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102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湘版美术五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升旗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精神。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 ----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小结下课。                     第二课  形的重复构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形的单元设计。    2:认识单元、骨骼并重复制作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复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印制技能。 教学准备:   课件、范图、橡皮擦、铅笔、小刀、彩笔墨水、毛笔、调色盆 教学准备:   一:欣赏引入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了解形的重复构成。     (1):课件出示空白骨骼图、形的单元     (2):出示有序、无序排列让学生了解     (3):小结:无序排列的重复构成让人感觉生动、活泼,有序排列重复构成感觉稳重、优雅。把同一种形的单元反复排列于骨骼中,叫形的重复构成。     2:设计制作形的重复构成     绘制制作步骤和提示图,教师作简要示范并板书步骤    (1)设计形的单元      形的单元设计要要简明,便于形的准确重复制作。    (2)制作印模    (3)印制    把制作好的印模,重复印制骨骼中。    三:学生设计、制作    四:展评总结下课。                       第三课  扎染图案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工艺品。 教学准备:    课件、扎染实物、示范用布料、彩色水、绳。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新课     1:课件欣赏扎染图案     2:小结: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染印工艺,属于民间印染的一种。     二:扎染步骤方法演示      1:捆扎       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方法一:将织物连续交替正、反折叠,或将织物按经向或纬向方向握拢,用绳子分段扎紧可得到条形连续花纹。      方法二:将织物对折、再对折,以折点为顶点,在其下部用线绳扎紧,染色后可得到放射状花纹或菱形花纹。      方法三:将织物展开,任取一中心点,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捍拢起来,然后用左手在右手下方握拢织物,放开右手取线绳在中心点下方捆绑扎法,染色后得放射状园形花比纹。      方法四:把白布的四角分四次折叠成扇形再扎,染色后得扇形状的放射图案。      2:染色:      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展开      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花纹。    三:学生作业      要求:采用扎染的基本方法,制作一件图案独特、美观的扎染工艺品。    四:展评小结                     第四课  中国画 小果子 教学目的:   加强对中国画工具材料的了解,学习运用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画小果子. 重点难点:   重点:小果子的画法   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墨汁、国画颜料、水、调色盆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觉激趣,出示课题    1:欣赏本校学生作品,教师点评,增强学生学好中国画的信心.    2:欣赏画家作品,简单介绍中国画的历史.    3:欣赏教师的中国画作品《小果子》   二:讲授演示作画方法    1:复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    2:进一步欣赏国画《小果子》    3:教师讲解演示画法,用儿歌概括步骤       先用曙红清水拌       笔尖颜料稍浓蘸       中锋两笔成果子       浓墨点脐再勾柄    4:演示添画篮子或小盆子的方法。    5:强调用笔用墨方法       毛笔上含水、含色、含墨的多少,用笔的快慢轻重,果子的正、侧、倒竖等基本姿态都要一一领会,并加以应用。    6:思考:画家爷爷为什么这样摆放小果子?请学生分析其构图的妙处。    三:学生创作,展示作业    1:播放音乐,营造气氛    2:勉励学生大胆下笔放手作画。    3:把好的作业展示,师生共同点评,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                     第5课  山花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画山花.    2:进一步提高学生学好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重点难点:   用笔用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二:分析用笔用墨,学习山花的画法。 1:欣赏教材范作《山花》,分析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先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和综合概括。 2:教师举例讲解,示范画法 画“山茶” (1)用朱砂画花,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花青加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画花蕊,勾叶筋 三:指导学生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1:课件欣赏不同的山花范作,分析其不同的花叶、不同的构图、不同的用笔和用墨。 2:欣赏教师课前创作的山花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画法、不同的用和用墨。 3:学生创作,播放音乐,创造气氛,启发思维。 四:展示讲评优秀学生作品。小结下课                     第6课   中国画  蔬果 教学目的:    进一步巩固中国画技法,通过学习用中国画技法描绘蔬果。 重点难点:    如何用笔用墨才能使画面更具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中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内容,强调用笔用墨方法. 二:构思引导 1:生活中常见的蔬果有哪些?打算画几样? 2:怎么样画出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梨等? 3:怎么样安排画面? 