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56218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PDF 页数:99 大小:6.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船级社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规范RULES FOR CERTIFICATION OF SHIP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20112012年01月01日生效Ef f ective f ro m Janu ary 01 2012北 京Beijing目录第1章总则.1第1节一般规定.1第2节申请与费用.5第3节责任及其限定.6第4节分歧与仲裁.8第5节信息提供与保密.9第2章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要求.10第1节一般规定.10第2节管理职责.12第3节策划.13第4节实施与运行.14第5节检查与纠正.19第6节管理评审.21第3章船舶能效数据要求.23第1节一般规定.23第2

2、节 能效数据及提交要求.24第3节中国船级社船舶能效管理系统.26第4章能效认证.27第1节一般规定.27第2节 认证证书和核查证明.29第5章 能效审核.33第1节一般规定.33第2节公司能效管理审核.37第3节 船舶能效管理审核.39第4节 船舶能效核查.41附录附录1能效管理体系要求与ISM CODE关系对照表.43附录2能效管理体系要求与ISO 14001-2004关系对照表.45附录3能效管理体系要求与IS09001-2008关系对照表.47附录4船舶能效数据报告格式.50附录5涉及CEEMC/SEEMC变更的各类审核要求.52附录6公司能效管理证书(CEEMC)格式.53-1-附录

3、7船舶能效管理证书(SEEMC)格式.56附录8船舶能效数据核查证明(SEEVS)格式.61附录9能效管理证书失效通知书格式.62附件附件1新船能效设计指数计算方法临时指南(MEPC.l/Circ.681).63附件2能效设计指数自愿验证临时指南(MEPC.l/Circ.682).71附件3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制订导则(MEPC.l/Circ.683).77附件4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自愿使用指南(MEPCl/Circ.684).87-2-第1章总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 目的1.1.1.1 为建立船舶能效认证制度及船舶能效数据库,满足船东、船舶经营人、租船方、货主、港 口、

4、主管机关及其他相关方在船舶能效管理标准及船舶能效认证方面的要求,特制定船舶能效管理 认证规范(以下简称木规范)。1.1.2 适用范围1.1.2.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CCS”)提供的下列能效认证服务:(1)能效管理认证,包括公司能效管理认证和营运船舶能效管理认证;(2)营运船舶能效核查,包括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的核查、船舶能效数据的核查、船舶能 效改进绩效的核查。1.1.3 定义及缩写1.1.3.1 除下列术语和定义外,本规范还采用IS09000、IS014001、ISM CODE、IM0.MEPC.1/Circ.681684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1)公司系指船舶所有

5、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船舶经营者,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接受了船舶营 运的责任。(2)分支机构系指隶属于相同能效管理体系,受公司控制并构成公司一部分的机构。能效能源利用效率,即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能源之间的关系。(4)能效因素在船舶运输/作业服务中,影响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O?排放的因素。(5)能效管理体系公司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建立能效方针、目标和管理能效因素,并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一 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集合,包括公司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6)能效方针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船舶能效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第1页(7)能效目标公司所要实现的降低船舶能耗、提高能源

6、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的总体要求。(8)能效指标由能效目标产生的,为实现能效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公司或其局部(包 括船舶)。(9)能效数据能效数据是指计算能耗、能效和CO?排放的所有相关数据。(10)能效管理基准公司针对船舶/船队能效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及CO2排放的水 平。(11)能效管理标杆公司参照船舶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O2排放的水平。(12)能效设计指数是衡量新船CO2效能的一个指标,即根据船舶在设计最大载货状态下以一定航速航行所需推进功 率以及相关辅助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计算出的CO2排放量。(13)能效营运指

7、数为船舶单位运输作业所排放的CO2量,即消耗燃油所排放的CO2与货物/人的数量和运输距离的比 值,用来衡量阶段时期内船舶能效的高低。(14)能耗强度指标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的能耗。依据1681能效设计指数计算方法的临时指南。依据1684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自愿使用指南,其中一个航次的基本表达式为:EEOI=-某段时间或多个航段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Z 2(尸沁)AverageEEOI=二)-,Z SwxD)i式中:J 为燃油类型;/-为航程数;FCU为在航程中燃油的消耗量;CFj为燃油的燃油量与2排放量的转换系数;/喏。为载货量(以载重吨表示);D为对应于所载货物的距离(海里)。中国主管机关公路水

