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骨料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pdf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55355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1.44KB 下载积分:0.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骨料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骨料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6年 第 3期 (总 第 3 1 7 期 ) N u mb e r 3 i n 2 0 1 6( T o t a l No 3 1 7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实用技术 PRACTI CAL T ECHNOLOGY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6 0 3 0 3 5 不 同骨料 的植生混凝 土脱氮 除磷效果的 比较 潘小康 一 , 杨金辉 , 虢清伟 , 张政科 , 黄大伟 , 杨好星。 , 严雄风 ( 1 南华大学,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0 ;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 1 0 6 5 5 ; 3 广东工业大学 , 广 东 广州 5 1 0 0 0 6 ) 摘要: 采用粒径为2 5 - 3 0 m m的沸石 、 钢渣、 砾石为骨料制作植生混凝土, 比较了不同骨料制作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 , 探讨了骨料对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保持进水氨氮和总磷浓度为 5 0 、 1 0 m g L的条件下, 3 0 d时 沸石 、 钢渣 、 砾石植生混凝土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 9 7 5 、 7 2 2 2 、 7 0 , 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 8 1 、 7 7 、 6 8 。 沸石植生混凝 土对氨氮去除效果优于钢渣 、 砾石制作的混凝土材料, 钢渣植生混凝 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骨料制作的混凝土材 料。 骨料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对植生混凝土脱氨除磷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骨料 ; 植生混凝土; 脱氮除磷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4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3 5 5 0 ( 2 0 1 6 ) 0 3 0 1 4 0 0 3 C o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e ffe c t s o n t h e r e mo v a l o f n i t r o g e n a n d p h o s p h or u s o f d i ff e r e n t a g gr e g a t e s PAN Xi a o ka n g 。 一 ,Y ANG J i n h u i , GU O Qi n g w e i , Z HANG Z h e n g k e , HU ANG Da w e i , Y ANG Ha o x i n g。 一, Y AN Xi o n g f e n g 1 ( 1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 H e n g y a n g 4 1 2 0 0 0, C h i n a; 2 S o u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u t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Mi n i s t r y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i o n o f P RC,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5 5, C h i n a; 3 Gu a n g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 C h i n a ) Ab st r a c t: Th e e f f e c t o f p l a n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o n t h e r e mo v a l o f n i t r o g e n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a n d t he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r e mo v a l o f n i t r o g e n a n d ph o s p h o r us o f d i f f e r e