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517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苏州市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SZQPTJL-17总监办2014年9月目 录第一章 评估报告编制说明31、 评估目的32 、评估范围33 、评估依据3第二章 评估项目情况介绍41、工程概况:42、项目地理位置:43、项目简况:4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61 、评估过程62、 评估方法7第四章 评估内容111、总体风险评估112、风险源控制123、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13第五章 评估结论16第一章 评估报告编制说明1、 评估目的 为做好苏州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预防安全事故,做好安全评估工作是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

2、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工作实效。科学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便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灾害、控制风险,对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2 、评估范围苏州市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SZQPTSG-25标桥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作为评估对象。3 、 评估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 C20-201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 79-2002);5.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3、JTJ07695)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7.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11.5】文);8.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方面的文件;9.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评估项目情况介绍1、工程概况:苏州市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西起阳澄湖利用现有七浦塘拓浚至吴塘(太仓直塘镇西),平地开河接迷泾河,沿着迷泾河拓浚至石头塘接规划荡茜河改道线路,平地开河至长江,拓浚整治工程全长43.89km。2、项目地理位置:3、项目简况:1、七浦塘工程迷泾河段在太仓沙溪镇境内与无锡至太仓一级公路K40+900处相交,直塘互通(G204)西侧680米处。河道与老路斜交4

4、5度(右偏135度)。路基标准宽度26.5米。锡太公路新建桥梁,跨径组合为520m,桥梁与河道交角135。桥梁平面采用实测拟合的道路线形,道路中心线为R=1903m的左偏圆曲线。桥面高程采用实测高程,完全恢复老路路面高程。上部空心板梁采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现场吊装施工,结构简支,桥面连续。2、苏州绕城公路南消泾中桥首先对桥台边坡处进行树根桩加固,然后对左幅桥墩进行桩基加固,右幅桥梁进行拆除重建,右幅原有桩基为新建桥梁的一部分不进行拆除。新建右幅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梁角度105,桥梁与河道交角102.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跨径布置为516m。右

5、幅桥梁纵面位于i=0.254和i=-0783的纵坡上。变坡点桩号为K3+547,高程H=9.852m。3、常昆高速公路七浦塘大桥河道开挖,该河为七级航道,拓浚后河道断面上口宽60m,下口宽35m,设计洪水位为3.99m,常水位为3.0m,设计流速为0.70.95m/s,设计流量为155 210m3/s。本工程不对原有老桥进行结构改造,仅在桥下进行河道开挖,并在桥梁外侧增设了防撞墩,在河道两侧设置了护岸挡墙。4、224省道七浦塘大桥,桥梁第二联第24孔上跨七浦塘,该河为七级航道,百年一遇洪水位为4.1米,常水位为3.0m,设计流速为0.70.95m/s, 设计流量为155 210m3/s。本工程

6、不对原有老桥进行结构改造,仅在第二联桥下进行河道开挖,并在桥梁外侧增设了防撞墩,在河道两侧设置了护岸挡墙。5、直塘互通G204上跨桥,桥梁第二联第24孔上跨迷泾河,联跨布置为419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99米,常水位为3.0m,设计流速为0.70.95m/s, 设计流量为155 210m3/s。本工程不对原有老桥进行结构改造,仅在第二联桥下进行河道开挖,在河道两侧设置了护岸挡墙,并对6、7号墩进行桩基加固。6、204国道直塘互通A匝道桥,新建桥梁平面及纵断面拟合原有道路,纵断面不抬高。桥面平面位于直线上,设2%单向横坡,桥梁宽度为9米。桥梁纵面位于i=-0.150%和i=-0.025%的纵坡

7、上。变坡点桩号为AK0+230,高程H=5.718m。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梁设计角度90,桥梁与河道交角为9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跨径布置为(13+319+13)m,桥梁全长88.48m。上部空心板梁采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现场吊装施工,结构简支,桥面连续。7、204国道直塘互通B匝道桥,新建桥梁平面及纵断面拟合原有道路,纵断面不抬高。桥面平面位于直线上,设2%单向横坡,桥梁宽度为9米。桥梁纵面位于i=-0.005%和i=0.029%的纵坡上。变坡点桩号为BK0+180,高程H=6.106m。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梁设计角度9

