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1 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
2、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整节内容突出科学史的教育,给学生展现了探究路上的一个个脚印,充分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从而渗透探索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12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可以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以及第四章第一节的学习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高一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缺乏目的性,对科学的探究缺乏理性地思考,没有完善的理论及方法。1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
3、膜的结构。(2)能力目标:在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索历程为主线的学习中,重点培养“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的能力;借助多媒体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活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节教材介绍了人类探究生物膜结构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史的认识,特别是这些内容中所体现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可定为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目标成因:依据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4、,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1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确定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确定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2 说教法21采用的教法(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提出探索问题。(2)多媒体网络提供学习材料,学生个人自主学习
5、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22采用该教法的依据该教法的选择始终体现构建以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教学思念。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在教学中应注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主体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目的。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条件的支撑,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实施主体性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教学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的角色。学生地位的转变使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发
6、现、探究的主体地位。媒体作用的转变使教学媒体从教师手中转化到学生手中,使媒体由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逻辑综合、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变化为意义建构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学生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3 说学法31采用的学法探究为主,合作为辅,充分运用引导启发、对比归纳、联系实际等方法,结合多媒体,以体验的模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学习方法的确定。在本课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和网上运行的web课件提供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32采用该学法的依据教是为了“
7、不教”,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法的实施,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4 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趣导人,提出探索问题。(2)多媒体网络提供学习材料,学生个人自主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4)全班合作学习,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本节课线索清晰,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推理、假设、判断,最终自然接受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理论。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探究学习为主导,辅以旅行路线,以一种游览的方式呈现,采用“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的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过程的艰辛。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活动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辅以诙谐语言,展示给学生一节愉快而有用的人文与科学结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