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696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以圆明园现状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联合大学形式与政策调研报告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以圆明园的旅游发展现状为例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学 院: 信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小组成员: 班 级: 200908030301 学 号: 2009080303132 2009080303101 2009080303120 2009080303121 指导教师: 成 绩: 2011年 12 月 02 日目 录目 录- 1 -概述2关键词2一、对北京旅游发展现状的疑问3二、圆明园基本情况41、位置与规模42、历史发展情况43、园林特色5三、针对圆明园旅游现状的调研71、调研方式72、调研结果汇总7四、调查问卷整理分析结果10五、北

2、京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由圆明园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设想111、关于“圆明园”文化性旅游遗迹商业化运作的思考112、关于“圆明园”文化遗迹保护的一点考量123、由“圆明园”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看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前景13六、附录151、附录1-调研用调查问卷原件152、附录2-小组成员及分工163、附录3-参考文献16概述旅游产业是一个对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社会进步有着重大作用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北京旅游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产业规模和旅游收入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尤其在奥运会之后,北京旅游产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

3、响,在一年内取得了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的好成绩。北京市也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亚洲的会展、商务之都,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这一目标。不论是现代化都市,还是文化性都市,北京在发展旅游产业上都具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包括全国,由于过度追求旅游的商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一些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其中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反馈性的影响。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上,我们小组将就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为课题,细化的选取圆明园的旅游现

4、状作为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调研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关键词北京旅游产业、圆明园、商业化、文化旅游、文化古迹保护一、对北京旅游发展现状的疑问近年来,北京旅游业稳步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表现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旅游收入增长有限和竞争力逐渐下降的趋势。当然,着一些都是从商业层面上看到的问题,从文化层面看,我们似乎有需要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在北京的故宫里,更多的游客是看热闹,听故事,有多人少在用心感受那份历史的沧桑与皇家由盛而衰的悲哀;在八达岭的长城上,更多的游人是拍照留念,刻字留名,又有多少在真正欣赏城墙的气势雄伟与祖先的聪明智慧。或许旅游在中国人的眼中永远只是一种享受,一种纪念

5、,甚至是一种炫耀。而满含文化底蕴的古代建筑,满是历史气息的传奇轶事,永远只是导游口中的说辞,游客耳中的娱乐。那么,让我们看看国外的所谓名胜是如何以一个最原始的状态,成为文化的延续。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是一座有名的古建筑,然而希腊人从未对它做过任何修整,就是以一个最原始的状态把历史的沧桑展现的淋漓尽致,去那里的游客虽然都带着相机,但他们更愿选择把这座古建筑作为照片的主角拍下来,而不是把它当作背景,拍下自己到过的证据。再如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堂是从不收取门票的,只要你有对它文化的敬仰,那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于是,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中国,当名胜古迹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时,它悲惨的命运早

6、已注定,它注定作为一个赤裸裸的商品等待买家的欣赏,它注定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受到俗人的亵渎。如果这些来自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带有浓厚文化意义的文化符号,在今天这个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依旧停留在这样浅的欣赏层面,莫不如把它们改建成摩天大楼来的更有意义。我们迷茫了,这些被栅栏围起,被一次次修缮,重新图上鲜艳色彩的名胜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在作为六朝古都拥有大量文化旅游景点产业的北京,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不禁让我们对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的余地。接下来我们将以圆明园的旅游现状为例,详细阐述我们调研结果以及我们对北京旅游产业的思考。二、圆明园基本情况1、位置与规模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

7、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而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2、历史发展情况康熙时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

8、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咸丰时期: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

9、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同治时期以后: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

10、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3、园林特色园林建筑特色: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等。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

11、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甚至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艺术特色: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极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三、针对圆明园旅游现状的调研1、调研方式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组最终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2011年12月2日到4日之间

