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习目标描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7917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描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习目标描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字理析解和联系内容理解“善”字的意思。 3.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学习内容分析: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组教材这一大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却实属不易。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一) 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二) 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具体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同学读准课文,读对节奏,读出韵味。深入探究,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重点词句所包涵的文意,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写法,并学会仿写句子。体会朋友间的情感并背诵积累。 师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理解题目意思:谁来说说题目意思?绝弦是什么意思? 3.理解了课题,对于课文,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4.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读好文言文 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做好预习,把课文读熟了。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谁读得好。(指名读文言文) 2.古文除了要读顺,还要读出韵味,这就要按照节奏来读。(课件出示划好节奏的古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自己练习读一读。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1.小组里把课文意思弄懂,先在小组里交流,等下全班展示。(课件出示要求) 合作学习: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成员共同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展示汇报点评。 (三)深究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有哪个句子能具体地说明“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出示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句话中的善哉的“善”和前面一句的善鼓、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 师:(字理析解“善”)有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因为羊吃草要用嘴,所以“善”字有口字底,而羊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所以善的意思就表示善良,友好。“善”字在文中指善良,友好吗? 师:“善”字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呢? 师:伯牙弹琴谈得真动听,钟子期听了会由衷的赞叹(好呀!……)所以善哉的“善”是指(好、妙)等的赞美的词。而善鼓、善听的“善”是指“擅长”的意思。 师:在文言文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字多意的用法,大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字的意思。 3.伯牙琴艺高超,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 4.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心灵相通,心息相连。(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 5.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如果你是子期,你还能从伯牙的琴声里感受到哪些动人的场景,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一说。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 6.(课件出示例句,学生根据例句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7.全班展示汇报点评 8伯牙和子期,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你能想象伯牙此时的心情吗?文中哪一句话体现他的心情? 9.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10.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11.现在你明白了伯牙的心情了吗?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三、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1.师:士为知已者死,伯牙为子期破琴绝弦,课文短短的74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子期一死,俞伯牙绝弦,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伯牙绝弦》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大家来试着背一背这个故事。(学生试着背诵)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1.PPT展示划好节奏的古文,帮助学生读顺课文,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PPT出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学,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中的图片,从视觉上吸引学生。 3.PPT展示生字、关键字词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4.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在音乐中背诵课文,达到积累与情操的陶冶。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评价量表内容:1.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如果你是子期,你还能从伯牙的琴声里感受到哪些动人的场景,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一说。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2.士为知已者死,伯牙为子期破琴绝弦,课文短短的74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3.子期一死,俞伯牙绝弦,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伯牙绝弦》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大家来试着背一背这个故事。(学生试着背诵) 备注 (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一说。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学生有可能不会运用文言文的方式进行仿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