nt a g gr e g a t e s we r e s t u d i e d T h r e e d i f f e r e n t p o r ou s , z e o l i t e, s l o ga n s a n d g r a v e l , we r e u s e d wi t h t h e i r s i z e s o f 2 5 3 0 mm Th e e x p e fime n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h a t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k e e pi n g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a mmon i a n i o g e n a n d t o t a l p h o s p h o r u s i n t h e i n flu e n t 5 0, 1 0 mg L, a fte r 3 0 d a ys , t h e n t h e r e mo v a l r a t e o f a mm o n i a n i t r o g e n b y z e ol i t e, s t e e l s l a g a n d g r a v e l p l a n t wa s 8 9 7 5 , 7 2 2 2 a n d 7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mo r e o v e r t h e t o t a l p h os p ho r us e l i mi n a t i o n r a t e i s 81 7 7 a n d 6 8 r e s p e c t i ve l y Th e r e mo v a l e f f e c t o f a m mo n i a n i o g e n b y z e o l i t e w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s t e e l s l a g a n d g r a v e l , a nd the r e m o v a l o f t o t a l p h o s p h o r u s b y s t e e l s l a g c o n c r e t e i s s u p e rio r t O tha t o f o the r t wo k i n d s o f a g gr e g a t e s Di r e c t a n d i n d i r e c t e f f e c t s o f a g g r e g a t e p r o d u c e d i mp o r t a n t i mp a c t o n the r e mo v a l o f a mmo n i a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o f t h e p l a n tin g c o n c r e t e K e y wo r d s: a g g r e g a t e ; p l an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 n i o g e n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mo v a l 0 引 言 植生混凝土采用具有一定硬度 的天然矿物材料 或者 石材作为骨料 , 使用高强度水泥等黏结 材料制成多孔混凝 土 , 在孔 隙填充的基质后通过播种或其他技术工艺使得植 物在基质层或穿透基质层生长, 从而形成一种特殊 的生态 混凝土, 又称“ 植被混凝土” 、 “ 绿化混凝土 ” 、 “ 植生型多孔 混凝土” , 是一类将植物与混凝土有机融合而成的兼顾生 态效应与结构功能性 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所谓 生态性是指 植生混凝土在与污水接触过程 中通过物理 、 化学 、 生物作用 净化水质的效应 ; 结构功能性是指植生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家 族成员广泛应用于河道护坡 、 停车场 、 道路护坡等工程。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植生混凝 土的净 水机理进行 了诸 多研究 , 主要是通过植生混凝土 内部一系列物理 、 化学 、 生 物作 用去 除氮 、 磷等 污染 物质 , 具 体表 现为 以下 几个 方 面 : 植生混凝土 由于其 特殊 构造 而成 为一种 过滤 材 料 , 通过过滤 、 吸附污染物质 ; 在 与污水接触过程 中植生混 凝 土的组分会释放 C a “ 、 Mg “等离子及其氧化物 , 与污水 中的铵根离子 、 磷酸根离子产生化学反应 , 形成 絮凝 沉淀 从而净化水质 ; 植生混凝土 的骨 料和填充土为微生物提供 载体 , 使得植生混凝土 内部微生物丰度值较 高 , 微 生物利 用污水 中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降解污染物质。 骨料是植生 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 同骨料 由于其物 理 、 化 学性质 的差异将会影响其对污水 的吸附能力 , 也会因骨料释放的 组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 微生物群落结构 因为不 同理化环境产生差异 。 