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东北育才学校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54399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东北育才学校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东北育才学校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东北育才学校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shǎn shuò      tuī cè     ménɡ   lónɡ      mǐn   ji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锐利   闪烁   蹲守   蚊账 B.隧道   癌症   锈花   朴素 C.警戒   挖掘   孵蛋   资态 D.河滩   澎湃   开辟 朦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她伤势这样严重却无能为力,做母亲的真是心如刀割。 B.面对老师的提问,我们一定要从容不迫。 C.经过几百次的失败,实验终于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D.广场上布置得一片火树银花,绚丽无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慈( )善( ) ( )耳( )聋   各( )神( ) ( )堂大( ) (1)比赛场上,同学们的“加油”声简直________________。 (2)这位_____________的老红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 B.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风景。 C.大家必须讲究讲卫生的好习惯。 6.小杰无论学习什么都没有毅力,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如果让你来对劝他,你会给他讲的成语故事是(       ) A.《闻鸡起舞》 B.《程门立雪》 C.《刻舟求剑》 D.《铁杵成针》 7.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弟弟今年两岁,整天上蹿下跳,真像一只小猴子。 B.他像小鸭子般抖动头上的水.望着同学笑。 C.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D.放学了,晨晨像一只轻盈欢快的小蝴蝶飞入妈妈的怀抱。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这次没有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2)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仿照例句,根据所给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至少三处) 爸爸下班回家。 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面很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提示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日积月累。 (1)描述乡村景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描述城市景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含有动物名的词语来形容下列人物。 ①爷爷做事勤勤恳恳,再脏再累的活,他从不抱怨。             ( ) ②小冬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杜甫在桃花从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 (4)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正如朱光潜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中,表现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地球的衣裳 ①人有各种料子做成的衣裳,穿起来有的凉爽,有的保暖。 ②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裳,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化。 ③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起着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的作用。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温度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了,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④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⑤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得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冰雪所掩盖,穿起了白色的衣裳。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植树造林、合理密植就是在加紧织造绿色的衣裳;修水库扩大水田则是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这些工作的结果又都使黄色的衣裳逐渐减少。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将要进行。 11、关于地球绿色的衣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于我国领土面积,绿色的衣裳特别少。 B.绿色的衣裳中掩盖地面最密的是森林。 C.绿色的衣裳对改善气候的作用不太大。 D.能使地球冷暖干湿更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衣裳。 12、下列描述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黄色的衣裳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 B.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起着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的作用。 C.大气拦截阻挡太阳射来的热,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 D.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13、以下是对短文第⑩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全面的一项是(     ) A.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 B.修水库扩大水田,可以给陆地穿上更多蓝色的衣裳。 C.植树造林合理密植,可以给地球制造更多绿色的衣裳。 D.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 14、第④自然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15、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黄色的衣裳是______,白色的衣裳是_________,绿色的衣裳是________。无色的衣裳是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碗馄饨 ①那天,我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我转身向外跑去。我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我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我翻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②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我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④“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我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着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还要跟她吵架呢?”我愣住了。 ⑥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我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⑦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非常疲乏。