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一之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闻之,欣然规往
2、。(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2、“之”作动词,“去”“往”“到”。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之”作助词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明有
3、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二、其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译作“恐怕”。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加强语气,译为“可要”。2、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作“他(她)”、“
5、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们)”、“它们的”。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它的,指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他的,代“屠户”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自己的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三、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
6、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或不译。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起坐而喧哗者。核舟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例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十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
7、却”。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人不知而不愠。论语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句: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面山而居愚公
8、移山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5、时间副词词尾例如: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俄而雪骤咏雪四、焉1、作代词,相当于“之” 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如: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3、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 ,也可不译。例如: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4、作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为“于此”、“在这(那) 里” 、“从这(那)里” 。例如:三人
9、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从这里)五、何1、“何”字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 “哪里”、“什么” 、“怎么”例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何以战?曹刿论战何陋之有?陋室铭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宋何罪之有?公输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4、“怎么样”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5、“无何”,可
10、译为“不久”“没多久”。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山市六、者“者”一般作助词,有下列几种用法:1、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的原因”等,或不译。例如:卜者知其指意。(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的人)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东西)中轩敞者为舱。(的地方)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指人,不译出)2、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一般不译,其作用或引出判断(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或引出原因(有时可译为“的原因” ),或引出说明。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引出判断)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引出判断)而安陵以五
11、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引出原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引出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引出原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引出说明)3、用在句末,与“若”组成“若者” 、“若者”结构,表示比拟,相当于“像 的样子” 、“似的” 。 例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4、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的话” 。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指示代词:如此,这样.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2.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3.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
12、环渴于邑人.(伤仲永)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5、为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隆中对)6.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正确.1.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等1、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4.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6.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7.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3、出师表)8.然胡不已乎?(公输)9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公输)10、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泽为“的样子”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童趣)2.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3.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山市)4.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5.泯然众人矣。(伤仲永)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7.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9.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1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1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
14、记)1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1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1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1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18.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19.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20.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满井游记)22.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满井游记)23.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满井游记)24、杂然相许(愚公移山)【则】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转折、因果、假设关系。
15、可译为“那么”、“就”、“却”、“如果”等,或不译,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1、译为“就”,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观潮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山市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山市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16、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2、可不译。例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3、可译为“却”。例如: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4、可译为“那么”。例如: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5、可译为“如果”。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
17、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二、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为】1、成为,变成。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卒之为众人。且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白露为霜蒹葭2、动词做与句义相适应的其他动词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动词:做,这里是题)伤仲永为宫室器皿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动词:做,这里是雕刻)核舟记
18、项燕为楚将 为屯长 陈胜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动词:做,这里是担任)陈涉世家 为坛而盟(动词:做,这里是筑)陈涉世家 好为梁父吟(动词:做,这里是吟唱)隆中对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公输班为我为云梯(动词:做,这里是造) 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3、作为,当作。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童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全石以为底
19、小石潭记仁以为己任论语十则4、是。始悟为山市山市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若为佣耕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谓为信然隆中对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此为何若人?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公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5、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贤能为之用隆中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6、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夫子何命焉为?7、指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8、表目的,读wi。相当于“为了”。为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为宫室之美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