12、游览圆明园的旅客。其中共有十个问题,涉及到了旅客对圆明园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圆明园旅游现状的态度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想法等问题。调查问卷的原件,在报告附录当中。详细请察看附录。2、调研结果汇总本次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经过小组成员积极努力地整理工作汇总,回收53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下面将问卷所汇总得到的结果整理如下:1您游览圆明园的目的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旅游观光15 31.25%了解中国历史20 41.67%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0 20.83%其他3 6.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2 你对圆明园的历史了解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不了解2 4.17%略知一二20 41.67%比较了解23

13、47.92%深入研究过3 6.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3 您游览圆明园后对圆明园有何印象?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生机盎然,游玩的好地方9 18.75%严肃庄重,令人想起国耻33 68.75%没什么感觉6 1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4 您觉得圆明园里商业化现象严重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非常严重8 16.67%比较严重33 68.75%不严重7 14.5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5您觉得圆明园是否该往商业化方向发展?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是9 18.75%否35 72.92%不好说4 8.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6您觉得是否该重建圆明园,恢复其往日的辉煌?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应该13 27.0

14、8%不应该32 66.67%不好说3 6.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7. 您认为圆明园今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打造成旅游胜地9 18.75%保护好,用于爱国主义教育38 79.17%无需存在1 2.0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8. 您怎样看待现今圆明园里面的商业化游乐化设施(赏花节、游船等)?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严肃的历史背景极为不符,应该移出圆明园30 62.5%把圆明园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16 33.33%有没有无所谓2 4.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9. 您认为当前管理方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介绍与普及

15、方面做的怎样?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很好7 14.58%一般30 62.5%比较差11 22.9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选项小计比例不用去修补,保持其原样更有历史感32 66.67%有必要修补14 29.17%无所谓2 4.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810. 您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古迹部分修复的看法是? 单选题四、调查问卷整理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53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通过对48份有效问卷的整理汇总。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项结论:1、前往圆明园观光的游客,大部分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历史,这部分人群大约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其次是纯粹为了去游览观光的游客,也占到了大约百分之三十。而为

16、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也占到了百分之二十。由此可以分析得出,普通游客对待圆明园遗迹的态度,大体是正确的。有过半的人是为了解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前往观光的。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还有很大部分人是纯粹了为了观光而观光的。2、大部分游客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都是局限于基础的认识,不能深入。这也应该是由于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结果。3、对于商业化发展趋势,大部分游客是持反对态度的。针对园内很多商业化产物,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持非常明显的反对态度但是在商业化发展的利弊问题上,又明显是支持和反对各占半数。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各种发展方式都有优缺点。这方面需要客观理智分析。4、对于圆明园重修问题,大部分游客持反对太多。5

17、、圆明园管理方对圆明园的管理宣传工作是不到位能够让游客满意的,只能让大部分游客作出“一般”的评价。6、对于未来圆明园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大部分游客还是认为,圆明园未来需要打造成爱国旅游基地。五、北京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由圆明园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设想如果不是一位外地学者的偶然发现,圆明园涉嫌破坏生态环境的“防渗工程”能否成为“事件”?如果不是一群好奇游客的反映,圆明园湖心岛出租能否曝光?如果不是一位热心读者给媒体提供情况,圆明园内建“万春园别墅”能否成为“问题”?如果不是新闻记者穷追不舍,圆明园事件能否成为社会热点? 如此多的偶然绝非巧合,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圆明园事件让人看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

18、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圆明园事件的特别关注,体现出时代的进步。圆明园文物、生态破坏并非始于今日 “过去这里芦苇一片,如今成为人们泛舟的地方,能不引出水的问题吗?”圆明园福海畔一位家住北京大学的六旬老人对记者说:“圆明园事件的发生,根本问题在功能定位。世界文化遗产根本不该成为游场!” 圆明园的生态问题绝非始于今日。遗址变公园,就注定了圆明园今天的命运。1、关于“圆明园”文化性旅游遗迹商业化运作的思考早在2000年,当时的中国社科院博士王彬生就曾痛心地说:“在长春、万春两园里面有卖煎饼的小摊、有10元钱拍一次照的摄影棚、有图腾园、游乐场、卡丁车。闻名世界的大水法废墟上爬满了嬉戏的孩子。而福海

