣赏并说感受。) 2、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吗?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因为黄河流域植被好,水资源丰富,景观奇特,它在150万年的历程中,养育了华夏儿女,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所以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3、你理解“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的含义吗?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四、探究历史,感受“起源”1、自由读课文的510自然段,想想你从这些段落中感受到了什么?(黄河的历史悠久、对人类的利弊、黄
5、河的伟大)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以下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每个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2)黄河之水有哪些利弊?(3)知道我们伟大祖国叫“中国”的原因。(4)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五、赞美黄河,感受“伟大”1、作者和我们一样,对黄河充满了热爱和赞美,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播放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颂等乐曲。3、学生再次读课文,感受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伟大。3、你理解“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的含义吗?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六、拓展延伸
6、(出示关于黄河现状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黄河现状,写一份倡议书,倡导大家都来保护黄河。七、再次朗读文中的重点段落,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板书设计: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源头高 流程远物产丰富 景观奇异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悠久 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让学生在读文后加强认知,以感官认识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以核心问题为主线,指导学生自主读文,自己获取文本信息,学习效果较好。 感受历史,探究起源这一部分设计比较好,下面说说我的拙见: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如果教案中能再加上段落层次的划分,通过层次分析让学生自己理清作者向我们提供的信息,然后理清这些信息间的联系,我觉得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