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下沙中心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请对应拼音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书写词语。gun ch sh xin l xng gn shu 2下列词语中,和其他词语不属于一类的是 A黄瓜B西红柿C土豆D西瓜3下列各组字词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与口有关的动作:咽 嚼 含B描写秋天:一叶知秋千秋万代天高云淡C加点字读音相同:中毒中奖猜中D安徒生童话人物:拇指姑娘锡兵丑小鸭4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你自己的发现。(1)百( )百( )四( )八( )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2)秋( )气( )( )高( )淡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3)手( )脚( )面( )耳( )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
2、_。5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胳臂(bei b) 群众(zng zhng) 养病(yng rng)胸脯(b p) 眨眼(z zh) 海滨(bng bn)6照样子写词语。例:源源不断_例:无忧无虑_例:笔墨纸砚_例:绿油油(表示颜色)_7读一读下面的通知,正文中没有写清楚的是() 通知请全体同学到操场,按照要求排好队,遵守秩序,观看学校管乐团的汇报演出。 少先队大队部 7月1日 A通知对象B地点C时间D事情8按要求完成句子。(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缩句)_(2)小鸟在树枝上唱歌。(仿写拟人句)_(3)小月生病了。小月没有来学校上课。(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4)果园
3、里有许多水果,有苹果、葡萄、土豆和西瓜。(修改病句,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_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书中有美景。我们随杜牧欣赏了“停车坐爱枫林晚,_”的秋天,跟随刘禹锡看到了“_,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景观,跟随苏轼见识了“_,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跟随李白一起吟咏“两岸青山相对出,_”的美景。(2)书中有道理。言语的好坏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荀子中“_,暖于布帛;_,深于矛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理_,无理_” 这一条谚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道理才能行得通。(3)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写出你对课文中这些人物的印象。孙中山_司马光_白求恩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
4、外祖母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 ,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是谁教你做的呀?”“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10、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11、
5、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_ 12、牛顿的零用钱一不_,二不_,只用来_。13、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来。14、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什么精神?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暑假的一天,我在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它真的太老了。那是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在我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那时候外祖母常常坐在藤椅上,我就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亲切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在以后的日子里,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妈妈都用布条几缠、用线绳儿绑,修理后的老藤椅“惨不忍睹”。前年夏天,老藤椅不
6、堪重负,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我以为妈妈会把它扔掉,谁知她居然请了位老工匠,他用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修理完毕,我才得知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解囊”。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喝着茶安详地读书。爸爸说,看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这几年,我们的家旧貌换新颜,可是,这把老藤椅与我们的新家和新家具极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屋厦间隐藏着一所旧房子。这一次,趁着家里大扫除,我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妈妈回来发现没有了老藤椅,急得不知所措。她赶忙跑到楼下去找,我也急忙追了下去。啊,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正坐在树
7、下的老藤椅上看一本画报。见我和妈妈走过来,她微笑着说:“这把老藤椅真舒服,坐在上面,就像妈妈抱着我一样”。我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15、文中写妈妈在修藤椅时用了两个动词,分别是_和_,从中可以看出_。16、“自作主张”在文中的意思是_,你是运用_的方法来理解的。17、文中的故事还没讲完,请你预测一下故事的结局,写在文末的横线上。18、李明猜测文中的妈妈是因为怕乱花钱才没有扔掉老藤椅,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_19、起初“我”_(理解不理解)妈妈不舍得扔掉老藤椅的做法,后来“我”_,这是因为_的心情。20、习作。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场景写一篇习作。自己拟一个题目;把
