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闻两则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5539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两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闻两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闻两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闻两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把握新闻的诸种要素。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知识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阌乡wn 襄阳xing 绥靖sujng 阻遏 鄂豫区 高屋建瓴lng荻港d 歼灭jin 溃退ku 杜聿明y 宋希濂lin 负隅顽抗y2、辨识下列词语的字形、意义并学会运用。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高屋建瓴 锐不可当 阻遏前行 负隅顽抗3、理解下

2、列词语的意思。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高屋建瓴:从房顶上往下泻水,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磅礴:盛大。诸:众,许多。遏:阻止。绥靖:安抚,平定。业已:已经。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二、引入1、“渡江战役”背景及写作本文意义。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攻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的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

3、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主席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快速默读课文,前后同学为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学生指图复述,教师可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三、重点分析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4、、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如新闻两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第一,要知概况先看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知人物及数量、地点及场面,可以感受到战役的空前壮阔、历史罕见,想象到江南人民看到此消息的激动和振奋。第二,再详细一些了解看导语(导语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是正文的第一句或第一层、段,一般不长)。概括叙述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

5、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导语可知渡江的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第三,更仔细的了解全部内容看新闻的主体部分(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具体叙述主体: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

6、夜 30 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3、如何把握本文的六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只要把这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时留意,就能把握住了。如读这一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你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人物? 中路军30万人。时间? 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地点? 安庆、芜湖线。原因? 要渡

7、江。经过? 突破安庆、芜湖线。结果? 渡过三十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4、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本文依时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详说东路激战,文势涌起高潮: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5、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也可以插入简要的议论(深化内容

8、)。请从文中找出议论句,并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议论?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一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先后顺序能否颠倒?本文对我军英勇善战略加议论,是因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一切;对敌军方面的较详议论,是为了把极少数战争要犯和广大官兵区别开来,以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再则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两方面的议论先后顺序不能颠倒,我军的英勇善战必须充分肯定,而且从行文的气势和语言的衔接来看,也应该这样安排。6、本文的语言准确精练,要注意分析。(1)注意比较两

9、句(下同),体会加点词语含义的不同之处。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三十万人。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所以,句的语言准确恰当。)(2)注意用语的准确和色彩的不同。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

10、,剩下的23日可渡完。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时间概念更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剩下的”容易产生误解,是人员,还是物资?“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3)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而句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11、(4)语言的精练还体现在:一、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斩截有力。二、适当采用文言词语。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了发出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说“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另外,还有一些鲜明、生动的用语,如:“甚为微弱”“整天激战”“控制”“封锁”等,不再一一赘述。)补充: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电头:是交待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或电稿来源。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

12、什么? 报道准确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解放南阳的背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淮海战役是1948年11

13、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2、阅读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看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获得哪些感受?第一层,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