三:教师示范 以白菜为例。先用课件分析白菜的形象特征,再讲用笔用墨方法。                   中白云笔调淡墨,墨中水分不宜多。                   先画菜帮和菜根,勾画线条手灵活。                   大提斗笔浓墨浸,自上而下侧锋行,                   水分多来叶儿嫩,一笔下去深浅分。                   白帮绿叶大白菜,画叶毛笔用大楷。                   墨色中间稍加深,浸透颜色添叶脉。    为使画面不单调,可添加萝卜、香菇等,但必须注意画面上的蔬果有大小之分、蔬密之分、浓淡之分等。  三:创作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用笔用墨和用色 四: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第7课  设计有趣的字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掌握有趣的字的书写步骤及方法,了解各种工具所表现的字的不同趣味,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字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难点:启发思维,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1: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并讲一讲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2:课件显示各种标牌广告、宣传橱窗、环境设计。并提问:你看到这些字后有什么感受? 3: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师示范书写方法和步骤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字 (2)用铅笔轻轻写出字的结构 (3)勾画字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4)装饰完成,可根据字的含意形象化 2:除了老师刚才所讲的装饰方法以外,还有很多装饰方法,如装饰文字背影,将文字立体化,综合运用装饰等。 3:教师出示几个字,请学生讲一讲运用什么装饰手法来进行装饰 4: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用水彩笔来进行书写的字,还可以用各种工具来书写,课件欣赏各种工具书写的字体,学生欣赏后讲一讲这些字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三:作业要求 1:选择一件书写工具,运用所学方法,设计几个自己喜欢的字,表现字的趣味性 四: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第8课  课程表图标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图标设计的集体作业方式,让学生学习课程标志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美化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课程图标的设计 难点:课程图标形象符号的概括表现、课程力标独特设计和象征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 课程表展示板、课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引导学生了解课程表 2:引导学生说说每门课程的特点 3: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图标设计,通过分析教材中体育、数学、作文、社会的课程图标导出设计方法。 (1)构思 设计形式:确定用什么形象符号进行设计 图形搭配:主图形和副图形之间恰当搭配 色彩搭配:色彩间相互衬托,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 (2)画设计稿 (3)着色(课件演示) 4:拓宽学生设计思路 课件出示其它课程图标引导学生欣赏 5:提问:你觉得可以用哪些形象符号来表示其它的每门课程呢?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小结,强调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设计,个人的课程图标设计与从不同。 三: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小结下课。   第9课 海螺变形图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变形图案的一般特点与要求,初步掌握变形图案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海螺变形图案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在图案加工、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其精细、工整的特点并学会用点、线面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或水彩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播放音乐,提示课题 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海边,在金色的沙滩上,会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贝壳和海螺,它们形状有趣而且美丽,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美丽的海螺图案。 二:欣赏作品 1:课件展示不同的海螺,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和内部结构特征。 小结:海螺的外形是一个椭圆形,四周有齿轮花纹,中间是螺旋形的结构。 2:欣赏作品一 课件欣赏教材上的黑白图案3幅 问:这两幅作品与刚才的自然形海螺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两幅作品在自然形的基础上经过作者加工,更加简练、概括、,同时,还保留了海螺的主要特征。 3:欣赏作品二 课件欣赏教材上的彩色图案 问:这幅作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这幅作品不但在造型上更加夸张,而且经过作者的想象、创造,运用对比色彩间隔排列,在视觉上产生跳跃的感觉。 4:结语 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图案作品,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图案吗?(经过作者的加工、美化而成的纹样)有哪些变形方法呢?(讨论) 三:示范方法步骤 1:画基本形 2:变形 引导学生说出变形方法 (1):简化法:在自然形的基础上省略细节部分,扼住主要特征进行变化 (2):夸张法:将特象的特征加以夸大、突出 (3):装饰法:在海螺的基本特征上,加以装饰美化。 