( ) (2)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 17、从离家出走到回到家中,事情怎样发展的,“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结合短文相关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事情发展 “我”的心情 和母亲吵架 伤心、生气 吃着老婆婆给我做的馄饨 ____________ 听了老婆婆对我说的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愧疚、幸福 18、第5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写成下面句子,为什么? 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应该感激她,不要跟她吵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的画“×”。。 (1)母亲和女儿吵架还赶她出去,一点儿也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 (2)老婆婆是一位和蔼可亲、仁慈善良的老人。( ) (3)听了老婆婆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 ) (4)短文告诉我们应该爱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爱那些给予我们“小恩小惠”的人。( ) 20、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写一写家乡的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校园的一角、公园的草坪、墨香芬芳的书房……注意写清楚你喜欢它的原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温馨提示:(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3)这儿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1.闪烁   推测    朦胧   敏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烁、朦胧”的写法。 2.D 【解析】D 【详解】考查字形的识记,结合平时对字形的掌握情况仔细辨认。 A选项 蹲守——遵守   蚊账——蚊帐 B选项 锈花——绣花 C选项 资态——姿态 D选项正确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注意平时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中运用不恰当的是B项。 A项:心如刀割:意思是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B项: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在这里形容面对老师提问时学生的态度是不合适的。 C项:欣喜若狂:意思是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D项:成千上万: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4.     眉     目     震     欲     显     神     哄     大     震耳欲聋     慈眉善目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1)结合词义,比赛场上的加油声应该是很大,应选“震耳欲聋”。 (2)结合词义,形容老红军的词语应选“慈眉善目”。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 病句辨析,要找出有病因的句子。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辨析出病句。 通过观察各项句子可知,A、B项句子没有语病;C项句子有语病,句中的“讲究……好习惯”搭配不当,应是“养成……好习惯”,应把“讲究”改为“养成”。 故选:C。 6.D 【解析】D 本题考查成语故事。 A项,“闻鸡起舞”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B项,程门立雪:北宋时期,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 C项,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D项,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故事: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7.C 【解析】C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C与其他三项不同,把“那双手”比作“鹰的爪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带有贬义色彩,写出了日本鬼子的凶残。A、B、D相同,比喻都带有褒义色彩。 8.他这次没有考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他这次没有考好,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爸爸下班回到家,进家门先换了鞋,放下包,坐在沙发上,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他这次没有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重复啰嗦,去掉“难过得”或“伤心的”。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如:爸爸下班回家,把公文包放在桌上,便快步走向阳台,端起水壶给阳台上的花草喷水。 9.     这样的消息,让人欢欣鼓舞。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妈妈非常爱干净:一到家就立马换上居家服,然后打扫卫生。 【解析】 (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4、问号改为句号。故陈述句为:这样的消息,让人欢欣鼓舞。 (2)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句中的本体是“湖面”,喻词可以联想一湖面的状态,喻体可以是“镜子”。故比喻句是: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冒号的使用,再注意语句通顺合理。例如:桃花可真美:像片片粉色的云霞轻飘飘地挂在树梢上,蝴蝶也因此而停留。 10.     鸡犬相闻     炊烟袅袅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老黄牛     应声虫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按类别积累成语能力。 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平时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要注意成语的积累,并学会分类。 根据积累写出描述乡村景象的成语即可,如:瓜田李下、男耕女织、鸡犬相闻、沃野千里、阡陌交错、炊烟袅袅等。 根据积累写出描述城市景象的成语即可,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灯红酒绿、川流不息、门庭若市、灯火辉煌等。 (2)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搭配。 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要注意词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看一看词的意义适用于说什么事、什么东西或情况,意义上能不能配合。二要注意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本题按照要求用恰当的含有动物名的词语形容人物即可。 ①结合“爷爷做事勤勤恳恳,再脏再累的活,他从不抱怨”可知,说的是“老黄牛”词语。 ②结合“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可知,说的是“应声虫”词语。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默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结合“诗人杜甫在桃花从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关键信息可知这是诗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全诗是: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词与名人名言的默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 结合“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正如朱光潜所说的”关键信息可知,说的是“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中,表现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全词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C 【解析】11、C 12、A 13、D 14、列数字 15、     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两极和高山地区     植物     大气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的第九段讲的是地球绿色的衣裳。 A.