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六(4)班
江店孜镇中心学校 张冠侠
二〇一四年九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4)数学工作计划
江店孜镇中心学校 张冠侠
一、全册教学要求
1、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理解比的意义及其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3、认识直径、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4、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能有条理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中学生将正确辨认不同方向,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6、 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7、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在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在学习中学生将结合实际,认识直径、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能有条理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在学习中学生将正确辨认不同方向,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在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专题性的生活,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在复习中不单纯让学生做题,每个单元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以尝试解答一些联系题目。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圆的特征,圆的对称性的认识,探索圆周率的意义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 比的认识,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比的意义。
难点:1、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四 、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六、农远工程资源的应用
充分利用班班通和农远资源,班班通和农远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备课资源,教师的发展要由有纸化办公走向无纸化的办公。利用班班通和农远资源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就会体会到用班班通和农远资源的好处,真是解放了自己,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七、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认真参加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别于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不断发展;集体备课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更好的落实课改要求。
八、教研计划
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计划听课15节。公开课按学校安排上。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听课有益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常听课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
评课,就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依据新课标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通过评课,可以使我,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长处,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五、 课时安排
(一)圆 18课时
(二)分数混合运算 12课时
(三)观察物体 12课时
(四)百分数 18课时
整理与复习 6课时
(五)数据处理 12课时
(六)比的认识 12课时
数学好玩 6课时
(七)百分数的运用 18课时
总复习 18课时
十、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计划
备注
1
9.1—---9.5
圆的认识 欣赏与设计及练习
10
报名误2课时
2
9.8-----9.12
圆的周长 圆周率 及练习
10
中秋节误2节
3
9.15----9.21
圆的面积及练习
12
4
9.22---9.26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二)
12
5
9.29---10.3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及练习
10
国庆节误2节
6
10.6---10.10
月考及小结
7
10.13---10.17
观察物体及练习
12
8
10.120--10.24
百分数的认识 合格率及练习
12
9
10.27--10.31
营养含量 这月我当家及练习
12
10
11.3---11.7
单元小结 整理与复习(一)及练习
12
11
11.10---11.14
整理与复习(二) 月考
12
12
11.17--11.21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及练习
12
13
11.24--11.28
身高的情况 身高的变化及练习
12
14
12.1--12.5
生活中的比 比的简化及练习
12
15
12.8---12.12
比的应用及练习 小结
12
16
12.15--12.19
教学好玩及练习
12
17
12.22--12.26
百分数的应用(一)(二)
12
18
12.29--1.2
百分数的应用(三)及练习
10
元旦节误1节
19
1.5---1.9
百分数的应用(四)及练习
12
20
1.12---1.16
总复习
12
21
1.19--1.23
总复习
12
22
1.26--1.30
总复习
12
23
2.2--2.6
期末考试 期末结束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