3:学生按课件图例分别说出用了什么变形方法 四: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作业要求:自己构思、想象创作出几幅海螺变形图案,可以是黑白,也可添画色彩,要求制作工整、细致。 五:作业展评小结。 第10课 树的变形图案   教学目的 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大胆的绘画风格,运用简化、夸张和装 等手法,对树加以变形。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树变形的基本方法 难点:创造性地对树形作装 处理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出示《椰树》、《柳树》两幅变形画作品,提问:这些画分别表现的是什么?画中的树与现实中的树是否一样?有何不同? 2:小结:画中的这些树都是在原有造型的基础上运用了简化、夸张、装饰等手法加以变形的画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对要变形的树加以分析 同样是树,但每种树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标志,使我们一眼就能谈判断这是椰树、柳树或是其它的什么树。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几棵树,看看谁能找出它们最突出的特征。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答问 小结:迎客松:干曲折,倾向一边,叶是针形,伞状排列。       梅树:新枝直上,多节,花五瓣       雪松:树寇呈叠三角状,干笔直 2:示范讲解变形的几种基本方法 (1)简化:就是省略掉细部及次要部分,保留它必不可少的部分。如简化雪松的外形,简化椰树的叶形等。 (2)夸张:对事物的外形进行适度的夸大、强调、突出。如迎客松的干更弯、倾向性更强,椰树的干更细长,叶更弯等 (3)装饰:在树形上附加一些装饰,使图案更符合理想、更加丰富。如槟榔树的叶上添上凤尾花纹样装饰,在棕榈树的树干上加上条纹装饰。 3:欣赏教材,加深对简化、夸张和装饰三种技法的认识。 三: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四: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第11课  变形人物黑白画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人物变形的方法,进行人物变形练习。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在了解人体主要结构基础上初步掌握变形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体结构,导入课题 1:复习导入 四年级时,我们学过画人物,谁能说出人体的大致结构? 2:出示课件,加深了解 小结:人体的主要结构包括头、躯干、四肢、骨胳外面包附着肌肉,人体的各部分由关节相连结。 二:新授 1:设问:变形人物与平常生活中见到的人有何不同?你是从哪些地方认出是一个呢? 板书:抓住基本结构:头、躯干、四肢 2:讨论变形方法 (1)省略法 a:用课件打了人物写生和变形画 b:找出不同之处(变形画五官没画,衣上的褶皱没画) 变形画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没画出来,省掉了,谁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板书:省略法 (2)夸张法 a:用课件人物写生画和变形画 b:设问:写生画中大姑娘的头发给我们什么感觉?(长)变形画长发画得更长,像样有意夸大人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变形方法叫什么?(夸张法) 运用夸张法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形象鲜明,如把圆的画得更圆,胖的画得更胖.... (3)添加法 a:打出一张学生变形画作品 b:设问:这张变形人物画,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儿?(人本来只有两条腿,现在这个却有十几条腿了) c:像这样,在原有形象上添加的方法叫添加法,如千手观音就是一个例子。 (4)综合法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三: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五:讲评小结                        第12课 剪贴画 人物 教学目的: 学习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利用彩色纸和旧日历纸、杂志封面的图案组成新的画面。 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挂历纸、剪刀、胶水、垫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指导设计草图 1:阅读教材,剪贴画的第一步工作是设计一幅有趣的草图。大家根据教材,然后发挥想象,谈一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草图?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可以设计生活中见过的场景,也可以发挥想象,可以是人物的上半身为主的头像,也可以是几个人一起的活动,可以是下面像,也可以是背影,还可以是侧面像。 2:注意一点,草图是对作品起提示作用的,在正式贴上纸片时可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草图的线条不要画得太死 3:学生画草图 三:指导剪取花纹 1:在制好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人物的五官、衣服等,在原来的图画里是什么样的图案呢?这些图案又是怎么样成为人物画一部分呢?(看课件观察) 小结:剪取花纹图案需要发挥每个人的想象能力,把两样没有联系的东西联系起来。 2:学生讨论:你所带来的纸哪些地方可以剪作人物画上的哪一部分?然后说一说 教师提示:剪取花纹是第二步。有的花纹可能与你的草图上的形状不一样,就不要被草图限制,先按花纹可取的部分剪下来备用。 3:剪好以后,把花纹摆在草图的相应位置看一看 (1)剪的图案是否符合草图的需要,是草图需要调整还是剪裁的图案需要更换。 (2)哪些地方还缺些什么?可不可以用彩印纸上的花纹,如果不行,就用彩色纸补剪。 四:完成作品所需图案基本剪好之后,就可以贴了,注意按先后顺序 五:展示作品,小结下课。                  第13课  布贴画 人物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布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布贴画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步骤 难点:人物形象的设计和布料色彩、纹理的搭配 教学准备: 范品、硬纸、各种碎布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题 1:出示范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布贴画的特点 2:小结:布贴画利用布料的纹路及松散的线头,使画面具有了“线”的造型和相对灵活的表现力,同时,它是装饰画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有独特的美化作用。