8、0,桥梁与河道交角为9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跨径布置为(13+319+13)m,桥梁全长88.48m。上部空心板梁采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现场吊装施工,结构简支,桥面连续。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1 、评估过程根据公路桥梁安全评估指南的有关内容,结合本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标段桥梁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余风险等级,综合确定桥梁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并确定监控责任。

9、5、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6、根据上级部门意见及专家意见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执行。7、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 施工阶段开始检查施工图阶段所做的全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招投标和合同中反馈的信息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现场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理对风险进行评估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设的应对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措施全过程对残余风险进行风险监控建立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施工中各种风险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满足不满足改变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骤,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直至整个桥梁完工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2、评估方

10、法根据公路桥梁安全评估指南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本标段桥梁工程风险指标体系。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见下表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92101F2或1SI10SI=1或1100030010001003003010030注:“”含义为包括上限值而不包括下限值,以下各表均同。4、环境影响等级标准环境影响是指桥梁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如表示。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

11、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 且严重的永久的但轻微的长期的临时的 但严重的临时的 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5、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概率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6、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

12、风险处理措施表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7、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他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其他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管理培

13、训情况检测情况应急预案情况人员管理情况施工队伍状况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监理情况其他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交通事故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其他用电事故用电设备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其他第四章 评估内容1、总体风险评估在开工前根据桥梁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桥梁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桥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建设规模(AI)100米L1000米或LK40米1-21地质条件(A2)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11气候环境条件(A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11地形地貌

14、条件(A4)丘陵区:一般区域0-32桥位特征(A5)陆地:跨线桥3-64施工工艺成熟度(A6)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1根据公式桥梁总体风险值R:R=A1+A2+A3+A4+A5+A6=1+0+0+0+3+0=4 (为高度风险)总体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表1 总体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高风险)14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913分等级(中度风险)58分等级(低度风险)04分根据总体风险划分标准,总体风险等级级,无需要对其做专项风险评估。2、 风险源控制初始安全风险源等级表编号风险源风险估测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可能性风险大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1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

15、与拆除高处坠落一般一般可能中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可能中度坍塌重大重大偶然高度2钢筋工程施工作业容器爆炸重大较大不太可能中度触电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物体打击一般一般可能中度机械伤害一般一般很可能高度3脚手架现浇法作业高处坠落较大一般可能高度起重伤害较大较大偶然中度坍塌重大重大不太可能高度物体打击较大较大可能高度机械伤害较大一般可能高度4桥梁板梁吊装高处坠落较大一般可能高度起重伤害较大较大偶然中度物体打击较大一般可能高度机械伤害一般一般可能中度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及以往高架桥施工经验,施工现场可能出现重大风险源为:人员高空坠落、排架坍塌、起重吊装、物体打击事故。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

16、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3、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1、人员高空坠落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1)高处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软底鞋,扎紧袖口,衣着灵便;凡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须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合高处作业者,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点行走和站立处的脚手板、临空处的栏杆或安全网,上、下梯子,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3)作业过程中,如遇需搭设脚手板时,应搭设好后再作业。如工作需要临时拆除已搭好的脚手板或安全网,完工后应及时恢复。4)高处作业所用的料具,应用绳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以防坠落伤人,严

17、禁抛掷。5)安放移动式的梯子,梯子与地面宜成6070度,梯子底部应设防滑装置。使用移动式的人字梯中间应设有防止张开的装置。6)搭设悬挂的梯子,其悬挂点和捆扎应牢固可靠,使用时应有人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如必须站在移动梯子上操作时,应离梯子顶端不少于1m,禁止站在梯子最高一层上作业,站立位置距离基准面应在2m以下。8)禁止在万能杆件构架上攀登,严禁利用吊机、提升爬斗等吊送人员。9)严禁在尚未固定牢靠的脚手架和不稳定的结构上行走和作业以及在平联杆件和构架的平面杆件上行走,特殊情况下必须通过时,应以骑马式的方式向前通行。10)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的牢靠处,流动作业时随摘随挂。11)在易