8、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第2页(1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的CO2排放量。(16)审核系指为确定能效管理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体系要求或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 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所进行的系统和独立的验证过程。(17)核查系指对SEEMP的符合性和/或船舶能效数据和/或船舶能效改进情况所进行的专项审核和验证活 动。(18)审核员系指具有规定资格并授权执行能效审核的人员。(19)审核组长系指被授权领导由一名或以上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的适任审核员。(20)客观证据:系指根据核查、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且可证实的定性或定量的关于能效管理体系要素的存有和

9、实 施情况的信息、记录或事实的陈述。(21)不符合系指有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22)严重不符合系指导致船舶预期能耗、能效和CO2排放严重偏离的不合格,或体系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中 出现一个或多个不符合导致系统性失效或区域性失效的情况。(23)观察项系指在能效管理审核期间所得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陈述。它也可以是审核员提出的涉 及能效管理体系薄弱环节或潜在不足,而且如不纠正,可能进一步导致不合格的陈述。(24)周年日系指与CEEMC或SEEMC证书的到期日相对应的每年的日期。(25)短期证书系指完成初次或换证审核后,在全期证书签发前,CCS所签发的不超过5个月的证书。1.1

10、3.2本规范所提及的有关缩写如下:(1)IMO国际海事组织;中国主管机关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审核员的资格和相关要求应满足CCS的有关规定。第3页(2)MEPC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EEDI船舶能效设计指数;(4)EEOI船舶能效营运指数;SEEMP船舶能效管理计划;(6)EEMS能效管理体系;(7)CEEMC公司能效管理证书;(8)SEEMC船舶能效管理证书;SEEVS船舶能效核查证明。1.1.4参考文件1.1.4.1 本规范的编制参考了下列国际组织的公约、标准、指南及CCS规范的相关要求:(1)IMO.MEPC.l/Circ.681能效设计指数(EEDI)

11、计算方法的临时指南;(2)IMO.MEPC.l/Circ.682能效设计指数(EEDI)自愿验证的临时指南;(3)IMO.MEPC.l/Circ.683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制订导则;(4)IMO.MEPC.l/Circ.684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自愿使用指南;18014064-1:2007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6)18014064-2:2007温室气体第2部分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7)18014064-3:2007温室气体第3部分温室气体声名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8)1SMCODE国际船舶安全

12、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9)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10)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1)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2)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4页(13)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14)中国主管机关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15)CCS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2010)o1.1.5 实施指南为更好地实施本规范,CCS还编制了船舶能效最佳操作指南,为船公司建立和完善能效管理 体系提供指导,并供审核员在能效认证审核中参考。1.1.6 与其他标准、规范的相容性1.1.6

13、1 本规范第2章规定了对船舶能效管理体系的要求,为便于使用,该章在编制过程中适当考 虑了ISMCODE、IS014001、IS09001的内容,以增强其相容性。1.1.6.2 该章要求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财务或风险 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将本章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在附 录1-4中给出了本规范第2章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要求与ISM CODE、ISO 14001-2004、ISO 9001-2008之间 的对应关系。1.1.6.3 本规范第4章能效认证、第5章能效审核的要求适当考虑了CCS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 范(2011

14、)的内容,公司船舶能效管理认证的审核周期与DOC、SMC审核周期完全一致,所以申请 CCS的多种审核在协调后可同时进行。第2节申请与费用1.2.1 申请1.2.1.1 申请CCS进行能效管理认证和能效核查的公司、船舶或其他相关方(委托方),在满足下 列要求时,可向CCS总部或分支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必要时可签订服务合同和/或协议。(1)申请能效管理认证的公司必须是承担了船舶营运责任的公司;(2)可单独申请进行船舶能效管理认证无论其公司是否已获得CEEMC;(3)可单独申请船舶能效核查无论该船是否已获得SEEMC。1.2.2 费用1.2.2.1 申请人应按CCS费规和或合同和或协议支付审核费和交通

