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下 第一单元 课题 1 长江之歌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2个生字“涤、溉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从整体上感受长江的丰富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学情 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先给带点的生字注音,再写写整个词语的意思。荡涤( ) 灌溉( ) 2.比一比,再组词。溉( ) 概( ) 慨(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从课
2、文的两个诗节,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长江?填上合适的词语。第一诗节:( )的长江 ( )的长江第二诗节:( )的长江 ( )的长江 三、积累资料我先行。查阅资料,填一填关于长江的小常识。长江发源于 ,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 ,全长 ,是我国的第 大河,它与 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课堂上信息的交流,对长江有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之情仅仅表现在对课文的理解(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很容易出现就课文讲课文的局面,很难真正明白长江
3、对人们的贡献,很难感受长江之美,领悟这首歌词的意境。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先来欣赏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播放带视频的长江之歌)2.通过搜集、阅读了长江的有关资料,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长江吗?(结合地图)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2个生字“涤、溉 ”(二)师简述目标学习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三)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哺 育 荡 涤 尘 埃 灌 溉 挽起 奔去 (1)正
4、音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齐读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词,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 哺 育 荡 涤 尘 埃 灌 溉 气概 依恋 丰采提醒书写“灌溉”“溉”字共12笔,第8笔是点。“灌溉”与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与“概、慨”区别开。 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视实际情况,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四)出示目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
5、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六)顺读课文(1)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1自然段。全诗共有两小节,请两位同学来读。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2)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通过先学,从课文的两个诗节,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长江?第一诗节:( )的长江 ( )的长江第二诗节:( )的长江 ( )的长江同学们对长江的感受
6、这么丰富,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这篇课文,分男女生读。四、 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一)出示目标3 从整体上感受长江的丰富内涵,培养审美情趣。(二)提示任务 第一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二步: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第三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自主阅读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 展示交流 (1)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
7、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学习。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2.完成习字册。六、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源远流长 宏伟博大 多姿多彩 赞美古老悠久 气势磅礴 力量无穷 依恋七、教后反思六下 第一单元 课题 1 长江之歌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8、,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把文中出现两次的句子划下来,并写写对句子的理解。这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 。2.有条件的同学看一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听一听长江之歌这首歌曲。二、拓展积累我准备。背一背:描写长江的诗句。我来写两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 3. 学生对于“长江”这个词并不陌生,生活在长江沿岸的学生对长江的奔流不息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长江的发源地和流经的地方不一定了解,对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9、和“有母亲的情怀”更是不甚理解。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复习导入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2.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三、品读感悟出示目标1 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诗歌的语言,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师简述目标:下面我们就细细体会诗歌的语言,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一)学习第一小节1.提示任务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
10、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预设:“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空间跨度大,纵观中国东西部,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带着这种理解去读。 预设: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4.提示任务2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自主学习6.交流共享 预设:“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
11、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体会长江母亲海纳百川的胸襟。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读出母亲对孩子的细心关爱。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8.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二)学习第二小节1. 提示任务3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预设:“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
12、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预设:“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黄金水道的作用,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 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朗读第2节。5背诵第2节。出示目标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朗读背
13、诵全诗 1.自由朗读。2.根据提纲背诵。四、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第三、五题。五、板书设计1.长江之歌无穷的源泉 热爱母亲的情怀 依恋六、教后反思六下 第 一 单元 课题 2三亚落日 第 1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三亚落日的美丽景
14、色,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横线。玉屑(xio xi )树冠(unun) 悄(qio qio)然无声摇曳(yn y ) 玫瑰(u u ) 挨到海面(ii)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毫无倦()()然无声硕大无()美妙绝()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我会把握中心:整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用直线划下来。2.我会把握内容:课文的第自然段具体描写三亚落日的美景。(填序号)3.我会欣赏插图:分别给课文的两幅插图取个小标题。 三、拓展资料我先行。查查资料,把你认为关于三亚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写下来。 三亚落日是
15、一篇美文,景美、文美、情美,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兴趣,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文字表面的内容,感受作者对三亚、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海南、三亚也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因此,课前有必要让孩子增加一些感性的认识。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者来到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岛来观赏日落,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板书:三亚落日 齐读课题。 走进三亚 三亚,位于中国海南岛最南端,是地球上迷人的风景地带。久负盛名的阳光与大海,缤纷神秘的海底世界,雄浑的108米海上观音,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浓郁的热带风情一个向世界出口阳光与空气的地方,一个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旅游目的地。碧
