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尝试案例教学法又称范例教学法,最早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20世纪5060年代影响很大,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生物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案例教学法,从分析某一典型的生物事实材料入手,探究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促使生物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进行实际工作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一、案例教学的特点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
2、,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唯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答案,而是依据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例一般都来自生活中,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教材中讲到的糖尿病、尿毒症、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3案例问题客观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所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案例,根据案例
3、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客观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决定方案。如对糖尿病人的症状的阐述来理解糖尿病的病因,以及如何治疗,如何诊断,如何预防等等,从而使学生对生物体内的激素调节加以理解。对具体的内分泌腺的部位,产生的激素的类型、作用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知识上。4强调全员参与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生态系统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促使学生刨根问底地找到最佳决策。因而,它强调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思维,强调主动学习。5案例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案例为全体
4、学生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从同一起点出发,人们会提出不同见解,它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即最佳化)。当问题较为复杂时,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来组织引导好案例教学。1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案例
5、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教学目标可分解,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学习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2选择好教学案例。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案例涉及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包括直接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案例所描述的应该是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问题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案例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沙漠生态系统时,介绍荒漠化防治问题上我选择了这样一
6、个案例:国家已在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的省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政策。那么退耕应还什么林?真的一定要造林吗?退耕还林、还牧后的西北能成为“江南”吗?争论的结果是学生提出了很有创造性的观点:世界本无耕地,所有的耕地都是在毁林、毁草、毁湿地的过程中开垦出来的。人们将一部分生态脆弱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发展的必然,是科学的抉择,也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回归。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得出了西北地区不必盲目植树的结论,西北也不可能成为“江南”。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因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坚持集体参与原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
7、意见,鼓励和主张对事不对人的交流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在课堂策略上采取使学习者经验共享的方式,营造一个氛围,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充分分享来源丰富的各种信息,使学生真正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如在一次有关“温室效应”案例研究时,进行了是否还有其它观点的讨论时,一位同学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既然原始大气中绝大部分为二氧化碳,一样也孕育了生命,因此我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并不可怕。” 作为组织者、协作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三方面:首先肯定学生的行为,不要将学生的不同观点理解为钻牛角尖而一棍子打死,其次引导学生考虑科学主流思想,第三,宽容学生,允许其保留自己的观点,给予非
8、主流学说更多的宽容。4把握好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指的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第一个环节是一个基础环节,这个基础不打牢,就可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第二个环节是集中集体智慧阶段,必须充分展开,避免走过场。第三个环节通常可由教师为主持,事先指定好中心发言人,以保证讨论效果,全班交流是课堂教学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共享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四个环节通常先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教师总结可引而不发,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如:从案
9、例教学法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三、教学案例及其分析苏科版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讲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联系实际,讲解太湖蓝藻爆发的案例。浏阳河变迁:最近到太湖旅游的人惊讶地发现,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监测发现,太湖蓝藻比往年提前近1个月暴发,而上游污染和太湖水温高于往年是主要原因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前,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第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尽快对案例产生兴
10、趣。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利用投影仪打出“滚滚太湖水,为何如此臭”的标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二、让学生做好相关的理论准备,因为如果学生对有关的理论缺乏了解,就难以在教学中开展有价值的、高水平的讨论。 2、呈现案例,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主题。教师在呈现案例后,在讨论中,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教师则应围绕题目中心引导学生寻找其中所涉及的生物问题让学生学会“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听取意见后,师生间还要进行商讨,以确定案例中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在该案例中,就确定以下个需要共同研究的主题:(1)导致太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11、是什么?(2)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太湖? 3、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应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生物知识,大胆进行思考和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尤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因为它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个人的准备过程,而是通过成员积极的参与,将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使学生学会相互间的协作与交流。如对问题(1)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经过思考,得出结论;而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讨论,则能进一步指出“近年人类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是造成的太湖出现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且注意到“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及过度捕捞也是导致太湖出现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
12、。这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1995年起,太湖就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10多年间,仅围绕国家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落实,我省就投入了80多亿元,建设了包括77座污水处理厂在内的九大类共176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但也仅仅是实现了“水质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部分指标有所好转”。在案例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对问题(),学生就提出以下的建议: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首先应充分肯定,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保持其继续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然后,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各方案的可行性,从
13、中选取最有效、最迫切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4、案例的拓展与深化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完成以上个问题的讨论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太湖污染,对我国的其他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国家应如何正确对待水污染这一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要运用到生物方面的知识,还会牵涉到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它们的思考,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促进其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5、教师的小结与点评案例讨论完毕,一般应由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其包含的原理、规律,使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对案
14、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而是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案例教学法的初衷是改变成人教学中的灌输法,注重能力培养。所以案例讨论后,各种见解跃然出现时,教师要把好讲评关。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决办法,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一刀切,否则案例教学法又会在本质上回归于传统教学法之中,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只有把讲评重点放在学生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能力。如对该案例,教师可作以下的简要归纳:(1)由于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太湖水受到严重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大大地增加
15、。(2)由于全球气温变暖,使得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加快,氮、磷等无机盐含量明显超标,促使蓝藻大爆发。(3)要保护太湖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严禁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保护太湖周围的芦苇地、让太湖“休养生息”、减少对太湖的开发利用。 上述案例源于实际,是生物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它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隐含着一定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整理信息,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且,这些结论可用于指导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案例分析中,学生调用了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采用了相应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在案例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了生物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学论文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尝试黄渠桥九年制学校张振军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