8、字写工整,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26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1观察 视线 旅行 感受【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观、察、视、旅、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黄瓜”“西红柿”“西瓜”三个词语均属于水果类,“土豆”属于蔬菜类。3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词分类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辨析是否为同类的字词即可。平时
9、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要注意积累,并学会分类。A“咽”指吞食;饮。是与“口”有关的动作;“嚼”指以牙磨碎食物。是与“口”有关的动作;“含”指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是与“口”有关的动作。据此可知本组字词分类正确。B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由此可知“千秋万代”不是描写秋天的词语。本组字词分类错误。C“中毒”的“中”读“zhng”;“中奖”的“中”读“zhng”;“猜中”的“中”读“zhng”。由此可知本组加点字读音相同,分类正确。D根据积累可知,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
10、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其中代表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由此可知拇指姑娘、锡兵、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分类正确。故选:B。4 发 中 面 方 两个成语中都含有数字 高 爽 天 云 两个成语都是描写秋天的 忙 乱 红 赤 两个成语都含有人体部位名称【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1)百发百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四面八方:意思
11、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根据词语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两个词语都和数字有关。(2)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天高云淡:意思是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根据词语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两个词语都是和秋天有关的。(3)手忙脚乱: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面红耳赤:意思是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根据词语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两个词语都是和人的身体部位有关。5bei zhn ynp zh bn【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区分、前后鼻音的区分。“臂”是多音字,胳臂(bei):指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众”读音“zhng”,群众:“人民大众”或“居民
12、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养”读音“yng”,养病:因患病而调理休养。“脯”读音“p”,胸脯:指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眨”读音“ zh ”,眨眼:(眼睛)闭上立刻又睁开。“滨”读音“bn”,海滨:海边;沿海地带。6 津津有味 若隐若现 金银铜铁 绿莹莹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的能力。“源源不断”为AABC式的词语,此类词语有:头头是道、念念不忘、代代相传、斤斤计较等。“无忧无虑”为ABAC式的词语,此类词语有:十全十美、一五一十、再三再四、冷言冷语等。“笔墨纸砚”四字属于同一类,分别表示一种事物。此类词语有: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楼台亭阁、琴棋书画等。“绿油油”为ABB式的词语,且是表示颜
13、色的词,此类词语有:金灿灿、红艳艳、白茫茫、红彤彤等。7C【解析】C此题考查通知的格式。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标题: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
14、要求和作法。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正文中没有写出全体同学观看汇报演出的时间。8 铜钟挂在枝干上。 小鱼儿在水中嬉戏。 因为小月生病了,所以没有来学校上课。 果园里有许多水果,有苹果、葡萄和西瓜。【解析】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1)缩句。可根据“什么怎么样?”来缩句。去掉“古老的”以及“大青树粗壮的”即可。(2)仿写拟人句,分析例句,可知像小鸟拟人化了。蟋蟀在平台上弹琴。(3)关联词的使用。“小月生病了。”与“小月没有来学校上课”是因果关系,使用“因为所以”,主语一致,写第二个分句的时候可以省略主语。(4)修改病句。“有许多水果,有苹果、葡萄、土豆和西瓜。”归类不当,
15、删去“、土豆”。注意标点也要删去。9 霜叶红于二月花 遥望洞庭山水翠 欲把西湖比西子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走遍天下 寸步难行 勤奋好学 聪明机智 坚守岗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名言、谚语和课文内容的默写与理解能力。(1)“停车坐爱枫林晚”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喜欢枫叶,赞美秋天的情感。“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
16、庭。全诗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
17、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运用比喻,把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两岸青山相对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乘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山扑进眼帘。(2)“暖于布帛”出自荀子,原句是: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赠人以美好的言辞,比
