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6553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宝鸡市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好转-2009年宝鸡市农民工监测调研报告 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2009年,我市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及时采取了开发就业岗位、提供社保补贴、扩大劳务输出、强化技能培训等应对措施,使农民工就业走出金融危机以来的低谷,外出务工人数上升,就业形势好转。展望2010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将逐步向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用工需求逐步回升,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发达地区已出现用工缺口,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将会大量转移,宝鸡农民工就业总量可望继续增长,就业结构和效益将出现积极变化。一、农民工基本情况根据对抽选的农民工监测点抽样调查推

2、算,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民工总人数86.7万人,比2008年底增长5.9%。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58.7万人,增长11.3%,本地务工农民工人数28万人,下降3.9%。年初一度出现的农民工返乡待业状况得到改善。二、农民工就业特点和新变化1、外出农民工从业地区由省外向省内转移。据调查,宝鸡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例由2008年底的45%下降到2009年底的40%。长三角、珠三角务工农民工数量下降,所占比例分别由2008年底的14.5%和37.2%下降到2009年底的3.7%和12.9%。大量农民工回流使得省内务工农民工数量大幅度增加,省内外出务工农民工仍以跨县区选择就业为主,

3、就业地区为县外省内居多。2、外出农民工收入有所提高。2009年底,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为1500元,比2008年底增长6.4%,但在月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占到73%,其中不足800元的占到近一成,不足1200元的占到31.6%。由此可见,大多数外出农民工收入仍普遍偏低。3、外出农民工工作行业和工作种类更趋集中。从外出打工农民工从事行业来看,制造业占33.9%,建筑业占18.2%,住宿和餐饮业占10.6%,批发和零售业占10.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6.9%。外出农民工以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员为主,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工作的占到47.5%,服务业人员占到18%,而私营企业、企业经营

4、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仅占到8.8%。与2008年相比,外出农民工在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中从业比较集中,且所占比例比2008年还有所提高。4、外出农民工接受培训情况趋好。调查显示59.9%的外出农民工接受过政府或者用工单位组织的培训。其中接受过非农业生产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39.2%,接受过农业生产培训的为8.5%,接受过其他培训的为12.2%。三、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1、外出农民工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较差。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同时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在被调查的外出从业农民工中,工作时间在8小时

5、-10小时之间的(不含8小时)占比为13.6%,10小时-12小时之间的占比为40.8%,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占比为4.6%。2、外出农民工合同签订率低。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外出从业农民工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2.4%,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比例为20.1%,签订一年以下劳动合同的比例为5.5%。一些企业主为降低人工成本,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3、外出农民工盼望政府加强就业培训力度,拓展就业信息发布渠道。许多被调查的农民工希望政府利用行政权威和优势,加快建立劳务信息管理与发布体系,疏通信息输出渠道,多举办招聘会,多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据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农民工中49.1%的

6、人员为自发性外出,41.2%的人员为亲戚朋友介绍。由此可见,目前劳务市场信息发布与农民工需求仍有较大差距。4、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坚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但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尽管97%的外出农民工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仅为42.9%,对于用工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9成以上被调查农民工都表示企业未为其缴纳。四、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建议1、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基础,要大力引导农民工由靠体力转变为靠技术谋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农

7、民工培训工作,形成培训就业服务的机制。增加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重点进行农民工技能培训、轮训。2、做好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向农民工倾斜,保障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尤其要注重工伤、医疗等投保率的提升,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3、加强政府的组织力度,提高农民工就业程度。将农民工纳入政府服务范畴,在劳务信息、技能培训、权益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外应严厉打击职业中介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和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监管,推荐一批“放心职介”,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为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4、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

8、。制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和生态农业等。【注释】 2009年2月,为了避免过去农民工概念上的混淆,并且突出农民工非农转移的经济活动性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将农民工定义规范为:全年从事非农行业6个月及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并且根据劳务所在地将农民工分为外出农民工和本地(本乡地域)农民工。本文中所有农民工的定义、数据均按照上述法定标准进行了规范。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陕政办发(2009)42号文件和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从2009年开始建立了宝鸡市农民工监测调查体系,分季度公布宝鸡市农民工监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