16、海蓝天、椰风醉人;明星荟萃、佳丽如云,三亚风采曼妙。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永远的热带度假天堂。现在,让我们欣赏几幅三亚的风景图。(课件出示)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10个生字。(二)师简述目标学习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三)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朋涨溢 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悄然无声逊色 洋溢 玉屑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玫瑰 一盏 哦蘸 搔着 树冠 悄然无声 醉醺醺 摇曳 挨到海面 掠过 颤动 (1)正音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
17、这些词语。齐读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词,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逊色 洋溢 玉屑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玫瑰 一盏 哦 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视实际情况,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四)出示目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六)顺读课文(1)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1自然段。 整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指名说。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随文理解词语:学生
18、质疑,互相交流解决。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理解“逊色”。这个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是点睛之笔。再次齐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神往之情。(2)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2自然段关于三亚,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 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3)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3、4自然段课文的第自然段具体描写三亚落日的美景。小组读课文第3、4小节; 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4)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5自然段第5自
19、然段只有一句话,谁来读?这是作者的赞叹,基调应轻缓一些。齐读。它的作用是?照应开头,总括“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任务提示(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2)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练习分段,简要说说段意。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预设:第3-5节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第1小节写了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 第2 小节写了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精读第二段(一)出示目标3 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三亚的自然风光。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师范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感受到
20、了什么? 预设: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二)提示任务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从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三方面说一说三亚的迷人景象,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三)自主阅读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展示交流(1)哪些词句写出了三亚很美? 预设:“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2)作者对三亚的喜爱体现在哪里?预设: 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
21、等心理描写。 由“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也表现了三亚海水之蓝,海鸥之白,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3) 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六、 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1)(4)题。七、板书设计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八、教后反思六下 第 一 单元 课题 2三亚落日 第 2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展开想象,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整体感知:联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描述填空。在作者的眼里,三亚的落日一会像 ,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2.品味语言:你最喜欢描写落日景象的哪些语句?在文中划出来,并在旁边写写批注,把自己喜欢的理由写下来。二、拓展积累我准备。查一查:你最喜欢描写日出或日落的哪首诗歌?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漫步诗歌园,亲近大自然! 作者如何来表现出三亚落日之美学生
23、可能关注较少,或体会不深,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理解“写了什么”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下“怎么写的,为什么写”。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复习导入1. 默写词语2. 引背第一段:二、品读感悟出示目标1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简述目标: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一)精读第三小节1.提示任务1 自由读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圈出相关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写批注。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a红扑扑、抖落、溅出b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4、师范读,生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二)精读第四小节1.提示任务2 品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预设: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 投影: 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预设: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指导朗读第2句。 读夕阳“在海面上蹦跳”的句子投影: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
25、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这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句中的几个动词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提示任务3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26、 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预设: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三)总结加深感知出示目标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两个自然段。 齐读第三、四自然段,感悟日落的全过程,体会太阳滑落前的毫无倦态与滑落时收敛光芒的不同景色,感受大自然景色的奇妙和瑰丽。 根据提示,背诵第三、四自然段。四、 检测完善1摘抄描写落日景象的句子(12句)2完成补充习题第三(3)(4)、四部分。 五、板书设计 天空 像孩童2、三亚落日像大红灯笼 像跳水员 大海六、教后反思六下第 一 单元 课题 3烟台的海 第 1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
27、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烟台海的“独特”。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冬季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照样子,换部首,成新字,再组词。例:嬉(嬉戏) 蔚( ) 峻( ) 恬( ) 嘻(笑嘻嘻) ( ) ( )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想想整个词语的意思。前( )后继 ( )而不舍 ( )为壮观如( )如