19、以西的未开放区则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外省机动三轮、豆腐作坊、农家茅厕。悲怆、肃穆的凭吊感荡然无存。 “圆明园事件”在我国并非只有一个。“我国不少世界遗产现在正面临着这样的威胁:名满天下后,旅游业兴起带来人满为患,更可怕的是人满为患后进一步开发造成的屋满为患。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对我国世界遗产形成威胁的各种因素中,失控的旅游业和过度的旅游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据了解,我国的风景区80左右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们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融入了丰富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是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最佳场所,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目前中国已有世界遗产29个,而正在或准备申

20、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还有近百个,踊跃申报的队伍排到了2008年。能否杜绝下一个“圆明园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旅游区的宾馆饭店,不是属于这个部、那个厅,就是某个局,显然是官方的行为造成了风景地的“变脸”。武陵源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评后,当地部门只是拆除了民间建的一些小旅馆,而一些公家单位兴建的宾馆、饭店仍旧“我自岿然不动”。不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破坏,“圆明园事件”就难免有下一个。专家学者们忧心忡忡:在“申遗”队伍排得越来越长的同时,保护现状却普遍不容乐观。学者历数了近几年打着保护的旗号,对著名文物进行过度开发的一系列“壮举”:电台天线在北京天坛外坛布上了“蛛网”,四川乐山大佛旁突

21、然冒出一个“巴米扬大佛”作伴,湖北武当山遇真宫出租后被付之一炬,陕西秦始皇陵核心保护区内建起了巨大的“接待中心”这个“队伍”也正变得越来越长。据专家介绍,目前全世界750多处世界遗产中,除澳大利亚热带森林不得不设一条索道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在遗产上建索道的现象。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太普遍,一些遗产风景区甚至架设了多条索道。1999年,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管理者投资1.2亿人民币建起一道垂直高度达326米的“天梯”,后来因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而停开。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办事处一位官员就严肃指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是经联合国批准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但由于前些年的过度开发,这里的城市化倾向非

22、常严重,已经损害到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原始风貌。2、关于“圆明园”文化遗迹保护的一点考量上世纪80年代,圆明园从一个荒芜破败的遗址变成公园。此时,法国华夏建筑研究会建筑师邱治平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亲眼见到一位民工用凿子一下一下地铲平一块雕有精美莲花座的石刻。邱先生心痛地问:为什么要把石雕弄掉?民工称盖房子要用这些石料。第二天他再到圆明园,看到的是一堆“加工”好的方方正正的大块石料。1999年在圆明园看到的一幕,也让邱治平心痛不已:园内幸存的唯一单孔残桥,每天都在游船的撞击中艰难地支撑着,桥洞壁有许多游船刮碰造成的新旧伤痕。邱治平不明白,这么重要的唯一幸存文物,为什么不保护起

23、来,还让游船靠近它?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圆明园的保护问题就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时,诸多专家反对将圆明园遗址变成公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秦佑国认为,圆明园遗址是文物,对文物的保护不是重修重建,而是要保护原样。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最初是什么样子,也包括它后来经历的历史沧桑。埃及金字塔、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大斗兽场在战争中被毁后,都没有重修或恢复原样;狮身人面像的鼻子被入侵者的大炮轰去了一块,至今也没有补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等专家分析认为,破坏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的行为难以约束,是因为我国缺乏有效制衡机制保护遗产,目前没有统一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定义和专门的遗产管理机构

24、。“立法缺位困扰着风景名胜及世界遗产的管理,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目前,许多地方仍在用1987年国家建设部下达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有的地方政府干脆套用开发区的相关法规来管理和“开发”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专门法规的缺位,加大了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随意性;专门管理机构的缺位,放纵了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受地方利益驱动的失控“开发”。3、由“圆明园”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看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前景1、从文明文化遗迹保护角度看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前景。“遗产保护是第一性的,有了遗产才有遗产地的旅游,只有在不妨碍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发展旅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