为了探索不同骨料制作 的植生混凝 土对污水净化效果 的影响, 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材料和 方法 1 1 试 验 材 料 试验用水为模拟污水 , 使用磷酸二氢钾 、 氯化铵 、 水配 制 , 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 5 0 、 1 0 m g L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4 1 8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9 0 8 0 9 5 ) ; 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 ( 9 4 5 1 0 6 5 5 0 1 0 0 2 5 2 1 ) 1 4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采用粒径为 2 5 3 0 m l T l 的沸石 ( 浙江省缙 云县产斜发 沸石) 、 钢渣( 武汉滤源) 、 砾石( 惠州某砾石厂) 为粗骨料 , P O 4 2 5级水泥为胶凝材料 , 按水: 水泥: 骨料等于 0 2 8 : 1 : 8的比例 , 人工拌制成混 凝土材料 。 植生混凝 土试块 借助 2 o 0 m m, 高为 1 0 0 mm的P V C管成型。 将拌制好的 混凝 土材料浇筑进模框 , 捣实 , 压紧成型 , 浇筑成型 的试块 高 5 0 m m左右。 成 型的植生混凝土试块经过 2 8 d洒水养 护 、 3 0 d 浸水降碱处理得到强度 、 碱度符合要求的多孔混凝 土试块。 将适宜植物生长的泥炭土掺加水、 塘泥、 保水剂和 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拌制成适生材料后灌注进多孔混凝土试 块 , 适生材料表层厚度为 5 0 I I l T I 左右 。 得到灌 注后的混凝土构件将华南地 区护坡植物使 用 率较高的百喜草种子 播种于适生材料表层 , 洒水养护。 播种后一周左右发芽 , 6 0 - 9 0 d 后百喜草根系穿过空隙 , 形 成本研究考察的植生混凝土 。 1 2试 验 方 法 1 2 1 静态试验 将植生 昆 凝土置于直径为 4 0 c m, 高 5 0 c m 的透 明塑 料装置中。 各组底部使用塑料支架支撑, 使其底部距离装 置底部 3 0 C lT I 。 分别 向各组 试验装置 中加人 3 5 L模拟 污 水 , 水平面 与各试块 P V C外模上 部齐平 。 试 验开始 后每 1 2 h取样一次分析溶液 中氨氮 、 总磷浓度。 1 2 2动态试验 分别取不同骨料植 生混凝土 置于长宽 高分别 为 2 0 、 2 0 、 2 5 c m 的玻璃试验装置 中, 底 部填充 高 5 c m 泥土 以利 于植物根系生长。 配置氨氮 、 总磷浓度分别为 5 0 、 1 0 m g L 的模拟污水, 使用微型水泵将模拟污水泵入 反应装置 中。 由于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 模拟污水在穿透植生 混凝土后出水 。 每 3 d 取样检测 出水氨氮 、 总磷浓度。 装置 示意图如图 1所示 箱 植生混凝 土 泥土 出水 口 图 1 试验装 置 示意 图 1 3分析指标及 方法 分析指标依据 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 检 测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 光光度计法 , 总磷采 用过硫酸 钾 消解法。 2结果与讨论 2 1 静 态试验 不同骨料制作 的植 生 昆 凝 土对氨氮均有 一定 的去 除 效果 , 各试验组 氨氮浓度持续下降 。 1 0 8 l a 时, 沸石 、 钢 渣、 砾石植生 混凝 土试 验 组 中氨氮 质量 浓度 分 别为 0 1 3 6 、 0 6 1 0 、 0 7 0 3 mg L , 去 除 率 分 别 为 9 7 3 2 、 8 7 9 7 、 8 6 1 3 。 从 图 2中可以发现钢渣植生混凝土和砾石植生混 凝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差异性不显著 , 而沸石植生混凝土 的去除效果明显由于二者 。 这是 由于天然沸石具有架状结 构 , 其晶体 内部分子 以架状结构连接形成 多孔结构 , 具有 较强的物理吸附能力且对污水 中的氨根离子具有较强 的 离子交换性 。 这种性能使得沸石 多孔混凝 土对 氨氮 的 吸附能力明显优于砾石 、 钢渣植生混凝土 。 U 1 2 2 4 3 6 4 8 6 0, 2 8 4 9 6 1 0 8 l 2 U l 3 21 44l 5 6l b 1 8 0 时间 h 图 2 氨氮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 3为不同骨料植生混凝土 静态吸附试验 中总磷质 量浓度随时问变化情况。 3 种骨料制作的植 生混凝 土对 总 磷 的去除规律类似 , 但去 除效果有所差 别。 各试验组溶液 中总磷浓度 在前 4 8 h快速 下 降, 而后 下降速 率趋 缓 , 在 1 2 0 h 左右溶液 中总磷浓 度在一定范 围内波动 。 1 0 8 h时 , 沸石 、 钢渣 、 砾石植 生混凝 土试验组 中总磷质量 浓度分别 为 0 2 6 2 、 0 0 6 3 、 0 2 9 2 m g L, 去 除率 分 别 为 7 4 3 0 、 9 3 8 2 、 7 1 3 7 。 3种骨料植生混凝 土对总磷去除能力大 小排序为钢渣植 生混凝 土 沸石植生混凝 土 砾石植生 混凝土。 骨料对磷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化学形 态 , 钢渣 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C a O、 S i O 2 、 F e 2 O 3 、 A 1 2 O 3 , 而污 水 中的磷酸根离子 可以与骨料释放 的金 属离 子及其氧化 物形成难溶性沉淀 。 