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0950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

2、一话题。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等高线图,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形成读等值线图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P40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一段,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

4、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冬季最冷的地方在漠河容易理解,因为它的纬度在我国最高。但为什么最热的地方不在曾母暗沙而在吐鲁番?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使其认识到地理要素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用地理的头脑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关于“冬季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教法建议关于冬季我国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这一问题合起来一起分析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首先引导学生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逐渐地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三地的纬度有什么不同?随着纬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和昼长是怎样变化的?太阳高度的大小和白昼的长短说

5、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简单的列出一个示意性表格(如表一),再沿着这种思路考虑夏季的情况。通过列表分析,思路就比较清楚了。太阳高度角(辐射强度)昼长(辐射时间)北小短南大长表一(冬季)太阳高度角(辐射强度)昼长(辐射时间)北小长南大短表二(夏季)除了纬度这一重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就是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高”,海南岛和台湾岛因“远”而少受冬季风的影响。关于等温线的判读: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经对等值线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安排他们读图,看他们能读到什么,能分析到什么程度,当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再进行

6、讲解,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另外,最好还要让学生反思总结一下读等值线图应该遵循什么思路,注意什么问题,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方法。分析时可以按照以下层次:什么是等温线?怎样读某一点的气温值?0oC等温线大体在什么位置?我国最北、最南端气温大体是多少?温差多大?最后总结冬季气温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第一课时教学媒体: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关于各地欢度节日的报道,结合书上的课文。同是春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第二节 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转折过渡 要了

7、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需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4)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5)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指图总结(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

8、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组织讨论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9、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读图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思考讨论(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概括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

10、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1)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指图总结(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3)7月我国气温最低

11、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

12、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板书设计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第二课时教学媒体: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冬天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在冬天去过南方的?那里和北方在植被景观方面有什么不同?(南方郁郁葱葱,北方一片凄凉)有的同学想把南方的植物在冬天移植到北方,给北方增添点绿色,这样做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那里的温度较低

13、,热量不足)讲解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当日平均气温升到10度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平均气温小于10度,农作物就不能活跃生长。因此,现在种的小麦不能今年收获。我们把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度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积温与农作物种植有直接关系。比如位于北纬45度45分的哈尔滨,年平均气温是3.5度,比北纬51度的伦敦低6度以上。伦敦附近只能种植低热量的多汁牧草、蔬菜或花卉,种高热量的作物成熟不了;而哈尔滨附近则可以种植高热量的水稻,并且产量较高。从积温上看,10度以上的积温,哈尔滨比伦敦多500度。看来积温与

14、农作物的种植有很大关系。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1、几个概念:生长期、积温可以说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根据积温的多少和作物种类等,划分了一些区域即温度带。根据积温情况,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1)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3)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教师

15、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板书 2、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农作物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甜菜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喜热作物:甘蔗等10C10002000C3000C5000C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2)五个温

16、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刚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学生讨论、回答。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个地区是什么熟制,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板书设计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1、几个概念:生长期、积温2、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探究活动活动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情况;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我国农业生产与热量状况的密切关系。活动步骤:1.请学生查找资料,包括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每人至少查一种农作物的有关资料)2.每人选择一种你最想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包括糖类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等)。3.根据温度带图和你选择的各种作物,选择最佳的种植地区。4.全班一起交流评判,并一起考虑:如果所选的几种作物对热量的要求非常不一致,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