18、布帛更能温暖别人;而用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得还要深。这句话告诉我们言语的好坏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道理才能行得通。(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他冒着被先生惩罚的危险,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司马光写了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时,一个孩子失足掉落水缸,其他孩子吓得纷纷逃跑,只有司马光砸破水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聪明机智的人物形象。手术台就是阵地通过描写齐会战斗中
19、,白求恩坚守阵地,坚决不撤离,抢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员的故事,体现了白求恩坚守岗位的人物形象,赞扬了白求恩不怕牺牲、对工作负责、对同志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10、我自己想出来的142太阳钟被牛顿做好了。143 买糖果 买玩具 买锤子和锯子144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145读了这篇短文,我要学习牛顿敢于想象,敢于思考精神。【解析】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可以去文章寻找合适的短语放在标题当中。11、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改成“被”字句只需要将两个名词的位置调换一下,将“把”变成“被”字即可。12、本题考查文章的内容。根据题干,定位到第一段中的第3句话,根据内容填上合
20、适的词语。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中第二段第2句话仔细描写了牛顿所做的太阳钟的样子,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合适的部分画出来即可。14、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文章记叙了牛顿制作太阳钟的事情,表现了牛顿丰富的想象力和勤于思考的品质。围绕这两点,就可以写出答案。15、 缠 绑 妈妈非常珍爱这把老藤椅157 “我”没有经过妈妈的同意就擅自扔掉了老藤椅。 联系上下文158于是“我”连忙下楼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了家。159阅读文章可知,我觉得他的想法是不对的。文中的妈妈并不是因为怕乱花钱才没有扔掉老藤椅,而是这把老藤椅承载了妈妈对外祖母的怀念。160 不理解 理解了妈妈的做法 “我”明白了老藤
21、椅对妈妈的重要意义,明白了妈妈对外祖母的怀念【分析】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分析字词在语段中的作用。仔细阅读文章第五自然段,结合句子“每一次,妈妈都用布条几缠、用线绳儿绑,修理后的老藤椅“惨不忍睹”。”可知妈妈在修藤椅时用了两个动词分别是:“缠”“绑”,从中可以看出妈妈非常珍爱这把老藤椅。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自作主张:自己作主意、作决定。方法:(1)联系上下文。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借助生活
22、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让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4)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17、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象,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如:我赶忙把老藤椅搬回家并擦洗干净。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在以后的日子里,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妈妈都用布条几缠、用线绳儿绑,修理后的老藤椅“惨不忍睹
23、”。”“她微笑着说:“这把老藤椅真舒服,坐在上面,就像妈妈抱着我一样”。”可知妈妈并不是因为怕乱花钱才没有扔掉老藤椅,而是这把老藤椅承载了妈妈对外祖母的怀念。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我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可知起初物品不理解妈妈不舍得扔掉老藤椅的做法,再结合文章内容“见我和妈妈走过来,她微笑着说:“这把老藤椅真舒服,坐在上面,就像妈妈抱着我一样”。”可知后来我理解了妈妈的做法,这是因为“我”知道了这把老藤椅承载了妈妈对外祖母的怀念。20、范文:最美丽的瞬间世间最美好的感受,就是发现自己的心在笑题记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的这句诗,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奶
24、奶家在街头,右边是一条幽静的小河,潺潺流水,碧波荡漾,朱澜碧玉。左边是一个花圃,花圃上罩着一层厚厚的白色塑料纸。突然,门开了,一个老奶奶出来了,她围着一个头巾,黝黑的脸上几道厚实的川字纹,苍老的手爬满了茧子。从她温和的样子来看,应该就是这个花圃的主人。“想进来看看吗?”老人也注意到了我。“好呀,谢谢您”我跟着老人走进花圃。花圃里,繁茂的雏菊伸着娇嫩的花蕊,洁白如雪,暗香散落,馨香阵阵。绽放的虞美人伸展着她那婀娜的身姿,嫣嫣娇花,玲珑尽显;叶子似床般柔软舒适;茎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毛,似天鹅,披着一层白纱,体态袅袅,婉约内敛。我正欣赏着,老人打断了我。“喜欢吗?”“挺喜欢的。”我回答到。老人笑了
25、,回到屋里,再次出来,手里多了一把剪刀,走到一丛维菊前,弯下腰,剪下一朵开的最茂盛的黄菊。她微笑着把这朵菊花递给我:“这朵花就送你了。【详解】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场景写一篇习作。文体不限,可叙事,可抒情,可议论。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静下心来,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场景让你难忘,想和大家分享的写下来。写作构思: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出景色的美丽。如写人或叙事,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人或事的特点,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