25、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如是说。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不管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其中,遗产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的。我国目前在文化旅游方面上,对遗产保护保护工作工作显然是不到位的。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留大部分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文化文明的遗迹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对历史对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财产。而不是现在一代人的一次性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专家们指出,世界遗产资源作为国家公益性的社会资源,保护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政府应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也应鼓励企业资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协助。北京身为中国遗产资源富集地,如果想在旅游产业做到持续性长足的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就必须做到位

26、。北京市甚至国家政府都需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来对遗迹保护方面做出专门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支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介绍说,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国际上有大量的先进做法可供借鉴:法国政府文化预算中有15是用来保护遗产的;意大利每年拿出大约20亿欧元的财政预算保证文物保护的经费开支,还在法律中规定,将彩票收入的千分之八作为文物保护资金,同时在税收方面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事业的政策。北京市政府也可以此为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多有作为。2、从商业化角度看旅游产业发展前景。本身文化旅游的商业化是没有错得。甚至,理性的合理的,有规划有计划的将文化旅游产业商业化不但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

27、发展,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同时也可以以商业化后的收入反馈投入文化遗迹保护工作。但是,以“圆明园”为例,北京市的旅游产业乃至全国的旅游产业,在商业化旅游的过程中是没有计划没有理性的。甚至是彻底偏离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宗旨。经济利益成了旅游产业的唯一指标。所以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本小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圆明园的很多地方,有卖煎饼的小摊、有10元钱拍一次照的摄影棚、有图腾园、游乐场、卡丁车,废墟上爬满了嬉戏的孩子。而出了圆明园外一些未开放区则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出租车、豆腐作坊、农家茅厕。悲怆、肃穆的凭吊感荡然无存。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旅游产业商业化的合理规划理性计划。否则必

28、然出现旅游过度的情况。从调研小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北京市政府管理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需要从法律层面上对旅游产业的商业化作出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尽快出台与旅游产业现状相匹配的管理方法。其次,要旅游产业管理部门,比如北京市旅游局,需要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对存在的旅游商业化不规范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取缔破话文化遗迹的商业化现象。声明:本调研结论及建议仅仅从形势与政策作业角度出发,无其他意义。由于调研范围小,所调取参考资料有限等原因,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见解方面有不足之处或者错误,请谅解并及时指出。六、附录1、 附录1-调研用调查问卷原件圆明园现状调查问卷 开始时间:2011-12-2 结束时间:

29、2011-12-4样本总数:100 份填写说明:请您在您选择的选项上直接打钩标记1您游览圆明园的目的是? 单选题A、旅游观光B、了解中国历史C、加强爱国主义教育D、其他2 你对圆明园的历史了解吗? 单选题A、不了解B、略知一二C、比较了解D、深入研究过3 您游览圆明园后对圆明园有何印象? 单选题A、生机盎然,游玩的好地方B、严肃庄严,令人想起国耻C、没什么感觉4 您觉得圆明园里商业化现象严重吗? 单选题A、非常严重B、比较严重C、不严重5您觉得圆明园是否该往商业化方向发展? 单选题A、是B、否C、不好说6您觉得是否该重建圆明园,恢复其往日的辉煌? 单选题A、应该B、不应该C、不好说7. 您认为

30、圆明园今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单选题A、打造成旅游胜地B、保护好,用于爱国主义教育C、无需存在8. 您怎样看待现今圆明园里面的商业化游乐化设施(赏花节、游船等)? 单选题A、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严肃的历史背景极为不符,应该移出圆明园B、把圆明园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C、有没有无所谓9. 您认为当前管理方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介绍与普及方面做的怎样? 单选题A、很好B、一般C、比较差10. 您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古迹部分修复的看法是? 单选题A、不用去修补,保持其原样更有历史感 B、有必要修补C、无所谓2、 附录2-小组成员及分工调研小组共有四人: 2009080303132 2009080303101 2009080303120 2009080303121 调研过程中分工情况:检索参考文献: 现场实地调研: 问卷回收整理: 问卷数据分析、整理成文: 3、 附录3-参考文献1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0.2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9年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0.3 戴斌论北京旅游产业安全与成长要素,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034 荆艳峰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区域经济 ,2010年 第3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