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九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基本史实。
2、 能够正确识读“雅克萨反击战形式图”和“《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 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4、 通过分析历史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历史事物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和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通过识图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合作性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我们剪不断的乡愁。
3、 体会到中国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祖国统一做出过贡献。
重点: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难点: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以及条约中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
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积极引导。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论从史出。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明清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了解了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但这一时期,面对外来侵略,各族爱国军民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回顾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引入本课教学。
一、戚继光抗倭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节课主要学习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三件事,涉及到三位历史人物。多媒体放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图片。下面就让我们依次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看戚继光抗倭。
1、多媒体放映《戚继光抗倭》图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指出“倭”指倭寇。
多媒体放映《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了解什么是倭寇?倭寇带来哪些危害?
2、提问:面对这种状况明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多媒体放映《戚继光抗倭》图。(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说一说:戚继光到任后都做了些什么?
戚继光训练的新军被称为什么?
什么是戚家军?
3、多媒体放映《戚继光抗倭形势图》说明:1561年取得台州九捷,1565年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4、思考: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强调: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所以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5、多媒体放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戚继光什么样的品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强调: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赢得后人尊敬,在中国近代史上戚继光成为一面激励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旗帜。下面让我们伴随着一曲《精忠报国》体会一下戚继光守土为民的民族精神。同时多媒体放映《戚继光船队》,《戚继光庙》等资料图片。
明清时期在东南沿海先有戚继光抗击日本倭寇,后有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承前启后,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预习课文。
1、倭寇: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军民称他们为倭寇。
危害:抢劫财物;屠杀人民;掠夺奴役人口,危害极大。
2、任命戚继光抗倭。
(1)、解散士气低落的旧军,招募新兵。(2)、严格训练,创造了适应江南水乡作战的鸳鸯阵。
戚家军。
戚继光训练的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明大振,号称“戚家军”。
情景表演戚继光训练新军。
4、(1)、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5、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贵品质。
感受戚继光伟大民族精神。
理清本课知识脉络。
直观了解倭寇带来的危害。
进一步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参与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体会和学习戚继光的精神。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二、郑成功
收复台湾
1、 多媒体放映《温家宝总理“台湾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华民族最深的乡愁”》。
多媒体放映《台湾岛啊 我的故乡》。
2、让我们再一起熟悉一下我们美丽的宝岛台湾。多媒体放映《宝岛台湾》介绍台湾的地理方位。强调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提问:根据搜集整理的材料,说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3、多媒体放映风云突变《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多媒体放映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修筑了《赤嵌楼》和《热兰遮》城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说明:台湾人民三十多年来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多媒体放映《澎湖人民自发抗击荷兰殖民者》(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4、多媒体放映《郑成功收复台湾》;
提问: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5、多媒体放映《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等。
提问:从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郑成功开发台湾的史实。
多媒体放映郭沫若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句《驱逐荷虏,开辟荆榛》。
思考:“开辟荆榛逐荷夷”, “荆榛”指什么?“荷夷”指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多媒体展示小故事。说一说:郑成功为什么只收下了着盛草和土的盘子?
6、议一议: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台湾大事年表》小结台湾古代史。
多媒体放映《郑成功墓》、《郑成功纪念堂》(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地位,郑成功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多媒体放映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台湾篇》进一步体会台湾与祖国剪不断的乡愁。
明清时期除了在东南沿海抗倭的戚继光和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在我国东北边疆还有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承前启后,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1、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台湾岛啊 我的故乡》。
2、(1)、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夷州。
(2)、隋朝隋炀帝派人出使台湾。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等
4、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感受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民族气节。
1662年
5、(1)、郑成功不但收复了台湾还开发了台湾。
(2)、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朝,清朝设台湾府。
“荆榛”指台湾荒蛮的景象。“荷夷”指荷兰殖民者。这句话说明郑成功不带收复了台湾还开发了台湾。
说明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为金银,只为台湾回归祖国。
6、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开发了台湾;间接保护了亚洲其他国家。
情感体验。
体会台湾与祖国的骨肉亲情。
埋笔前后呼应。
情感体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提炼分析史料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进一步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历史事物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以“乡愁”为主题前后呼应
三、雅克萨
自卫反击战
1、多媒体展示《清以前中国中央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
(1)、唐朝时在东北地区设立黑水府加强管辖。
(2)、元朝时设立辽阳行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3)、明朝时设立奴儿干都司加强管辖。
说明黑龙江流域一直在中国历代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2、雅克萨之战的背景:多媒体放映《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
3、经过:多媒体放映《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4、多媒体放映《雅克萨之战形势图》并简要说明。(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问:雅克萨之战的特点、时间、意义?
5、多媒体放映《中俄尼布楚条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放映《中俄尼布楚条约边界示意图》。说明《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
多媒体展示史料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时间、地点、哪位皇帝在位时签订的?内容、意义?
强调:康熙组织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说明中国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
了解雅克萨之战的背景。
了解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过程。感受中国各族军民抗击沙俄的民族精神。
4、特点:自卫反击战。
时间:1685年、1686年。
意义:抗击了沙俄入侵,捍卫了祖国东北边疆。
5、指图回答。
背景:雅克萨之战中国军队胜利后,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
时间:1689年。
地点:尼布楚。
皇帝:康熙。
内容:(1)、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
(2)、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境进行贸易。
意义:中俄东段边境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现象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小结
议一议: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中我们得到哪些认识?
学生拓展思维,充分发挥。
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巩固练习
练习题
抢答
知识巩固
作业
(略)
板书:
一、戚继光抗倭:背景、经过、胜利的原因、意义。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背景、时间、经过。
2、郑成功开发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三、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特点、时间、意义。
2、《尼布楚条约》:时间、内容、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