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1)设计人物形态,抓住人物外形、神态进行概括、夸张变化,在底纸上画出轮廓,要求美观大方、大小适当。 (2)选择布料,请一位同学上台选布料,教师稍作评价后提出要求,布料的色彩、质感要协调 (3)拼摆、剪贴成形 将选好的布料根据图样剪出形状,并摆一摆,然后粘贴完成,注意要粘贴牢固,画面要整洁、精致。 2: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作,并说出自己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学生作业 要求:将收集的花布、色布的边角料,大胆设计,剪贴成一幅以人物为主的图画 四: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第14课  纸方框组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纸方框制作的步骤方法 2: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立体构成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纸方框珠单体制作 难点:纸方框的组合 教学准备: 范品、单体方框、剪刀、胶水、厚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纸方框组合,引导学生欣赏,研究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拿出剪裁好的纸条给学生看,这样的纸条,到处可见,我们可以废物利用,刚才看到的那些漂亮的纸方框组合,就是用它们做成的。 二:新授 1:制作单体 (1)裁好4--5条长20厘米、宽约2厘米的纸条,要求画线剪裁,做到边整齐、宽窄一样 (2)留出胶水粘贴处,余下纸对折(二次) (3)粘贴 (4)剪割 要求:剪割的距离最好为等距,而且每根纸条都做到剪割一致。 (5)撑开 要求:撑开前,要把折的地方,剪割等处用力把折印压一下,做到撑开时,有棱有角 2:单体的组合 (1)欣赏并学习书中的几种不同组排 (2)拿出课前欣赏的范品进一步欣赏并启发 (3)大家动脑筋,排列出多种与书上,与老师不相同的组合体,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粘贴好 三:学生作业,行间指导 四:展示作业,评析交流                            第15课 易拉罐制作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易拉罐制作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易拉罐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设计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易拉罐小制作。 教学准备: 范品、空罐、剪刀、小刀、胶带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范作,学生观察后说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2:小结:易拉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平时,我们总是把它们给丢了,今天,我们要用废物利用,将它们制作成各种美丽的工艺品。 二:新授 1:学生观察范作,总结制作方法 小结:步骤:剪切——折卷——折叠——拼接——添画 2:教师示范并讲解制作过程 1:构思设计 抓住事物的外形,进行简化概括,去掉细部,并大胆地夸张其特征 2:剪切 根据构思,对易拉罐进行剪切,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小刀或易拉罐伤了自己的手。 (3)粘接 用胶带纸将易拉罐各部分拼接成形,注意要牢固。 (4)添画 用彩笔对粘接好的易拉罐进行添画,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例,了解其制作要点,启发学生思维,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设计 三:学生作业 要求:采用易拉罐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制作一件或具像或抽象的易拉罐工艺品 四:小结下课                      第16课  制作陶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按程序操作,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陶杯制作过程 难点:1:杯把与杯体、杯体与杯底、杯体与贴花的粘接 教学准备: 课件、茶具数件、粘土、报纸、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欣赏精美茶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兴趣 2:欣赏学生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二:新授 1:观察陶杯,分析陶杯的基本结构 2:设计陶杯,画草图 3:示范陶杯的坯体制作过程 (1)用报纸把酒瓶裹紧 (2)用泥压出比瓶底直径大2——3厘米的底板做杯底 (3)制作泥板,根据杯体的高矮确定泥板的宽度,把泥板卷在瓶体外 (4)粘接泥板接口和底板 (5)抽出瓶子,根据需要通过挤压、拉伸适当改变杯体外形 (6)粘接把手或其他部件 (7)装饰 (8)整理 三: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作品收集,展览,学生下位参观                        第17课 线描人物头像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头部比例,了解正面、正侧面、半侧面时的不同变化。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进行人物头部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物头部大体比例,掌握线描写生的要领    难点:人物面部五官比例与感觉的画法 教学准备: 课件、硬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1:课件欣赏。观察分析画的什么?都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2:小结:都是画的人物面部头像,是用单色的线条勾画出一的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讲述正面头部比例的大体划分 (课件展示,教师边量边讲)   儿童的眼睛在整个头部长度的1\2处,从头顶到眼睛的2\1处,是头发的下线,鼻子的底线正好在眉毛到下吧的2\1处,嘴则在鼻子到下吧的2\1处,两边的耳朵是眼睛到鼻底线之间的位置.   再看脸的宽度,以眼睛为单位来量是五个眼睛的宽度,鼻子、嘴在脸宽度的2\1处,是脸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2:引导学生观察正侧面和半侧面的五官比例变化 3:演示、讲述写生步骤与方法 (1)整体观察 先认真观察所处角度头部比例与脸形的整体特征,在画纸上作整体安排,确定头部大小与位置。面部朝向的前方位置。