15、费,以及其他必要的费用。第5页1.2.2.2 由于申请方的原因,造成审核中止或使CCS与审核有关的活动重复进行,申请方也应向 CCS支付相应费用。第3节责任及其限定1.3.1 责任和义务1.3.1.1 公司责任和义务(1)CCS的能效管理认证(包括公司能效管理认证、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船舶能效核查)并不解除 公司、管理层、船员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有关能源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义务;(2)申请或接受CCS进行能效认证的公司和或船舶应确保所提供的船舶能效数据和相关信息真实和 准确;(3)申请或接受CCS进行能效管理认证的公司和或船舶应负责: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EEMS(公司/船舶);及时通知CCS有关EE

16、MS的重大变更情况,包括体系的重大机构调整(如设立分支机构)和影 响能效的重大改变(公司);及时通知CCS其所经营船舶的变更情况(公司);及时申请并接受定期审核、附加审核(公司/船舶);为审核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配合(公司/船舶);定期向CCS报告能效数据和能效评估报告(公司/船舶)。1.3.1.2 CCS责任和义务(1)确保能效认证过程按本规范和IMO及船旗国等相关组织的要求予以实施;(2)确保在CCS组织范围内具备涉及下列方面的能力:理解和实施受审核的公司和或船舶必须满足的法规、标准的要求;评定能效管理体系和核查船舶能效数据或船舶能效改进情况;实施能效认证证书和核查证明的审核、核查和发证活动

17、3)CCS应确保提供咨询服务人员和提供认证服务人员完全独立;(4)CCS对能效认证服务的管理,应确保:第6页参加认证服务的审核人员具有能效认证程序要求的实践知识;审核员满足在教育、培训、工作和审核经验方面的有关要求;所指派的审核员具备适当的资格和经验,并与所审核的公司和/或船舶的规模和/或复杂程 度相适应。(5)CCS建立并实施一个文件化的审核员培训体系,以提供理论和实践培训,确保从事能效管理认 证、船舶能效核查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能力和持续的知识更新:(6)CCS建立并实施包括能效管理认证过程和船舶能效核查过程的程序和须知的文件化体系,以确 保实施本规范的要求。1.3.1.3审核组责任

18、1)审核员应负责:有效地计划和履行指定的职责;确保符合适用的要求和其他适当的指示;报告审核中所遇到的任何影响审核过程的重大问题;必要时,聘请专家提供技术协助,以满足审核的适任要求;及时向公司和/或船舶通报所发现的不符合和观察项;清楚、明确并及时地报告审核、核查结果;向公司和/或船舶提交审核、核查报告;验证公司和/或船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认证相关文件的保密性,并慎重处理接触到的特殊信息。(2)当审核组由两名及以上的审核员组成时,应任命审核组长负责审核组的管理和审核控制。1.3.2责任限定1.3.2.1 CCS将确保能效管理认证和船舶能效核查的完整性和有效性。1.3.2.2 CCS签

19、发的公司/船舶能效管理认证证书仅表明CCS在审核时,公司和/或船舶已按照本规范 要求建立和实施了能效管理体系,以及审核时能效数据的核查结果,但不能保证随后不出现公司和/或 船舶对能效管理体系的擅自变更和主观上未有效实施能效管理体系而导致与所签发证书不符的情况,也不包括随后能效数据的变化。持续符合本规范和IMO及船旗国等相关组织的要求是公司和/或船舶的 责任。第7页1.3.2.3 能效管理认证证书的保持是根据公司和/或船舶持续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条件而决定的。当 公司和/或船舶未按本规范要求申请审核,或未按本规范122要求付费,或有证据表明公司未再按本规 范实施EEMS时,CCS保留撤消或认定证书失

20、效的权力。1.3.2.4 CCS签发的船舶能效核查证明是SEEMP的符合性和基于申请方和船舶提供的能效数据和 相关信息,在现场核查和验证的结果证明。第4节分歧与仲裁1.4.1 分歧1.4.1.1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CCS总部。该规范由CCS译成英文版本,如对英文版本发生歧义,应以 CCS现行规范中文版为准。1.4.1.2 若公司、船舶或其他申请方(委托方)对CCS审核员所执行的能效管理审核或船舶能效核 查有任何异议时,可书面向审核员所在单位提出投诉。如对其投诉处理仍不满意时,可用书面连同详 细背景材料向CCS总部申诉,总部将根据情况做出最终的裁决。1.4.1.3 如要求CCS总部进行审查时,审查