18、断裂的工作面作业时,应先搭好脚手板,站在脚手板上作业,严禁直接踩在作业面上操作。2、物体打击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爬梯上下,不得在非规定的架体上下。2)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3)起重设备吊装物料时,下方不得站人,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4)拆除或拆卸作业要设置警戒区域,在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3、起重伤害事故风险事件施工应对措施1)起吊重物件时,应确认所起吊物件的实际重量,如不明确时,应经操作者或技术人员计算确定。2)栓挂吊具

19、时,应按物件的重心,确定栓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叉起吊时,吊钩处钢丝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3)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脱;捆扎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起吊长、大物件时,应栓溜绳。4)起吊细长杆件的吊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凡沿长度方向重量均等的细长物件吊点栓挂位置可参照以下规定办理:单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一端全杆长的0.3倍处。双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端部的距离为0.21乘杆件全长。如选用单、双支点起吊,超过物件强度和刚度的允许值或不能保证起吊安全时,应由技术人员计算确定其起吊支点数和

20、吊点位置。5)物件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6)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物件倾斜翻倒伤人。7)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别不能停留在受力索具的内侧。8)起重作业时,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担任指挥信号,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实现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9)起重作业时,司机应听从信号员的指挥,禁止其他人员与司机谈话或随意指挥,如发现起吊不良时,必须通过信号指挥员处理,有紧急情况除外。10)起吊物件时,起重臂回转所涉及区域内和重物的下方,严禁站人,

21、不准靠近被吊物件和将头部伸进起吊物下方观察情况,也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11)起吊物件时,应保持垂直起吊,严禁用吊钩在倾斜的方向拖拉或斜吊物件,禁止吊拨埋在地下或地面上重量不明的物件。12)起吊物件旋转时,应将工作物提升到距离所能遇到的障碍物0.5m以上为宜。13)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交绕的钢丝绳,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卡环应使其长度方向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14)当使用设有大小钩的起重机时,大小钩不得同时各自起吊物件。15)当用两台以上起重机同吊一物件时,事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并交底,必须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22、下进行,起重量分配应明确,不得超过单机允许重量的80%,起重时应密切配合,动作协调。16)起重机在架空高压线路附近进行作业,其臂杆、钢丝绳、起吊物等与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如不能保持这个距离,则必须停电或设置好隔离设施后,方可工作。如在雨天工作时,距离还应当加大。4、施工交通组织应对措施1) 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必须通过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 交通组织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设施的检查和修复。3) 加强日常的安全巡视,重点抓好危险源的控制,掌握第一手安全资料,杜绝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4) 采用内业与外业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状态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及

23、时纠正。5) 按照批准的交通组织方案,设置交通管制设施(施工信息提示牌、限速牌、指示牌、导向牌、减速装置等)。6) 安排交通维护人员不间断执勤,查看各种标识牌、隔离设施的安全状态,出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同时维护疏导交通。7) 加强执勤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保证执勤人员的安全。交通执勤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反光背心,在进行交通标志维护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参与,出现异常及时提醒,确保安全。8)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戴反光背心,禁止在施工现场随意嬉戏、打闹。9) 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施工机械、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禁止随意穿越施工外区域

24、。施工机械要按照指定的区域停放,做到停放有序。施工车辆运送施工材料时严禁超载,做到不抛、洒、滴、漏,对路面及时进行清理。第五章 评估结论根据对本工程特点、工程规模、现场的地质情况及自然因素等条件的评估,本次风险评估等级为低级,但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风险事件均可能对桥梁建设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锡太公路、南消泾、G204涉及交通组织施工的地点是本工程安全控制的重中之重。因此总监办应督促项目部全面调动各部门、各班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加强过程中日常巡视,使各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严格按照发现问题绝不放过的原则实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争取做到无事故发生。 苏州市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SZQPTJL-17总监办 2014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