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新课标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小学阶段的数学空间观念首先是借助于对实物的操作,主要是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动手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物体的表象,并根据这些表象抽象出物体的基本特点,从而初步地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学生刚入学时学习的观察物体-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就是从学生熟悉的
2、拼积木场景导入教学的,让学生在实物操作中了解这四种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学习平面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很多图形的教学都是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的。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比较和概括出实物的本质,获得对实物基本特征的理解,这也是空间观念初步建立的主要途径。其次空间观念的形成体现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学生的空间观念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数学学习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空间观念的形成。第三,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动手操作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强弱的主要体现。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对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虚实的结合,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实物的形状联想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能进行图形之间的转换以及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