面部朝向的前方位置要多留点空白 (2)落笔成形      画脸形——画五官——概括取舍 三:学生写生练习 四:课堂小结                        第18课  画有趣的面部表情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物面部表情的特点,掌握人物面部表情的基本描绘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描绘生活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人物面部表情的特点 难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里一个哑剧演员用哑剧形式表演,让学生观察他的面部表情。 2:设问思考:怎么样知道他人是快乐还是忧愁呢?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3:分析小结:请几个学生上台做笑、哭、怒、愁的表演,其他学生再次观察表情,老师随机简笔漫画画出各种表情。 二:小结并规纳表情的规律与特征 1:请学生上台用夸张的方法画出各种表情,并给予纠正。 2:教师示范并板书    笑:眉开眼弯嘴上    哭:八字眉眼掉下来    怒:咬牙  眼眉毛竖 其它表情可由以上三种加上嘴的配合派生出多种多样有趣的面目来 三:观摩课件上各种表情图 四:趣味添画 教师出示并张贴有头形和动作的漫画,请学生用接力方式根据不同动作添画出面部表情 五:学生作业,老师行间指导 作业要求:画出一个你认为有趣的面部表情的人物头像,要求画出发式,头像稍大,用夸张漫画的手法。 六:作业展示,简评、小结                                 第19课  命题画  草丛中 教学目的: 1:学习各种草的表现方法和画面的前后处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敢于描绘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画面的前后处理 难点:各种草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课前布置学生课外细致观察草丛,注意各种草的不同之处,并试着画画速写。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1:师:老师这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这是画的什么地方?课件打出“草丛中”作品 2:“草丛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大家想想看? 3:学生回答各自的想象:在草丛中读书、在草丛中捉迷藏、在草丛中埋“地雷”.....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描绘的素材. 4:教师肯定学生丰富的想象,并设问:怎么样把刚才的想象描画出来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方法步骤 1:先画近处的草(画近景) 课件打出步骤图,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告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忆、想象去画,线条要流畅,各种草的生长方式要有所变化,比如:高矮、粗细、疏密等。 2:在空隙处画人物或其它物体(画中景) 课件打出步骤图,再示范中景人或物的处理方法,被遮挡的地方就不画出来 3:在远处添画更多的草(画远景) 课件打出步骤图,师一边板画一边提醒学生注意远处的草丛要画得小而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三:指导学生练习 四:小结全课,展示优秀作业。                               第20课 线描淡彩画 秋林 教学目的: 1:学习巩固线描淡彩画的表现方法 2:运用线描淡彩画的方法技巧描绘出秋林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体现出秋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画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教师出示线描淡彩画<静物>的优秀作业,提问复习线描淡彩画的方法步骤 2: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画法 1:抓住“秋林”的颜色特点,体现出“秋”字 (1)回顾第七册所学 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描写了秋天枫林的颜色. (2)学生回答自己观察的秋林是什么色彩 (3)课件播放秋林图片,让学生更加了解秋林的颜色变化. 2:要体现出“秋林”的“林”字特点让学生说说“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要表现“林”就必须画较多的树,而且要有一定的空间感。 三:讲授示范 1:用线条画出“秋林”的布局 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 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要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树叶的特征 2:用淡彩体现出“秋林”的特色 重点演示色彩的调配,并告诉学生别把颜色调得太均匀,免得色彩变化呆板。色彩既然要清淡又要富于变化 四:创作练习 想象画出一幅秋林的线描 五:展示、总结、下课                      第21课  线描淡彩画 校园 教学目的: 1:运用线描淡彩的方法描绘校园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取景、大胆描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取景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校园,布置学生带好写生工具,作好写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教育学生热爱校园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用线描淡彩的方法来描绘我们的校园。 二:分析校园特点,告诉学生怎样取景 1:我们的校园有什么特点呢?(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记忆) 2:播放课前拍摄校园录像,告诉学生怎么样取景最好看,可以取全景也可以取“校园一角” 3:教学生取景。告诉学生用自己双手的手指可以圈成一个取景框(示范给学生看,并教会每一个学生) 4:带领学生来到室处校园里,指导学生运用这种简易的方法进行取景。 三:指导学生掌握写生方法 1:仔细观察校园,自己选择合适的角度来取景。 2:用流畅的线条进行描绘,并加上自己美好的设想。 教师可以适当地作一点示范描绘 3:上好淡淡的水彩 4:待水彩色干后再适当加勾线条 四:展示作业,鼓励学生自觉进行写生练习。                     第24课  绘画日记 教材分析 用作画的方法来记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使之达到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形式丰富的效果,是教材向学生介绍的一种新型的日记 方法——绘画日记。 