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寻根 依文定意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难点,今天着眼于中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 二、考试范围、命题依据 1、考试范围古诗文阅读的命题材料选自课外浅易的古诗文。2、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2011版)和中考语文学科说明三、考试内容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正确朗读;能理解文中的实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翻译句子;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概括中心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或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四、考试题型及分值 1、 考试题型划分朗读节奏、释词、译句、简答2、 2015年本部分有6各小题,共10分;2016年本部分有7小题,共12分;预计2017年应该
2、和2016年相似。五、知识点复习1、划分朗读节奏读清句中的停顿是正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 划分句子的节奏时把握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抓住文言语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语作为“路标”。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一些词语:、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或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等,如“盖、夫、且夫、若夫、至若、岂若”等,诵读应稍加停顿。、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 句首或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往往在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连用的两个单音词
3、之间要停顿。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出现构成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同的词语,要根据句意认真分析,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中往往是两个单音节,朗读时中间停顿才合乎语意。、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古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语句的朗读停顿往往根据句子成分结构来确定,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2、理解词语意思文言实词的考查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通假: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中的“说”通“悦”。 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
4、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如:“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中“开张”古义是“扩大”,今义是指商店开始营业。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表达不同的意义。解答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形容词作动词,“亲近”和“疏远”)“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动用法,“使扰乱”和“使劳累”)3、 类题集训A、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欲信大义于天下身被坚执锐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 辨析句中词语活用意思名词作动词 陈胜王形容词作动词 互相轩邈动词作名词 猛浪若奔 形容词作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名词作状语 法皆斩C、一词多义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温故而知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敌国外患死国可乎此用武之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险而民附D、古今异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E、牛刀小试、(2008无锡)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嘉庆十有九年、(2010河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然后襄公鼓之、(2011天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王羲之尝诣门生家3、翻译
6、句子文言文句子翻译是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其分值所占比重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举足轻重。但考生在做文言文句子翻译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问题: 、翻译文言句子时,没做到“信”“达”“雅”。、遗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或者使用不准确。 、没有把一些特殊的语气体现出来(如反问、感叹、祈使等)。 、没有把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使动句、意动句)翻译准确。文言文句子翻译常用的方法、删除法 (删)删除句子中无意义或没有必要翻译的虚词。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之”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际意义,可删去不译。、添加法 (补)有的词语尽管意思发生了变化,但是古今义还是有些
7、相通之处,可以通过添字组词的方法来翻译。例:“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句中的“辞”,是“推辞”的意思,其实就是采用了添字组词的方法来翻译。、替换法 (替)有的词语距今很久,在意义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用现代汉语中词语来替换。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句中“且”字是“将,将近”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就可直接用“将,将近”替换“且”字。、保留法 (留)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年号、度量衡等名词可以保留下来,不要求翻译。例:“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它就可以直接译成“庆历四年的春季”。 、调整法 (调)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一些特殊句子的语序及时调整过来。常见需调整
8、的有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例:“何陋之有”。(陋室铭)一文中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4、理解文章内容及感情,把握人物形象常见考点 、对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主题、写法等方面分析的理解和判断、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谈谈看法、从中获得的启示等等。方法点拨:内容理解要留心标志性的语句和关键词;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要抓住特征;对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的动作、行为。有时,语言可以刻意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特
9、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注人物的神态(表情)。六、实战演练 1、2016江西中考卷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齧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0、。” 【注】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鸡子:鸡蛋。筯(zh):筷子。内:通“纳”。齧(ni):咬。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故,或许。杜、许,不详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堪:能够胜任。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齧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瞋( ) 数( ) 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1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2、 2016吉林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继盛七
11、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注释】: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鬻【y】:卖。仰:依赖、依靠。我曹:我们。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母/妒 B鬻/所乘马 C兄言/于父 D聘三经师/教之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心好之( ) 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 ) 市田资诸生 (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家贫,益自刻厉。 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七、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总结并演练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一般方法、大致程序以及文言文翻译口诀。中考中文言文试题确实有难度,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在后期的复习中不放弃不抛弃,中考时记住:题在课外,功在课内。多读多背,融会贯通。6月的中考舞台,一定有你们精彩的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