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师范大学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学 院:生命科学学院专 业:生物工程年 级:2009级姓 名:梁正英 指导教师:王智慧完成时间:2013年5月1日教学内容标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一、 课前分析(一) 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3章基因的本质中的第3节DNA的复制。必修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和染色体复制知识基础,同时又是必修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的知识前提,也是学生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
2、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说出DNA复制的概念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2.2 能力目标通过介绍试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拉链和DNA复制的比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 情感目标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
3、见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及概括的能力。二、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演绎推理试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参加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三、课型与时间1、 课程类型:新课2、 授课时间:1课时四、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初步掌握实验的原
4、理和方法步骤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五、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学法:学生可采用讨论、生生互动、归纳法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式的学习。六、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教师示意上课开始等班长喊起立等上课开始,意在注意力集中听课问题探讨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究并回答提示:两会徽所用的原料应该选自一块石材;应先制造模型,并按模型制作会徽;应使用电子控制的刻床;刻床应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师傅操作,或完全数控等。验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两个印章的图形盖在白纸
5、上进行比较。阅读思考讨论回答导入新课DNA的复制分析标题回顾知识,提问:DNA分子的作用及结构特点讲述:DNA作为遗传物质,它需要进行复制,那么什么是复制?它又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学生回答DNA分子的作用:主要的遗传物质结构特点:双螺旋思考新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讲授新课(一)对DNA半保留复制的推测(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2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内容。提出问题: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半保留复制呢? 讲述: 我们知道,当假说通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后,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请大家阅读课文P53,结合图3-12
6、,体会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提问:1、科学家是怎样验证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弄清楚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2、他们有事怎样区分亲代DNA分子与子代DNA分子的呢?学生回答:半保留复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结合图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科学家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DNA复制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演示DNA复制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以下问题1、 DNN分子复制的概念2、 DNA分子复制的时间3、 DNA分子复制的场所4、 DNA分子所需的原料及条件5、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如何6、 DNA复制的特点、原则7、 DNA分子为何能精确复制8、 DNA
7、分子复制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DNA复制的过程定义: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生物:细胞质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条件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能量: ATP 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过程:1解旋: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边解旋、边复制2.配对:分别以每条单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的子链3.两条子链分别与对应的模板链绕成螺旋型,构成两个新的DNA分子特点、原则: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精确复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
8、补配对原则意义:遗传变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并回答问题通过设问,学生回答,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巩固DNA复制的全过程,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起到引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新情景材料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四)DNA复制过程中的等量关系(五)作业布置教师演示DNA复制的过程,提出问题: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得到多少个子代DNA分子?课后作业学生思考总结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识七、板书设计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 对DNA复制的推测二、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 实验方法2、 实验过程3、 实验结论三、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 概念
9、2、 时间3、 场所4、 原料及条件5、 过程6、 特点、原则7、 能精确复制的原因8、 意义八、教学反思DNA的复制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DNA复制的方式”并不是本节重点内容。通过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 探究DNA复制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没有直接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教师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教师借助精心整合的多媒体素材,诱导学生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一方面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特点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生物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本节课遗憾之处,由于知识积累不足、生物科学素养较低,学生对科学史中用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往往感觉陌生,尽管老师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创设,但部分学生仍有力不从心之感。一些问题学生未能充分思考,学生讨论不充分,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同伴合作学习有些背离。另外,一些问题的设计仍需进一步推敲,合理调整跨度,务求使学生的思考更有价值更有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