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55970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 能力方面:(1)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 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

2、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4 学法指导方面:(1)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学习。(2)引导学生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重点难点1.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及发展。2. 难点:

3、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影响。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视频1 (2013年两岸同根祭孔大典 )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2013年两岸同根祭孔大典,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曲阜孔庙和台北、台南孔庙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这是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频2 (袁世凯祭天) 两个祭孔大典,在本质、目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利用人们在辛亥革命后失望的情绪,来诋毁民主共和,妄图使人们相信只有尊孔复古,中国才能得救. 袁世凯这种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这直接引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

4、千年封建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阅读以下图片和材料,根据图片和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一:1915年5月9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实际上把中国变为日本的独占的殖民地。)材料二 时间 平均投资 平均办厂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2-1918 2300万 29家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也不断扩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兴办报纸新闻事业,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观点,苦苦寻觅改造社会的新方法。1911年的辛亥

5、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3年6月,袁世凯发布“尊崇孔圣令”;后又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加读经一科”。一时间,尊孔复古逆流浊浪翻滚.背景:1政治方面:外-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如日本“二十一条”)内-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2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直接原因) (学生根据课件逐个分析,教师通过小结得出结论)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蔡元培、胡适、李大钊3指导思想:西方的民

6、主和科学思想(显示材料,要求学生概括) 4主要阵地:新青年我们看到,这里还提到了一个“活动基地”,那么二者有何区别呢?阵地是战场,直接交战的地方;而基地是后方保障,人力、物力的聚集地。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之大原。 陈独秀 鲁迅画像狂人日记封面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深刻揭露了旧礼教吃人的本质,他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

7、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三胡适与白话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材料四(视频: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材料五油画:五四运动根据材料回答:()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分析各自的作用。前期

8、: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影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影响: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并应用这一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不适用于今天?从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局限性?积极方面: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起思想解放的作用;消极方面:对东西方文

9、化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否定的片面性。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今天。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陈独秀、鲁迅等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种什么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意识。总结本课:(见课件)课 堂 检 测(见课件)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板书设计: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思想文化方面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一)兴起:1.标志: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1915年,上海2.前期指导思想: 民主和科学3.活动基地:北京大学4.领导力量:代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5. 代表人物:陈、李、蔡、胡、鲁 (二)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