时 Inq h 图 3总磷 质量 浓度 随时 间的变化 2 2动 态试 验 通过动态试验探讨 了不 同骨料植生 混凝土持续脱 氮 除磷 的效果及规律 , 试验结果如图 4 7 所示 。 图 4为动态试验 中不 同骨料 植生混凝土氨氮 出水浓 度情况。 从图 4中可以看 出沸石植生混凝土对污水 中氨氮 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 2 种植生混凝 土 , 这与静态试验 中的 结果一致。 试验前期 3 种骨料的植生混凝土对氨氮 的去除 具有很好的效果 , 3 d时沸 石 、 钢渣 、 砾石试验组 氨氮出水 浓度分别为 0 5 1 、 1 3 9 、 1 5 mg L , 去除率分别 为8 9 7 5 、 7 2 2 2 、 7 0 。 2 1 d 后各试验组 氨氮出水浓度 开始趋于稳 定 , 3 0 d时沸石 、 钢 渣 、 砾石试 验组氨 氮 出水 浓度分 别 为 1 41 6 5 4 3 2 l 一 1 J 糕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2 1 、 1 3 6 、 1 6 0 m g L , 去 除率 分别 为 7 5 8 、 7 2 7 2 、 6 8 O 2 。 吕 越 蠊 时 间, d 图4各试验组氨氦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褂 撅 时间, d 图5 各试验组氨氮去除率随时间变化情况 窨 避 塔 时间 d 图6 各试验组总磷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时 间 d 图 7 各试验组总磷去除率随时间变化情况 从 图 5中可以看 出氨 氮去 除率 的变 化规律 为 : 先下 降 , 后上升 , 而后趋于稳定。 这说 明试验前期 , 骨料 吸附是 影响氨氮去除的主要 因素 , 随着骨料吸附逐渐饱和氨氮出 水浓度缓慢上升 。 在污水 与植生混凝土接触过 程中 , 植 生 混凝土内部微生物以骨料表面和填充土为载体生长繁殖 , 试验中期微生物与植物共同作用去除污水 中的氨氮 , 因而 氨氮出水浓度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微生物群落结构趋 于稳定 , 数量达 到极值 , 氨氮的去除率 也因植生混凝 土脱 氮系统形成稳定 的结构在小范围波动。 从图 6可以看出 , 3种骨料的植生混凝 土对 总磷 的去 除能力排序为 : 钢渣植生混凝土 沸石植 生混凝土 砾石 1 42 植生混凝土。 3 d 时钢渣 、 沸石、 砾石植生混凝土试验组总 磷出水浓度最低 , 分别为 0 0 7 、 0 0 8 、 0 1 4 mg L 。 2 4 d后各 试验组总磷出水浓度趋于稳定 , 3 0 d时钢渣 、 沸石 、 砾石试 验组总磷出水浓度分别为 0 1 9 、 0 2 3 、 0 3 2 mg L , 去除率分 别为 8 1 、 7 7 、 6 8 。 图 7 表 明总磷去除率变化规律为 : 逐 渐下降 , 而后趋于稳定 。 与氨氮去除率变化规律相 比, 后期 总磷的去除率并未出现上升 的现象, 这说 明在骨料 吸附总 磷达到饱和的过程中, 微生物和植 物开始逐渐替代骨料成 为植生混凝土去除总磷的主要途径 , 但这种方式对总磷 的 去除效果低于骨料吸附作用 。 3 结 论 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他 , 对 比分析了 3种骨料制 作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 得到以下结论: ( 1 ) 3种材料制作 的植生混凝土对污水均有 良好 的净 化效果。 静态试验中, 1 0 8 h时, 沸石、 钢渣 、 砾石植生混凝土 试验组中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 0 1 3 6 、 0 6 1 0 、 O 7 0 3 mg L, 去 除率分别为 9 7 3 2 、 8 7 9 7 、 8 6 1 3 ; 总磷 质量浓度 分别 为 0 2 6 2 、 0 0 6 3 、 0 2 9 2 mg L, 去 除 率 分 别 为 7 4 3 0 、 9 3 8 2 、 7 1 3 7 。 动态试验中, 在保持进水氨氮和总磷浓 度为5 0 、 1 0 m g L的条件下 , 3 0 d时沸石 、 钢渣 、 砾石植生混 凝土试验组出水氨氮浓度分别为 0 5 1 、 l _ 3 9 、 1 5 mg L, 去除率 分别为 8 9 7 5 、 7 2 2 2 、 7 0 ; 出水总磷浓度分别为 0 1 9 、 O 2 3 、 0 3 2 m g L, 去除率分别为 8 1 、 7 7 、 6 8 。 沸石植生 混凝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钢渣和砾石植生混凝土, 钢渣 植生混凝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植生混凝土。 ( 2 ) 骨料作为植生混凝土 的架构材料 , 是影响植生混 凝土的脱氮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 静态吸附试验与动态试 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说 明骨料对植生混凝土系统脱氮除磷 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与污水接触初期通过吸附和 离子交换作用净化水质, 骨料的不同直接影响脱氮除磷效 果 ; 另一方面 , 骨料 的理化性质 不同形 成的植 生混凝土 内 部环境也会产生差别 , 从而影响植生混凝 土中植物和微生 物 的生长, 间接影响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 。 