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读写简单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数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培养数感。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直尺。
学生准备:每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彩色纸片若干张。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变化视频。)
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1、观察胎儿图,引出一半。
胎儿的生长变化是个奇妙的过程,在这个奇妙的变化过程中还隐藏了许多数学的奥秘呢?想不想知道?
(课件出示8个月大的胎儿图片)
师:看,这是一个8个月大的胎儿图片,在这个图片中,胎儿的头大不大?长不长?
师:仔细观察,胎儿头的长度和整个身体的长度相比较,有什么关系呢?
生:胎儿的头长比身体的长度长。
师:胎儿头的长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呢?
生:胎儿头的长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师:(课件动态演示)同学们看,如果用这条蓝色线段来代表胎儿的身长,这条红色线段来代表胎儿的头长,胎儿头的长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生:我觉得头长占身长的一半。
师:的确,当胎儿在妈妈的母体内生长到8个月时,头长大约占身长的一半。
2、联系生活,了解一半。
师:生活中你遇到过“一半”的情况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1:我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切成两半,我吃一半,弟弟吃一半。
师:噢,你在吃西瓜的时候遇到了一半。
生2:我把一张纸对折就分成了一半和一半。
师:在折纸时也遇到了一半。
师:我发觉我们班的孩子在生活中特别注意细心观察,的确,细心观察是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师:的确,生活中我们在分东西时经常遇到一半。板书:分
(课件出示动态分蛋糕)比如这块香喷喷的蛋糕要平均分给明明和丽丽两个同学,每人分得一半蛋糕。
3、发挥想象,创造符号表示一半。
师:一半还如何表示呢?你能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一半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表示一半,教师巡视,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好的想法给大家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大家看,这个同学表示的一半,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生1:我画了一个圆的一半。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半,这就是一半。
生3:我把一个心形从中间分成两半,每一部分都是一半。
4、引出分数1/2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造出了许多表示一半的符号。数学家用1/2来表示一半。读作二分之一。板书:1/2 二分之一
(课件动态出示胎儿图和分蛋糕图)
像:刚才看到的胎儿图片,他的头长占身长的一半,现在我们也可以说头长占身长的 ?
生: 1/2
师:活学活用!真棒。再看,(老师指头部以下的部分)这一半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生:也占整个身长的1/2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明明和丽丽两个人,明明得到蛋糕的多少?
生: 1/2
师:丽丽呢?
生:也是1/2
二、多种形式,认识分数
(一)操作学具、认识1/2
1、动手折,找出学具纸的1/2
师:1/2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老师发给你的学具纸片中任选一张动手折一折,得到纸片的1/2吗?
学生动手操作
2、汇报展示:
师:老师发觉我们班的孩子就是聪明,都找到了纸片的1/2。
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
生:我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这是1/2。
师:听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生摇头。
师:老师这个大听众可以问你个问题吗?你为什么要对折呢?
生:这样对折,两边就一样大了。
师:两边就一样大了,在数学上叫做怎样分?
生:平均分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老师赶紧记下来。(在分的前面补充板书:平均)
师:(出示圆形纸片边折边提问)看老师也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正方形纸片的多少?
(教师把二等分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圆形纸片的1/2的?
生1: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正方形纸片的1/2。
师:说的真完整,谁再来说一说?
生2: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圆形纸片的1/2。
师:同位互相说一说?
师:还有谁得到了其他形状纸片的1/2,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得到了正方形纸片的1/2,我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正方形纸片的1/2。
(教师相应在黑板上贴出二等分的正方形纸片图)
生:我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长方形纸片的1/2。
(教师相应在黑板上贴出二等分的长方形纸片图)
3、对比观察: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形状的纸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不一样。
生:折法不相同。
生: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
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1: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
生2:都把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而且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师:颜色不一样,形状不相同,大小也不相等,折法又不相同,为什么每一份都能用1/2表示?
生:因为都把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一份都能用1/2表示。
师:你分析的真好,看来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也不管是多大的纸片,只把它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能用1/2来表示。
4、教学1/2的写法:
师:1/2怎样写呢?(边讲解边板书)先写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在横线的上面对齐2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
5、揭示板书课题:
1/2是一个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分数产生于分,什么分?
