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震后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浅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951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后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震后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震后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浅析 章武 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校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汶川县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汶川县中小学师生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震后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飞跃发展。但受地区差异和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特性的影响,汶川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简要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震后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 有研究表明,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但可引起成年人精神、心理失调,也会对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健康造成损害。[1]“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对于汶川地区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心理应激事件,地震使汶川地区的中小学生遭受了严重的生理、心理创伤。震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2]汶川灾区的中小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汶川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各方关注的重点。面对中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震后PTSD、抑郁症、情绪障碍等问题,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中小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了起来。在震后的8年时间中,在各方的努力推动下,汶川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步地得到了发展,可谓“凤凰涅磐、掘金成长”。 一、推进震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对经历特大灾难者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在地震灾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分工的通知》。[3] 阿坝州、汶川县也高度重视灾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2009年8月汶川县灾后重建事业单位全国公招中,汶川教育系统正式拥有了心理学专业队伍,为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专业人才保障,实现了全国首创。随着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逐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由震后心理疏导转向了常规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为震后汶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行政保障。 (二)社团组织与高校科研课题的带动。 2008年6月,广东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在汶川县水磨镇正式成立了社工服务队,为在水磨镇就读的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和社会服务支援,带动了当地中小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2009年7月,李嘉诚基金会在汶川县选拔了一批教师,参加了由李嘉诚基金会赞助的“四川地震灾区骨干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培训产生了第一批灾后心理健康辅导队伍,推动了各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0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灾后中小学心理疏导研究”汶川县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培训开班,此培训为期三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承担学术指导,汶川县教育局全程参与的科研课题培训。通过课题培训,各学校积极实施校级工作,极大地提升了灾区一线心理教师在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社团组织和高校科研课题开展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三)对口援建省、市的有力助推。 震后,对口支援省、市的发达的教育水平,先进教育理念也对汶川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部分援建单位邀请了援建地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考察了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参观了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成果,并通过相关渠道牵线搭桥,结成帮扶对子。2010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文德路小学与汶川教师手拉手培训活动在汶川举行,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团体心理辅导,加深了两地教师的互动认识。2010年10月,乐山师范学院对口支援汶川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正式启动,力求在对口支援的系统单位构建常规的心理教育体系,助推提升教学质量。同年,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多次到汶川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并为学校老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15年12月,汶川县与浙江省金华市正式签订了对口援建框架协议,并确定了对汶川县教育领域进行相关层次的对口援建。各对口援建省市的援助,切实丰富了老师们的心育技巧,提升了老师们的心理学理论素养,深刻地激荡着汶川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四)汶川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领。 目前,汶川县各中小学均配置了心理学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基本保证了师资配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组织作用和引领作用,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了起来。[4]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参与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我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我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怀着满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不计回报,默默探索,并在一线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带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他们是生力军,示范并引领着我县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业的兴衰。 二、影响震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因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少部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学校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有心理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其实,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个别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即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应付心理,应对检查而设,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少部分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解决少数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进行心理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上的说服教育。然而,从现实来讲,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工作,才是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二)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压力因素。 震后初期,随着我县学校教育教学逐步恢复,面对因地震而受影响的功课,部分教师怀着亲人遇难的悲痛坚强工作,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很大。在开展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又要花大力气抓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权衡和组合两者之间的关系,转变老师和学生的观念,让震后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和生活,要让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育的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学科教学中去,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前,汶川县正全力打造“阿坝州教育中心”,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教师既要确保学生安全成长,又要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确保教学质量,还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迎接各类检查评估,教师的工作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成为了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地震灾区和民族地区差异因素。 由于外来的支持资源具有选择性,作为地震灾区,汶川县各学校灾后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存在差异,震后心理健康资源的分配不均。比如,有的学校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处于过剩状态,甚至被过度关注,而有的较偏远的学校则“无人问津”。在开展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而在面对家庭这一环节时,家长的配合、支持、理解尤为重要。由于汶川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不同,家长的观念与素质有所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标准也有所不同,这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要逐步探索学校心理健康的道路,并努力寻求家校共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共鸣。 (四)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任务的复杂性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心理健康教育既要贯彻全体性原则,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它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投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困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心理学工作者本身也可能产生职业的倦怠和耗竭感。在面对部分及个别危难案例时,有些情况可能超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范围,需要专家的指导帮助,需要有明确的转介单位,并建立稳定的危难案例处理帮助关系。 三、对震后汶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建立专门的成套的管理制度,建立考评机制,落实专门科室、专人负责,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系统地运行,能够有效地开展起来。另一方面,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调动心理学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他们的岗位设置,保障其评优评奖的权利和相应的职称待遇,确保人尽其才,让他们将专业优势发展起来,并将他们的业务工作表现与学校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使他们的付出得以被认可,合理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只有各级职能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为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政策护航,才能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地方课程相结合。 1.发挥省级地方课程教材的作用。 2015年秋季以前,我县主要运用的省级地方课程教材是《生活·生命与安全》,开展生活、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能力。[5]从2015年秋季开始,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安全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必须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的要求,认真利用省教科所编写的地方课程教材,以《生命·生态·安全》、四川省普通高中试用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载体,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生态、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注重体验,突出实用、实效,强调通过情境和实践,触发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美好生活,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坚持用好阿坝州特色地方教材。 汶川作为羌族聚居地和地震灾后重建典范,一是要利用好阿坝州教育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促进民族地区师生的心理角色和文化适应,增强心理认同感,应对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和主流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减缓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困难,让民族文化浸润心田。二是要利用好汶川县教育编写的地方教材《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小学版与中学版),开展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从心理学上的意义来说,就是让孩子们在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给自己的行为一种心理暗示,让受恩的人感知其今后也应该那样做,爱别人,帮助别人。“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汶川人民受恩于党和国家,受恩于关爱灾区的所有人们。学校有必要将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发挥好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疏导与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和防范心理障碍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灾后重建中,我县利用灾后重建精神家园项目采购了心理辅导室专业实施设备,在各个中小学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为心理学专、兼职教师建立了工作阵地,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规模为全国罕见,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汶川县应该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学习心理辅导室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的品德,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学生个性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是情绪调节、学习动机、人际交往、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辅导。[6]所以,有必要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当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必要注重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只有将显性的心理健康教学与隐性的学科参透式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营造适宜学生心理发展的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关系。[7] 综上所述,震后汶川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的机遇,也面临着长远发展的挑战。只有结合汶川地区的实际情况,牢牢抓好发展机遇,沉着应对各项挑战,才能实现汶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推动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袁长海.严重自然灾害对儿童精神健康的损害.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999,16,5-26. [2] 张建新.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序言.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81-482. [3]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会议资料,成都,2010.1-18. [4]郑日昌,刘视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5-16. [5]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生命·生活与安全后记,四川:地质出版社,2009,67-68. [6]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59. [7]郑日昌,刘视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6-17.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