从文中的“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可以知道相对于我国领土面积,绿色的衣裳特别少。选项说法正确。 B.从“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知道绿色的衣裳中掩盖地面最密的是森林。选项说法正确。 C.从“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知道绿色的衣裳对改善气候的作用很大。选项说法错误。 D.从“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可以知道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C的说法错误。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从第五段的“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可以知道黄色的衣裳不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选项说法错误。 B.从第三段的“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起着冬天暖和、夏天凉爽的作用。”可以知道选项说法正确。 C.从第五段的“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可以知道选项说法正确。 D.从第八段的“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可以知道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A的说法错误。故选A。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十段是文章的最后一段,通常末段有总结全文的作用。第十段先提出中心句“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再列出我们如何帮地球穿上合适的衣裳。因此,对短文第⑩自然段的概括,最全面的是: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密切,我们要努力帮它穿上合适的衣裳。故选D。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列举的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第四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约有71%”和“大约1/5”都是比较准确的数字,运用了这些数据更加准确地说明地球上海洋和沙漠或半沙漠地区的覆盖率。 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可知,第三段主要介绍了蓝色的衣裳——海洋湖泊;第四段介绍黄色的衣裳——沙漠或半沙漠地区;第五段介绍——大气;第六至八段介绍白色的衣裳——两极和高山地区;第九段介绍绿色的衣裳——植物。文章没有直接表明无色的衣裳是什么,但根据常理可知,大气层是透明无色的。因此,无色的衣裳是大气。 16、     疲惫不堪     视而不见 17、     感激、感动     惭愧、后悔     看到母亲在等“我”,并让我回家吃饭 18、不能,因为短文中运用反问的语气更加突出强调了母亲养育女儿不容易,应该感激她,不应该同她吵架。 19、     ×     √     √     × 20、对于我们的亲人,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但这种爱会被我们忽视,我们要珍惜亲人的爱。 【解析】 16、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给出的提示,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①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② 视而不见:虽然看到,但因心不在焉,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形容漠视,不关心。 17、此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做题时,要先找到相关段落再提取信息。 ①根据事情发展:吃着老婆婆给我做的馄饨,找到答题范围:“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我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我忙着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文中明确说明了此时“我”的心情是感激,流泪说明也很感动。 ②根据事情发展:听了老婆婆对我说的话,找到答题范围: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还要跟她吵架呢?”我愣住了。这里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结合下文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可以看出我很惭愧、后悔。 ③ 根据事情的发展和我的心情: 愧疚、幸福,找到答题范围: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我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从我的眼泪掉下来可以看出我很愧疚、幸福. 18、此题考查的是反问句的好处。 文中的画线句很明显是反问句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而改后的句子是陈述句,虽然意思没有改变,但是感情没有反问句的强烈。 19、此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做题时要先确定答题范围,再原文进行比较。 (1)结合第六自然段:当我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子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说明此句说的不对。 (2)“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结合文中,我没有带钱,老奶奶还给我煮馄饨,可以看出老婆婆是一位和蔼可亲、仁慈善良的老人。 (3)结合:我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可以知道我听了老婆婆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 (4)结合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进行理解,结尾说的是我们不仅要感激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更应该感激亲人一辈子的恩情。 20、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由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知道:我们不仅要感激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更应该感激亲人一辈子的恩情。 21、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里面有许多鱼,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像是在和小石 【解析】                                                         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里面有许多鱼,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像是在和小石头玩捉迷藏呢!    春天,春姑娘从高高的天上飞下来,来到河边,渐渐的,雪融了,冰化了,柳树发芽了,野花开放了,小鸭子在水上游来游去,嬉戏、玩耍。    夏天,夏哥哥睡过头了,一觉醒来,发现到了夏天了,急忙催太阳公公射出耀眼的光芒,火热的太阳一出来,小朋友们一个个都脱下衣服,一个个都往河里跑。    秋天,秋婆婆提着花篮,慢悠悠的从天上飞下来,亲吻着河边树上的一个个小果子,顿时,它们的脸被羞得通红的,野花也准备过冬了。    冬天,冬爷爷让云彩落下一片片雪花,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小河也穿上了一件“白衣裳”。我常看见一些调皮的大哥哥们站在小河的“白衣裳”上,你可不要学他们哦,那是很危险的!    小河穿着“白衣裳”慢慢地等待着春天……这就是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详解】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写家乡的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先选材补充题目,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清楚景物的特点。 二、选材:确定习作内容; 三、构思:①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②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③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④注意情景交融。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⑤注意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色,表达对家乡或大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