生齐答:平均分。
(二)、抢答游戏巩固1/2,引出1/3。
师:我们认识了1/2,接下来李老师要给大家做个抢答游戏,敢吗?
听清要求:待会大屏幕上会出现几个图形,如果涂色部分能用1/2 示,你就大声说对,不能就说错。准备好了吗?
(教师逐一出示下面的图形,学生抢答)
(1) (2) (3) (4)
(第4幅图学生有异议)
师:仔细再想一想,到底涂色部分能不能用1/2 表示?说出你的理由。生:我觉得应该用1/3表示,因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长方形的1/3。
(教师课件演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
师:谁再来完整说一说?
出示三等分的长方形图片并贴在黑板上:看,老师手中的图片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齐答:1/3
(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并板书:1/3)
(逐一指另外的两部分)师:这一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这一部分呢?
师:刚才认识了1/2,现在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1/3,高兴吗?那就用高兴的心情大声读一读。
生大声齐读1/3
师:1/3会写吗?伸出你的右手的食指,咱们一块写一写(教师边提问边板书带领学生书空)先写什么?表示什么?再写什么?表示什么?最后写什么?表示什么?
(三)、认识1/4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胎儿时期头长占身长的1/2,想不想知道婴儿时期的头长占身长的多少?
(出示婴儿图片)
生:头长占身长的1/4。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把婴儿的身长平均分成4分,头占其中的一份,所以头长占身长的1/4。
师:想一想,要想得到一个物体的1/4,应怎样做?
生:把它平均分成4分,取其中的一份。
师:你能用你的学具纸折一折,得到它的1/4吗?
生:能
师:但老师有个新的要求:折出1/4后并涂上颜色,可以吗?
学生操作。
展示不同的作品:
师:看,他们都得到纸片的1/4了吗?
师:不管我们怎样折,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这个纸片的1/4。(板书: 1/4)
(四)、探索认识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 1/3 、1/4,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
生:我想认识1/5.
生回答略。
师:能说完吗?分数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也说不完。
你想动手折一折,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吗?作为你的大朋友,李老师要提醒一下同学们。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想一想,你想创造的分数是多少?
2、任选一张学具纸,想想应该怎样折?
3、动手折一折。
4、折完后,涂上颜色,并在相应的位置写上你创造的分数。)
学生操作;
作品展示: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的分数是多少,怎样创造的?
生1:我创造的分数是1/5,我把一个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长方形纸条的1/5.
生2:我创造的分数是1/8,我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圆形纸片的1/8.
生3:我创造的分数是1/16,我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纸片的1/16.
、、、、、、
(五)、引出几分之几。
师:我们知道了胎儿时期头长占身长的1/2,婴儿时期的头长占身长的1/4,成人的头长占身长的多少呢?
(课件出示成人图片)
生:成人头长占身长的1/8,把身长平均分成8分,头占其中的一份,所以头长占身长的1/8。
师:说的又准确又完整,太棒了。(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线段图)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代替成人的身长,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8分,头占其中的一份,就用1/8表示。
师:成人的身体又可以分为上身长和下身长,仔细看,上身长占身长的多少?
生:上身长占身长的3/8.
师:咦,为什么是3/8呢?
生:因为成人的身长平均分成了8分,上身占8份中的3份。
师:说的太好了,(板书:3/8)那下身长占身长的多少?
生:5/8
(六)、揭示分数的含义及分数各部分名称。
板书:像1/2、1/3、1/4、1/8、3/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分数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像:3/8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它表示把物体怎样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上面的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师(指1/2):谁说一说1/2各部分名称,各表示什么?
师:在黑板上任选一个分数说一说。
(七)、知识拓展延伸:
师: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少奇妙的变化呀,其实,不但我们的成长有着奇妙的变化,分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奇妙的变化过程,大家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
三、看书质疑。
四、练习提升:
1、找生活中的分数
师:刚才我们在各种纸片、图形中发现了分数,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分数,想把它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
(评析:数学教学就是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这样的环节设计,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将头脑中建立的 “几分之一”的含义进行合理地运用。 )
2、课本74页的第1-3题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3、下图的每一种涂色部分各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五、总结;
师:这节课学的开心吗?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学习。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