21、所产生的费用应由申诉人支付,但证明申诉人的申诉是 正确的除外。1.4.2 仲裁1.4.2.1 CCS仅对由于自身疏忽行为而直接造成的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在任何情况下,CCS均不 对间接损失或随后引发附加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1.4.2.2 尽管有上述规定,如依法判定合同关系方所遭受的损失或损害,仅仅是由于CCS或其雇 员、代理人或CCS其他代表方的疏忽行为造成的,CCS将承担责任,并将支付赔偿,但此赔偿的数额不 超过该项服务收费的5倍。但如该损失或损害系由如下行为所造成,CCS将不承担任何责任。(1)CCS雇员超越其受雇权限的行为;(2)CCS的代理人或其他代表方,超越CCS对其书面授权范围的行

22、为。1.4.2.3 对CCS承担责任的损失或损害的索赔,应以书面形式,在损害最初被发现或损失形成的6 个月内提出,否则将被视为彻底放弃索赔权。1.4.2.4 除与CCS另有约定外,凡因本规范引起的或与依照本规范提供的服务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 的,对争议当事双方均有约束力。1.4.3适用法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第8页第5节信息提供和保密1.5.1 信息提供1.5.1.1 公司、船舶或其他申请方(委托方)应向CCS提供能效管理认证和船舶能效核查所需要的 充分和正确的信息。1.5.1.2 获得CCS能效管理证书的

23、公司和船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发生的对船舶能效产生或可能产 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应及时通知CCS。1.5.2 保密1.5.2.1 CCS在能效管理认证与能效核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敏感和机密信息绝不向任何合同以 外的个人和组织、包括CCS内与该服务无关的人员泄露,但法律法规要求的除外。第9页第2章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要求第1节一般规定2.1.1 营运船舶的能耗、能效和CO2排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满足国际、国内的相关要求,同 时也考虑到船公司降低成本、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船舶能效管理,更经济、更有 效地提高船舶能效、减少C02排放,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船舶能效管理体系,将能效管理纳入公司

24、整体 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予以实施。2.1.2 本章规定了对船舶能效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公司建立船舶能效管理体系并进行自我评价的依 据,也是CCS进行能效管理认证的依据。2.1.3 本章要求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公司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船、岸人员的参与。通过船舶能效管理 体系要求的实施,公司船舶可以:应用系统理论将船舶的能效管理工作与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机结合,使 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规范合理地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02排 放。利用过程方法对船舶运输作业中的能效因素进行优化和控制,实现对能效管理全过程的控制 和持续改进。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

25、节能实践与经验。提高船舶能效管理的有效性,改进其整体绩效。通过成功地实施本章要求,使相关方利益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船舶能效管理体系。2.1.4 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持续改进第10页监视和测量2.1.5 能效管理体系要求”基于被称为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 PDCA的含意和内容简要说明如下:策划:识别和确认船公司/船舶的能效因素;识别有关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并采用适用的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通过分析确定能效管理基准,可行时确定标杆;建立能 效方针和目标、指标,制订能效管理计划。实施:提供所需的资源,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确定能

26、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并进行培训;建 立信息交流机制;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实施运行控制;实施能效管理计划并开展相关活动。检查与纠正:对能效管理活动和能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测、测量和评价;识别和处理不符合;开展内部审核和评审。持续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效管理绩效。2.1.6 能效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于多方面因 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船公司规模、船舶的类型航线、船舶的技术状况及相关方的要求等C2.1.7 实施本章要求能够改进公司船舶的能效管理绩效,但能效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 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因此,船公司船舶应在适宜和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采用

27、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方 法,同口寸充分考虑到采用这些节能技术和方法的成本效益。2.1.8 公司应按本章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效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以确保降 低船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公司应确定能效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 件。第11页第2节管理职责2.2.1 管理承诺2.2.1.1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效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开展以下活 动提供证据:(1)执行适用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公司内贯彻实施;(2)公司制定和实施能效方针和目标,并作为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组成部分;(3)进行管理评审;(4)确保配备能效管

28、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2.2.2 能效方针2.2.2.1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公司的能源方针并确保其:(1)适用于公司船舶运输作业服务的特点,并与公司已有的其他管理体系方针相协调;(2)包含对降低船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排放并持续改进的承诺;(3)包含对遵守与船舶能效管理适用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承诺;(4)为制定和评价能效目标、指标提供框架;(5)形成文件,使全体员工能充分理解并实施;(6)可为相关方所获取。2.2.3 作用、职责和权限2.2.3.1 为便于船舶能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管理者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 文件,并进行沟通。2.2.3.

