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40552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桃花源记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步品味,想象桃源之“美丽”,理解桃源之“幸福”,评读桃源之“神秘”。2.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过程与方法:品读法、讨论法 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象、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难点:理解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的目的,正确评价

2、“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使用录音机、多媒体教学环节安排一、导入设计:有一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郭沫若在中国社会极为黑暗,人民苦难深重时,他渴望出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想象了美丽的天上街市,表达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二、指名配乐朗读:(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读诗文的好习惯。)听了这位同学的精彩朗读,更增添了我们对桃花源的无比向往

3、之情,也许同学们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呢!三、时空连线:各位同学,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今天我把远离我们1400多年曾到访桃源的渔人和桃源村里人请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台,也许我们有许多的问题等着他们来解答,现在请大家开怀畅“问”吧!众人为采访者,另自愿或指名二人为受访者(村里人,渔人)(准备好渔人、桃花源村里的人的扮演者)学前预设:渔人你是怎么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景色怎么样?里面的人生活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村里人你好,你们桃花源里有最高统治者吗?你们村民之间会有邻里不和打架斗殴偷窃的情况发生吗?你们为什么热情接待了渔人,又不让他告诉别的人?好,感谢两位先生为我们作

4、耐心细致的解答。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和受访者(村里人,渔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四、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 )美,你看( )。”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学前预设:略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五、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六、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七、 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

6、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八、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九、 学情预估:十、 问题一: 学生回答预测:十一、 生l: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二、 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荡不安,官僚阶级贪污腐败,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暗示了这一点。十三、 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

7、年之前呢?十四、 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因为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向往和平,肯定会有人带领心地善良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热爱这美丽且愿意保护这美丽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好生活。问题二: 回答预测: 生l: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生2:我认为陶渊明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

8、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体现了他的消极心态。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生4:我认为陶渊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六、全文总结: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沽身自好,安贫乐道。他憧憬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

9、。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七、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必去追求陶渊明笔下那可望不可及的桃花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涌

10、现了许多不是桃花园却胜似桃园的人间仙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关注社会,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创造更多更美的桃源。 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作练习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 加点的间读作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 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 语句。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