参考文献: 1 王桂玲, 王龙志, 张海霞, 等 植生混凝土的含义、 技术指标及 研究重点 J 3 混凝土, 2 0 1 3 ( 1 ) : 1 0 51 0 9 2 李晨, 曾丽璇, 吕向红 生态混凝土净水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J 昆 凝土, 2 0 1 I ( 9 ) : 1 2 5 1 2 7 3 陈志山 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机理和存在 问题 J 给水 排水 , 2 0 0 1 ( 3 ): 4 04 1 4 P A R K S B, T I A M A n e x p e r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w a t e r p u fi fi c a t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m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e s e a r c h, 20 0 4, 3 4: 1 7 71 8 4 5 张政科 , 虢清伟, 颜 智勇 , 等 P C RD G G E研究沸石植生混凝 土微生物群落结构 J 中国环境科学, 2 0 1 3 , 3 3 ( 9 ) : 1 6 1 5 1 6 21 6 R O Z I C M, C E K I A NS T E F A N O V I C S A mm o n i a c a l n i t r o g e n r e m o v a l f r o m w a t e r b y t r e a t m e n t w i t h c l a y s a n d z e o l i t e s - J Wa t e r R e s e a r c h , 2 0 0 0 , 3 4 ( 1 4 ) : 3 6 7 5 3 6 8 1 下转第 1 5 0页 蛐 加 =g 如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抗渗能力。 材料用量为 2 5 0 m L时抗渗强度提高了3 1 4 2 。 在一定养护条件下 , 涂刷 R C G U A R D E X 的混凝 土具有 较好 的 自愈 能力 , 二 次抗 渗 强 度 约为 一 次 抗 渗强 度 的 7 l 8 7 , 具有很强 的防水性能。 ( 3 ) 试验研究的结果及现象符合循环络合 一 裂缝 自修 复反应理论 , 证 实 R C G U A R D E X用 于混凝 土结构 的抗 渗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渗透结 晶型混凝土具备 良好 的 自修 复性能。 该材料具有十分广 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对于新建 的混凝土工程 , R CG U A R D E X可 以起到“ 面膜” 的作用 , 能 有 效 抑 制 裂 缝 的 产 生。对 就 有 的 混 凝 土 结 构 , R C G U A R D E X相 当于“ 创 口贴” 的作用 , 可有效修复使 用 中所产生的微 裂缝 , 提 高混凝 土结构的耐久性 , 对延长 结构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 参 考文 献 : 1 陈岳 全国建筑渗漏现状的市场调查报告 R 中国防水网 北 京: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2 0 1 4 : 01 2 朱方之 , 赵铁军 , 等 混凝土毛细吸水因素探讨 J 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2 , 4 4 ( 5 ) : 6 2 7 6 3 1 3 廖文兵 , 刘清, 塞尔江 哈力克 渗透结晶材料对乌鲁木齐地区 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J 混凝土 , 2 0 1 5 ( 1 ) : 1 5 5 1 5 7 1- 4 赵铁军 混凝土渗 透性 M 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2 0 0 6 : 1 2 1 1 4 9 E 5 S A V A G E B M, J A N S S E N D J S o i l p h y s i c s p r i n c i p l e s v a l i d a t e d f o r u s e i n p r e d i c t i n g u n s a t u r a t e d mo i s t u r e mo v e me n t i n p o r t l a n d 上接第 1 4 2页 7 WE T H O L M L J S u b s t a t e s for p h o s p h o rus r e mo v a l : p o t e n ti a l b e n e fi t s fo r o ns i t e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e n t J Wa t e r R e s e a r c h , 2 0 0 6 , 4 0 ( 1 ) : 2 3 3 6 E 8 岳衡, 虢清伟 , 王劲松, 等 具氨氮吸附效能的沸石多孔混凝土 配合比优l Jd E J 混凝土, 2 0 1 2 ( 1 1 ) : 1 3 9 1 4 1 9 王桂林 , 王龙志, 张海霞, 等 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碱度 控制、 植生土及植物的选择 J 混凝土 , 2 0 1 3 ( 2 ) : 1 0 2 1 0 9 1 0 夏汉平, 敖惠修, 刘世忠, 等 北江大堤植草护坡效应研究 J 热带地理, 2 0 0 2 , 2 2 ( 4 ) : 3 5 9 3 6 2 1 1 B O O K E R N A, C O O N E Y E L, P R I E S T L E Y A J A mm