29、2 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管理者代表在 能效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应能够:(1)确保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效管理体系;(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3)负责与能效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第12页第3节策 划2.3.1 能效因素2.3.1.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1)识别能效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船舶运输/作业服务中已有的或潜在的能效因素。此时,应考 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船舶运输/作业活动等因素;(2)根据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船舶运输/作业服务

30、的特点等,对能效 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效因素。2.3.1.2 公司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2.3.2 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2.3.2.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1)建立及时获取这些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渠道;(2)识别适用于船舶能效管理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23.2.2公司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效管理体系时一,应确保遵守适用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 及其他要求。2.3.3能效管理基准与标杆2.3.3.1公司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建立能效管理基准,适宜时,建立能效管 理标杆,作为制定能效目标和指

31、标、评价能效绩效的主要依据。2.33.2 建立的能效管理基准和标杆应形成文件。2.3.4能 效目标和指标2.3.4.1公 司制定能效目标和指标时,应:(1)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及所有船舶,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能效目标和指标。能效 目标和指标中应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能效营运指数(EEOI)和船旗国主管机关规定的能 效指标,如中国旗主管机关规定的营运船舶能源强度指标和营运船舶CO2排放强度指标;目标和指标应 是可测量的。(2)充分考虑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能效管理基准和(或)标杆值,以及 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节能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等要

32、求,以及其他相关 方的要求等。(3)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效目标和指标。对主管机关出台的能效目标、指标应予特别关注,如中国主管机关在其制订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了本国船舶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到2015年,在能源强度指标方面,与2005年相比,营运船舶单位 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6%和14%左右;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方面,与2005 年相比,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5%,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7%和15%左右。第13页2.3.5能 效管理计划2.3.5.1公 司应针对能效目标、指标,制定并实施公司能效管理计划和船舶能效管理

33、计划。2.3.5.2现 有船队能效提高有许多可能性,虽然有许多选择,但不是累积的,而通常依赖于区域和 贸易,可能要求许多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和支持。因此,措施最有效的组合将对每一航运公司内的 每艘船舶都可能具有独特的捷径,公司和船舶应根据船舶本身特性、船舶航行区域、贸易和其他相关 的要求,考虑到各节能措施的兼容性,采取最佳方案。2.353能效管理计划通过4个步骤来提高船舶能效:策划,实施,监测和自我评估、改进。23.5.4 能效管理计划的制订应尽可能参照IMO”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制订导则”,或其他 行业组织的指南/导则;能效管理计划的内容应包括:(1)有关职能和层次上的职责和权限;

34、2)能效措施及要求;(3)时间表;(4)监测、测量要求;(5)评价要求及计划的下一次评价日期。23.5.5 公司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能效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控制。在能 效管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尽量使船上的行政负担降至最低。第4节实施与运行2.4.1 资源2.4.1.1 公司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效管理体系提供适宜的资源,特别是。(1)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船员和岸基地人员;(2)配备船舶设备所需的能效计量器具;(3)充分识别和利用最佳节能管理实践和经验,以及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4)充分的资金支持。2.4.2 能力、培训和意识2.4.2.1 公

35、司应确保所有从事船舶能效管理有关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保存相关的记录。该 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第14页2.4.2.2 公司应确定与能效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2.4.2.3 公司应对与能效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人员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并保存适当的记录;2A.2.4公司应采取措施,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1)符合能效方针和能效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2)降低船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减少2排放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 能带来的能效改进绩效;(3)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2.4.3 信息交流2.4.3.1 公司应建立

36、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旨在就有关能效因素和能效管理体系的相关信 息进行沟通:(1)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包括岸上和船上)的信息交流;(2)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收集、转化并形成文件。2.43.2 公司应决定是否就其能效因素以及能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与外部进行交流,如果决定进 行外部交流,应将其决定形成文件,规定交流方式并予以实施。2.4.4文 件2.4.4.1能 效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1)本章节要求的文件和记录;(2)公司为确保能效管理过程的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3)对能效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2.4.5文 件控制2.4.5.1公 司应建立、

