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2534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 闫瑞梅 摘要: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的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显示人格的完善。初中阶段,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的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 创新教育 个性发展 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美育的任务中,“创造美”是一个关键词,它是感受美、认识美的目的,是最具显性特点的美育目标。通过美育培养人的创造才能,和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方向的一致性。 一、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指对具体材料内容的处理要因教师而异。这个“异”就是教师教学个性和风格的体现。在教材处理中,既要坚持教材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又要根据教学思想去剪辑、拓宽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另外,挖掘拓宽教材,注重兴趣培养。这里说的拓宽,不是盲目地把深奥的知识放到教学中,而是围绕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当地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把时代气息浓,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胃口”的教材充实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劲头和情趣。 自古以来,艺术要以经济作为载体,经济落后的农村,文化自然较落后,统编教材中的“阳春白雪”对于我们的农村学生调子肯定高,如国画里的水墨技巧,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人物画的动态等等,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连正规美术课学习材料、用具都没有见过,更没使用过。他们怎么能感受其中“笔情墨趣”呢?如果选用,势必教材、学生、教师三脱节,或是说隔靴挠痒,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困,上这样的课,与其说是艺术交流,倒不如说是精神折磨。我们作为教育者该如何走出“泥沼”?如何出新招? 我认为教学内容,创新之一:搜集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真实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如学生身边的人物----老师、同学、家长等;学生生活中可感的场景----校园、家园、乡村、集镇等;学生身边的物品----生活、学习用具等。创新之二:把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语文课里诗的意境、记叙文的叙事、说明散文的抒情场景,英语课里的语境描绘,政、历、地各科知识里的图画的赏析,补充与发挥。创新之三:把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以上内容,学生平时观察较多,理解较深,学习起来兴趣浓.效果好。我在教学工艺课、欣赏课时,我让学生收集家里的传统工艺品,如鞋垫、枕头花、家具、木雕等;我在教学设计课时,以校徽、班徽、各种活动团体标志,校园、教室环境布置为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手工艺课时,我让学生把家里蔬菜、废旧塑料瓶、挂历纸等作为制作材料。由于内容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高涨。 二、教学目标的创新 过去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学习美术或是为将来当艺术家或是为了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而己。在目前的教学大纲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我认为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多层面性,一片树林的树不可能一致,一个班的学生智能的发展兴趣、爱好也不可能一致。所以对他们的发展也应有所不同。况且初中阶段目前主要以文化课论“英雄”,很大一批学生被“淘汰”。其实那些在文化课上被“淘汰”的学生,也不能说是“庸才”。古语有云:善用人者无弃人,善用物者无弃物。今者有语:“庸人是被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垃圾是可被利用的财富。”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同在,长处与短处并存,教学时知道了人的“长短”,就要避短就长进行开发。 且看现实中的一典型事例:一位学生由于他父母工作忙而对他有所忽失,他的文化课成绩很差,在学习上彻底失去信心,在校外常上网,在校内常闹事,搞得老师很生气,常被某些老师认为劣等生,后来他的家长经一位领导介绍找到了我,我就从他的美术爱好入手进行课余辅导,这位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由于美术成绩较好,这位同学的信心给找回了,在自信的驱使下再次挑战更高目标…… 这位同学的成长是从一位“弃儿”到成为一位“宠儿”,确实极为传奇,从他的身上我找到一条规律,特别为那些文化课基础差,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找到了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的途径。事实证明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成功,不单单是教会他们画画,更在于找个切入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其自信心,并辐射开来,成就他们的未来。 三、教学情境的创新 “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情景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创新化的教学情境是集情、趣于一体的,有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有趣才能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创新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统一的程式,它是教师创造个性的自然流露。教师应善于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条件、机会,提高全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引用蕴涵哲理的诗词歌赋、名人名言,或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都能为学生创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氛围的创设,拉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四、 教学评价的创新 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绘画天赋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并不善画。我们的着眼点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技艺。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应多样化,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只有真正掌握自己,驽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因此,我们可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教师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可采用平时观察,课余谈话等方式。这种评价,不但使少数优秀者可以得到优良成绩,而且也使大多数愿意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态度认真的“作画困难者”,也有可能达到良好成绩,这就为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与表现自己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测评中不断认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集体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使自我评价 能较好地与客观评价相符合。有利于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创新应该以多层面开发,有的要求有一定感知美能力即可,有的则要求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技巧;有的仅要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即可,有的则可以挖掘潜力,而使其成为特长,为以后进入艺术院校打下初中阶段应有的基础。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教学论》 王大根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