20、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9、给,替。尚思为国戍轮台十月四日风雨大作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则10、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11、因为。项为之强童趣为之怡然称快。童趣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若1、你 若为佣耕 陈涉世家2、如,像,好像。门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山市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猛浪若奔三峡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送东阳马生序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细若蚊足核舟记孰若孤
21、孙权劝学此为何若人公输3、至,至于若夫 至若 岳阳楼记4、连词:假如,如果若士必怒唐雎不辱使命若跨有荆益隆中对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楚王绝缨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
22、,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乃夜绝缨者。”(节选自说苑)【乙】醉吐相茵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节选自汉书丙吉传)【注】缨:系在颔下的帽带。趣c:通“促”,催促。茵:垫子。(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B.不绝缨者不欢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C.居三年
23、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D.不伐善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卖油翁)(2)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今 者 烛 灭 有 引 妾 衣 者 妾 援 得 其 冠 缨 持 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下面句中划线词,分析楚庄王和丙吉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 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答案】 (1)A(2)今 者 烛 灭/ 有引 妾 衣 者 / 妾 援 得 其 冠 缨 持 之(3)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殊优待过你,你为什么像这样奋不顾死呢
24、?丙吉的车夫非常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醉吐在了丞相的车上。(4)“乎”加强反问语气,表明楚庄王不想让“士”受辱的坚决态度。“耳”是“罢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对车夫吐脏车垫的事情不以为意。两者都表现了人物宽宏大量的特点。 【解析】【分析】(1)A项,都解释为“拉”;B项,断/完全;C项,过了/在;D项,长处/善于;故选:A。 (2)句意为: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故断句为: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 (3)句中重点词有:德薄:德行浅薄;异:特殊对待;何故:为什么;是:这样;句中重点词有:嗜,喜欢;尝,曾经;从,跟从。 (4)结合内容可分
25、析,“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的意思是: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乎”加强反问语气,表明楚庄王不想让“士”受辱的坚决态度;体现了他的宽宏大量。“此不过污丞相车菌耳”的意思是: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耳”是“罢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对车夫吐脏车垫的事情不以为意;体现了他的宽宏大量。据此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A; 今 者 烛 灭/ 有引 妾 衣 者 / 妾 援 得 其 冠 缨 持 之; 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殊优待过你,你为什么像这样奋不顾死呢?丙吉的车夫非常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醉吐在了丞相的车上; “乎”加强反问语气,表明楚庄王不想让“士”
26、受辱的坚决态度。“耳”是“罢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对车夫吐脏车垫的事情不以为意。两者都表现了人物宽宏大量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
27、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附参考译文】 【甲】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喝酒,喝得正欢,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拉美人的衣服。美人扯下这个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拉我衣服,我把他的帽缨扯下来了,你催促人点灯,看看是谁的帽缨断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马上命令群臣说:“今天与我喝酒的,不扯断帽缨的话不尽兴。”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最后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
28、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 【乙】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他为人能周密地考虑问题,不外露自己的感情,不夸耀自己做过的好事。汉宣帝地节三年,立皇太子,丙吉当了太子太傅。过了几个月,升为御史大夫。五年以后,接替魏相(人名)担任丞相。丙吉的车夫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喝醉吐在丞相的车上,有关部门(西曹
29、)主管官吏报告丙吉想开除这个车夫。丙吉说,“为喝醉的缘故就赶走人才,让这个人将再到什么地方容身?有关部门(西曹)还是容忍他一下吧!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就没有驱赶这名车夫。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选文有改动)【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诚的知难
30、。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知其姓与名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百不得一焉/得不偿失C.夫不具司马迁之志/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则几乎罔矣/罔不因势象形(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 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 焉(3)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而成为屈原的知音? 【答案】 (1)B(2)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 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 焉(3)司马迁“知悲其志”。(或:司马迁具有与屈原同样的心志。) 【解析】【分析】(1)A.知道;
31、通“智”,智慧。B.得到,C.具备;详细。D.可能;无,没有。故选B。(2)这句话的大意是:读他的书的人,天下到处都是;明白他的话的人,一千个人中不到一百个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为: 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 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 焉 。(3) “知其所以为言”意思是: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司马迁读屈原离骚,就知道感悲它(所表达)的志向,也就是说知道为什么屈原要说这些话。故答案为: B 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 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 焉 司马迁“知悲其志”。(或:司马迁具有与屈原同样的心志。)【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
32、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解答时可以了解文言断句的一些常识,还可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语感和结构进行划分。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并要结合关键句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可根据题意筛选出合适的语句。【附参考译文】 懂得(知道、明白)(一个人)真是难啊!人们说他知道的原因,不是知道他的姓和名,也不是知道他的声容面貌;读他的书,明白他的话(思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罢了。读他的书
33、的人,天下到处都是;明白他的话的人,一千个人中不到一百个;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的人,一百个人中不到一个。然而世人都说:“我能读他的书,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这就是“懂得”的难处啊。人们知道离骚是辞赋的起源(鼻祖),司马迁读离骚,就知道感悲它(所表达)的志向,这是贤人懂得贤人啊。没有司马迁那样(高远)的志向,而想明白屈原的志向,则几乎不可能啊。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34、,浊浪排空;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
35、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注】负:依仗。贻:遗留。规:劝诫。(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连月不开_至若春和景明_子京忽以书抵文正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愤郁颇见辞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选文第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C.选文第、段除写景之
36、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4)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_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_(文中原话),滕子京是一个_的人。 【答案】 (1)雄伟景象;放晴;“日光”或“阳光”;信书信(2)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3)C(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友善,爱其才;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 【解析】【分析】(1)此题古今异义词,开:
37、放晴。观:雄伟景象。景:日光。书:名词,书信。 (2)本题注意关键词:以:因为。颇:很。辞色:文章中和脸上。 (3)C项,错误,应是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悲”和“喜”的情感。故选C。 (4)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表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乙】文,“友善,爱其才”,可见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根据“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可知滕子京的为人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 故答案为:雄伟景象;放晴;“日光”或“阳
38、光”;信书信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C; 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友善,爱其才;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39、。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选项逐项进行审读,在文章具体落实,仔细辨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对人物描写的语句和事件进行分析概括。【附参考译文】 【甲】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
40、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
41、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被许多人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言语中和脸色上。范仲
42、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这样以后会遗留祸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劝诫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43、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面语句划线的词语。 泉香而酒洌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伛偻提携_(2)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