37、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能效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记录是一种特 殊性质的文件,按246控制)进行控制,以便:(1)在文件发布前应由授权人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审批;(3)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第15页(5)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6)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7)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保留作废文件,应作出适当的标识。2.4.6记 录控制2.4.6.1公 司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能效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所取得 的能效绩效

38、2A.6.2公司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和处置。2.4.6.3所 有记录均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性。2.4.7 运行控制公司应根据能效方针、目标、指标,对其船舶营运或作业中与能效因素有关的运行进行识别和策 划,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1)对缺乏文件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的运行过程,应制定、提供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和或操作指 导书;(2)在运行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3)当这些运行控制涉及对相关方利益方的要求时,应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相关方利益方。适用时,这些运行应包括:船舶的设计、建造、改建及购买a)在船舶的设计、建造和改建中,应

39、采用先进的船舶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替代 能源的使用,尽量使用现有的节能技术,优先考虑使用节能设备和材料,尽可能地降低船 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CO2排放。适用时,应尽可能考虑如下方面:风能使用:如在新船或现有船上加装风帆;太阳能使用:如在新船或现有船上大面积安装光伏设备,作为推进动力或辅助电力;替代能源的使用:如新出现的替代能源的使用;船舶型线优化:如新船选用先进的船舶型线;现有船可能时改进船舶型线,如加装球 鼻艄等;推进方式优化:如采用电力推进方式或柴油机-电力联合推进方式等;螺旋桨优化:如采用新型螺旋桨或对转螺旋桨;第16页 螺旋桨进水优化:使用一些装置(例如鳍和/或

40、喷嘴)提高螺旋桨进水会增加推进效能 功率并减少燃料消耗;船体阻力优化:如船舶使用减阻涂层;舵叶优化:改进舵叶形状(比如增加导流罩等),以改善推进效率;航向控制系统(自动操舵装置):在新船上选用先进的航向控制系统,在现有船舶上 对航向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或者改进;柴油机、锅炉优化:选用低耗高效的主辅机、锅炉等设备;安装废热回收系统。b)能效设计指数(EEDI)应按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或主管机关的要求进行计算和 验证,船舶的能耗、能效和CO2排放指标在船舶投入使用前应得到有效的评审和(或)确认。c)新买进船舶前应对其能耗、能效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在满足公约、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 可能选择适合于本

41、身需求的能耗低的船舶。船舶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a)公司和船舶应确定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Ch排放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和设施,并确 保: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以确保其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更新设备和替代设备选用时一,应优先考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b)适用时,应考虑:船体清洁保养;船体采用船舶减阻涂层;螺旋桨清洁抛光;推进系统保养;电站设备保养;耗能设备保养。能源管理和燃料采购a)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船舶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适用时这些措施可包括:第17页 船上货物操作耗能优化(冷藏箱配置位置优化);船上起居处所日常能耗管理优化;港口岸电的使用。b)公司应对船舶燃料的采购和使用进行适当的控制

42、适用时一,公司应:根据满足公司要求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燃料供应商;评价、确定使用燃料的标准或规范,其中应考虑燃料质量、可获得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对采购的船舶燃料进行计量和(或)验证;规定燃料加装、贮存、管理和使用的要求。船舶运输作业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a)公司应确定和控制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Ch排放有重要影响的公司和船舶的 管理过程,以及船舶和设备的操作过程,使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运行。b)适用时,这些过程可包括:船队管理:如改进船队计划、减少压载航程;船舶航次计划优化:如选择最佳航线;气象航线划定:选取气象航线;航速优化:选择最佳航速;船舶操纵优化:最佳纵倾和最佳压载;货物装卸计划优