28、醉 ( )山峻岭 水平如( )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第6自然段第5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1自然段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关键的词语,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 季 季 季季春 季 总起我会发现:第2至4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描写的;整篇课文是按照“ ”的结构记叙的。三、拓展资料我先行。查查资料,把你认为关于烟台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写下来。 在以前的课外阅读经历中有读过描写大海的美文,对海有初步的认识。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泱泱中华,北国南疆,奇山秀水,名胜众多。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美文,我们先是跟随着课文作者去感受作为中华儿女对
29、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们又去了海南省最南端的三亚去看了那里的落日美景。今天我们要继续出发,去哪里呢?去山东省烟台市欣赏那儿的海。2 揭题。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3.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8个生字。(二)师简述目标学习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到学会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三)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石凳 蔚为壮观 嬉笑 崇山峻岭 过滤 恬静 如痴如醉 湛蓝 锲而不舍 惬意 轻盈 凝重 害羞 威武雄壮 (1)正音通过预习,你认
30、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齐读词语。(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词,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 石凳 蔚为壮观 嬉笑 崇山峻岭 过滤 恬静 如痴如醉 湛蓝 学生根据先学情况互相提醒。描红:视实际情况,把其中容易错误的生字描一描,记一记。(四)出示目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师简述目标:学会了生字新词,就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那现在咱们就来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六)顺读课文(1)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1自然段。课文首先
31、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总起,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奇观。)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帮助纠正。 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2)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2、3、4、5自然段通过先学,你知道第2至4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了烟台的海上景观?指四名读课文第2、3、4、5小节;随文理解词语:学生质疑,互相交流解决。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崇山峻岭(3)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6自然段课文最后一节写了什么呢?(总结,赞颂了烟台的海和烟台的人。)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帮助纠正。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2、?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预设:课文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独特的景观以及在大海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结构:总分总四、 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一)出示目标3 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烟台海的“独特”。(二)提示任务 第一步:自由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几幅画面?从每幅画面中你读懂了什么?圈出关键词。 第二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自主阅读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四)展示交流海景图。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预设:(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游人图。从这幅画面中你读懂了什么
33、?预设: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通过朗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第三题中的第1小题。六、板书设计3烟台的海总起 分写(冬、春、夏、秋)总结七、教后反思六下第 一 单元 课题 3烟台的海 第 2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2.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体会课文语言的
34、准确、生动与精妙。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整体感知:根据课文的描述,试着分别用词语形容不同季节的烟台的海。冬日 春日 夏日 秋日 2.品味语言:一年四季,作者不仅写“海”,而且写“人”。在课文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二、实践活动我准备。你最喜欢哪一季节的烟台的海?熟读课文,为学当小导游做准备。烟台的海文字精美,如诗如画。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充实与忙碌,使烟台的海成了一幅画,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
35、舞台。文字亦如笔下景观一样波俏明丽。学生一定能喜欢上它的。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 复习导入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冬季烟台海的凝重以及烟台人的豪迈情怀。二、 品读感悟精读第三、四、五小节。出示目标1 品读词句,感受烟台的海其他三季的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以及与海的关系。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 师简述目标:本节课我们通过品读词句,感受烟台的海其他三季的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以及与海的关系。复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1.提示任务1 第一步:自学第三至五自然段,写海的句子和写人的句子用不同符号标出,并用词语概括那季海的特点、人的生活情景。第二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
36、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第3自然段“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体会到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领悟到烟台人不误渔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指导朗读,读出春天烟台海的轻盈。 第4自然段从“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着、呢喃细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指导朗读。找出一个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第5自然段1.找出最能表现秋天海的特点的句子,朗读体会。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哪些句子能看出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3.指
37、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快速浏览2至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将冬日的海放到开始来介绍呢?预设:先介绍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它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理解海与人的关系 。为什么题目是烟台的海,还要写人呢?小组讨论:海与人的关系 小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样的海养育了这样的人,正是这样的人赋予了海这样的气息。人与海,海与人,紧紧相依。齐读最后一节。1.提示任务1 第一步:默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文想一想,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二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预设:说是一幅画,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
38、说是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总结全文。出示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1.提示任务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介绍,比比谁介绍得好。先在小组内完成 ,过会儿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2.自主学习3.交流共享三、检测完善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中的第2、3小题。四、板书设计 3、烟台的海海人冬凝重不畏严寒春轻盈勤劳播种夏浪漫人海相依秋高远充实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五、教后反思六下第 一单元 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品读语句,了解作者在去双龙洞路上的所见所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教学难点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