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夫人教学设计杨锦瑛一、 新课导入在正式展开我们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播放洞庭湖照片PPT)能看出来这是哪里吗?这是其实我前不久到湖南旅行时拍摄的一张洞庭湖的照片。在洞庭湖畔历来有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播放“后羿射巴蛇”图片PPT)这是屹立于岳阳的“后裔射巴蛇”巨型雕塑。(播放“湘君湘夫人”图片PPT)大家再看看这座雕塑又是出自哪个传说故事呢?(学生看出是“湘君湘夫人”之故事)没错,这座雕塑的故事来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湘夫人。二、诵读指导 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前两段,在读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节奏的把握。每一句当中的“兮”字,往往表示节奏的停顿
2、,是衬字,将整句划分为两个节拍,节奏较缓。(学生朗读完后予以点评,教师示范,之后全班齐读全文)三、 文本赏析 全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时间:秋天地点:水边人物:湘君、湘夫人事件:执着追求结局:求之不得(一)时间:秋日A1、在洞庭湖畔的公园漫步的时候,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湖边的护栏上,每一块石板上都有一句与洞庭湖有关的诗句。自古至今,无数诗人在洞庭之畔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句,在这其中,有一句特别为人称道,被后世评论家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认为其“文字有江湖之思”。这一句就是第一段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句话到底好在哪里。A2、(1)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
3、阔雄浑、凄清冷落的意境。诗人捕捉到了一些最富于典型性的事物,用轻灵的笔触写了出来。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水波飘落叶,三者紧密相连,境界自然天成,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的连贯的图画。 (2)运用了融情入景的艺术手法。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衬托了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说木叶当中说:“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二)事件:执着追求Q1、湘夫人中是怎样表现湘君的执着追求的?A1、(1)长久等待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湘
4、君长久的等待?“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等而不得之后,湘君陷入了一种怎样的状态?从何得知?男主人公陷入了一种场景错置的幻觉当中。“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湘君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麋鹿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之事来表现湘君在久等湘夫人不至之后的恍惚失神。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如汉乐
5、府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香草筑屋(学生再次诵读相关段落) 在湘君的幻想中,他在为湘夫人筑屋时用了哪些香草? 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 湘君为何用这么多的香草来装饰房屋?铺陈。a、尽力地装饰爱巢,极力渲染湘君对湘夫人炽热的爱恋。b、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侧面烘托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为迎而未得的失落作铺垫。c、香草代表美人,用来侧面烘托思慕对象湘夫人的美丽高洁。(三)结局:求之不得Q1、在幻想破灭之后,湘君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诵读第四段)A1、湘君在绝
6、望之余,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终于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继续与湘夫人的爱恋。四、探究讨论在秋日的水畔,一位男子被心中的爱情所驱使,久久的等候着、盼望着、追寻着自己心爱的女子,可这位佳人,似乎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无迹可寻,终不可见。这样的一个故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我们之前也曾学习过讲述类似故事的诗篇,是哪一篇?(若学生无法答出,就提示“是诗经当中的”) 诗经秦风蒹葭Q1:同样的萧瑟秋日,同样的清丽水边,同样的痴情男子,换来的,是同样的求之不得的结局。在这样的“求之不得”背后,你看到了什么?对于诗经秦风蒹葭当中这样一个“求
7、之不得”的结局,历来众说纷纭。余冠英诗经选:“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毛诗序:“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之以固其国焉。”清代姚际横诗经通论:“此自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那么,在湘夫人“求之不得”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A1:湘君与湘夫人约期难遇的惆怅失落 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哀怨痛苦。湘君在沅澧两岸徘徊、追寻 屈原“行吟江畔”、“上下求索”;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 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九死不悔; 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 屈原在人生坎坷路途中无奈的宽解自慰。屈原当时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
8、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Q2、邓丽君有一首歌即是化用诗经秦风蒹葭作为歌词,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伊人,洞庭湖畔的湘夫人,这些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何总是发生在水边?(讨论活动)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A2、(1)水边环境绵长、悠远、朦胧、凄迷、多变,与男女之间的情感有许多相似之处。 (2)水是古人难以克服的交通障碍,辽阔宽广的水面阻碍着人们的自由行动。因此,古代诗歌中的水意向往往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即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五、 课堂小结 悠悠湘水,淼淼洞庭,屈原用他独有的艺术情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佳期如梦”的惆怅,“山重水复”的恍惚,“柳暗花明”的憧憬,“同心而离居”的逍遥,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隐隐可以看见屈原那颗跳动的赤子之心。就让我们再次齐读全文,再次唱响那千百年前的歌谣,用我们的诵读之声,来祭奠那长眠于江底的灵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