43、化:船舶与港口之间充分沟通,寻求最佳装卸货方案;柴油机优化:如采用新技术(电控、共轨)改善柴油机燃油喷射,提高燃烧效率;采用新型燃油添加剂:对柴油起催化、气化作用,使柴油在气缸中充分燃烧,提高燃 油利用率。与相关方/利益方的合作a)整个船舶运输作业过程的能耗、能效涉及船东船舶经营者以外的多个相关方/利益方。就 船舶特性而言,相关方/利益方为设计者、船厂和相关设备制造商;对于船舶营运过程,相关方/利益方为租船方、港口和船舶交通管理服务机构等。所有相关方/利益方都有责任 单独或共同考虑在其作业中纳入相应的能效措施。第18页b)公司和船舶应与上述相关方利益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尽可能争取对方的支持和合

44、作。如 果与这些相关方利益方之间保持更好的协调,就能获得更多的改进。在大多数情况下,最 好由公司而不是船舶进行这种沟通、协调和管理。2.4.8 应急准备和响应2.4.8.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2.4.8.2 应考虑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包括但不限于:(1)船舶事故造成的燃料泄漏和排放;(2)在燃料加装、储存、使用和污油排放过程中由于船舶和设备故障、操作失误造成的燃料损耗 和意外排放;2.4.8.3 公司和船舶应对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和(或)减少随之产生的影响。2.4.8.4

45、公司和船舶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和紧急 情况发生后。2.4.8.5 可行时,公司和船舶还应定期演练上述程序。第5节检查与纠正2.5.1 监测和测量2.5.1.1 总贝I(1)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CCh排放具有重 大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2)监测、测量的结果应进行记录。2.5.1.2 监测方法船舶能耗、能效和CCh排放应通过确定的方法进行监视和测量。(1)采用国际标准或国际公认的监测方法。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EEOI及其测量、计算方 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获得营运船舶和

46、/或船队能效数值的监测方法,公司和船舶可选择EEOI及其测 量、计算方法作为其主要的监测方法;如使用EEOI,应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相关文件要求收集燃油类型和数量、航行距离 和货物类型及数量等相关的信息,并进行计算。如认为适当,可计算EEOI值的滚动平均指数以监测船 舶的能效;第19页(2)采用船旗国主管机关规定或推荐的监测方法。如中国旗主管机关制定的营运船舶能源强度指 标和营运船舶CO2排放指标及其测量和计算方法;(3)如果便于和/或有益于船舶或公司,也可使用其他的能效指标和监测方法。如果使用其他的能 效指标和监测方法,应在使用前策划并明确该能效指标和监测方法的原理、具体的监测方

47、法和要求。2.5.1.3 监测系统(1)公司应建立监测系统(包括收集数据的程序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指派等),以获取连续可靠的 相关数据;(2)应尽量避免对船员造成不必要的行政负担,尽可能按下列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进行监测:由岸上人员使用从现有要求的记录(例如正式的航海日志、轮机日志和汕类记录簿等)中 获得相关数据;安装专用软件进行记录和传输;利用其他合适的方法获得,必要时可通过岸上人员对船舶的访问、内审等方式获取或确认 相关的数据。2.5.1.4 监测和测量设备公司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2.5.2 评价2.5.2.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

48、或多个自我评估程序,通过使用监测收集到的数据,对营运 船舶和/或船队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CCh排放等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1)能效目标、指标和能效管理计划的实现情况;(2)对适用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3)对照能效管理基准和(或)标杆对能效改进绩效进行评价。2.5.2.2 公司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2.5.3 激励2.5.3.1 公司应在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包括船舶)上建立、完善船舶能效的督促和激励机制。2.5.4 自愿报告2.5.4.1 公司可根据其自身和相关方的要求对外发布其船舶和/或船队的能耗、能效的自愿报告,可 对外披露其已采取的改

49、进行动/措施及所取得的能效改进绩效,以获取主管机关、港口当局、合作方及 其他相关方的认可和奖励。第20页2.5.5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2.5.5.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纠 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要求:(1)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其造成的影响;(2)对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其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避免重复发生;(3)对于潜在的不符合,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若需要,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以避免不符合 的发生;(4)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5)记录采取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6)评

50、审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2.5.5.2 公司应确保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涉及到的能效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2.5.6 内部审核2.5.6.1 公司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能效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的程序,内部审核程序应包括审核 准则、范围、频率和方法,以及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公司 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开展能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便:(1)判定能效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和本文件要求;已经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2)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应根据对公司节能工作的影响和过去内部审核的结果对内部审核进行策划并形成审核方 案。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