与一般日记相比,绘画日记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内容丰富、概括力强等特 点。绘画日记不仅在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表现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 用,还在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到 的作用。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典型的事例与环境加以表述,帮助他 们处理好画面内容与文字叙述的关系,使学生画得生动、写得有趣、学得带劲。 参考教案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学习与语文知识的关系,了解日记画的特 点。2.引导学生多侧面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的感情。3.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平衡发展。 教学重点:典型事例的分析与表现方法;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与空间层次的体现。 教学难点:画面与文字的相互关系,画面的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和日记的实际情况,收集学生的优秀日记画习作。 学具准备:选择一篇自己认为较好的日记,彩色水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 1.复习语文知识:日记。(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画面与文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致、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图文一体。) ③作者选择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进行表现?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较为特殊的事例。) 2.赏析课中图例。 请学生把课本翻至第14页。 ①图例表现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种表现形式。 ②图例是如何选择表现内容的? 《钓鱼》,小作者选择了星期日与父亲在湖边钓鱼的活动内容,仅用下饵的瞬间,概括了活动过程。 《帮妈妈做家务》,选择了整理家务中的扫地一事,小帮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陈设反映了扫地的结果。 3.日记画的特点。 以画为主,文字叙述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4.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方法: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③铅笔起稿;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⑤着色。 要求: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③文字叙述言简意赅,与画面相呼应。 (教师可结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骤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根据自己的日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记画(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环境独特,语言冼练,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对比中有协调。 辅导要点: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据学生日记的特点进行辅导); ②主体形象的刻划(出示学生能够接受的人物画资料,供学生借鉴、参考); ③环境气氛的渲染(强调对比关系的运用); ④草拟文字(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及与画面的关系); ⑤黑白对比方法(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⑥色彩关系的运用; ⑦文字书写(要求规范,注明时间、作者、年龄)。 五、小结 优秀日记画讲评。                      第16课  纸条工艺制作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条卷折的图形。(练习) 2、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了解、练习)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行为习惯。(接受) 教学重点: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能力,挖掘“设计者”潜在的创造力,设计出形式新、结构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粘合。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各种类型的纸条卷折图形画若干。 2、学生:纸条,胶水,剪刀,白纸及彩色纸。 四、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 二、揭示课题——《纸条工艺制作》,作启发性谈话。5分钟 1、表演范作,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这些画是什么组成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折纸的方法?你还能做出什么图形?等等。 2、教室讲解折纸的基本技法 (1)折。一张纸条正、反折;同一个方向折;每折的长度相等;每折的长度不等。 (2)卷。一张纸条卷成一个圆圈,可单层,也可多层;两头向里卷;两头相反卷。 (3)折卷结合。 在讲解过程中,可让学生边听边跟着教室做。同时,教室随时提出问题,如:这样折或这样卷适合那种图形?以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作业 (1)每人想好:要卷折什么图形。可先拿出草稿纸画一下你想象中的图形,并让学生来讲讲,以便相互启发。 (2)教室小结:表扬那些想法大胆、构思新异的学生,逼供内提出修改一件。应特别注意:根据背景纸的大小、形状,尽可能使画面饱满些,并注意构图布局中的对称,平衡关系。 (3)动手制作。有困难的同学可参照书上范作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 四、作业讲评,选出几个优秀作品, 号召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造。 五、下课,清洁教室。 六、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