o n i a r e m o v a l f r o m s e w a g e u s i n g n a t u r a l a u s t r al i a n z e o l i t e J Wa t e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6 , 3 4 ( 9 ) : 1 7 2 4 1 2 D R I Z O A, F R O S T C A, G R A C E J , e t a 1 P h y s i c oc h e m i c a l 上接第 1 4 6页 参考文献: 1 洪乃丰 震后反思“ 海砂屋” J 腐蚀与防护 , 2 0 0 8 ( 7 ) : 4 2 6 42 8 2 张泳 沿海地区海砂利用及所引发问题 的研究 J 四川建筑 , 2 0 0 6 ( 3 ) : 1 2 91 3 0 3 洪乃丰 海 砂腐蚀与 “ 海砂屋 ” 危害 J 工业建筑 , 2 0 0 4 , 3 4 ( I I ) : 6 5 6 7 4 洪乃丰 海砂对钢筋 混凝土 的腐蚀与对 策 J 混凝土 , 2 0 0 2 ( 8 ) : 1 2 1 4 5 徐善华 , 牛荻涛 , 王庆霖 大气环境条件下混凝土中钢筋的锈 蚀 J 建筑技术 , 2 0 0 3 ( 4 ) : 2 6 7 2 6 9 11 6 3刘娟红 , 凌洁, 梁俊 不同掺量的海砂对管桩混凝土性能影响 的研究 J 江西建材, 2 0 1 4 ( 1 2 ) : 2 1 2 2 1 5 1 5 0 c e m e n t c o n c r e t e J A C I Ma t e r i a l s J o u r n a l , 1 9 9 7 , 9 4 ( 1 ) : 6 3 7 O 6 姚国友, 安雪晖 纳米 昆 凝土养护修复体剂的研究与应用 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 0 1 5 ( 9 ) : 2 7 3 3 7 陈光耀 , 吴笑梅 , 樊粤明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作用 机理分析 J 新型建筑材料, 2 0 0 9 ( 8 ) : 6 8 7 1 8 王丹, 张玉奇, 曾昌洪 , 等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性能研 究及微观分析I- J 新型建筑材料 , 2 0 0 8 , 2 : 7 7 8 0 9 余剑英 , 李旺林 , 郭殿祥 , 等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赋予混凝土 裂缝自愈合性能的研究 J 中国建筑防水 , 2 0 0 9 ( 8 ) : 1 4 1 6 1 0 李厚祥 , 唐春安 , 曾三海 , 等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特性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4 , 2 6 ( 3 ) : 2 7 2 9 1 1 匡亚 1 , 欧进萍 混凝土的渗透结晶自修复试验与研究 J 铁 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8 , 5 ( 1 ) : 6 1 0 1 2 张鹏 , 戴建国 , 赵铁军 , 等 带裂缝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及防水处 理的影0 11 J 3 建筑材料学报, 2 0 1 0 , 1 3 ( 1 ) : 7 0 7 4 1 3 K e l h a m S A A w a t e r a b s o r p t i o n t e s t for c o n c r e t e J Ma g a z i n e o f C o n c r e t e R e a s e a r c h , 1 9 8 8 , 4 0 ( 1 4 3 ) : 1 0 6 1 1 0 1 4 K R U S M, S E D L B A U E R K, R U C K E R P R e d i s t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 p o r e w a t e r i n t h e c e m e n t g e l o f c o n c r e t e C T r a n s p o r t i n C o n c r e t e: Na n ot o Ma c r os t r u c t u r e Fr e i bu r g: Ae d i fic a t i o P u bl i s h e r , 2 0 0 7 6 】一7 0 第一作者 : 王海超( 1 9 6 0一) , 男, 博士 , 教授, 主要从事钢筋混凝 土结构理论、 耐久性及先进建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联系地址: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前湾港路5 7 9号 山东科技大学土 建学院( 2 6 6 5 9 0 ) 联 系 电话 : 1 5 2 5 3 2 8 8 0 1 7 s c r e e n mg o f p h o s p h a t e r e mo v i n g s u b s tr a t e s f o r u s e i n c o n s t r u c 。 t e d w e t l a n d s y s t e ms 11 J 3 Wa t e r R e s e a r c h , 1 9 9 9 , 3 3 : 3 5 9 5 3 6 0 2 1 3 黄毅, 徐国平, 程慧高 , 等 典型钢渣的化学成分、 显微形貌及 物相分析 J 硅酸盐通报, 2 0 1 4 , 3 3 ( 8 ) : 1 9 0 2 1 9 0 7 1 4 王振, 刘超翔, 董健, 等 人工湿地中除磷填料的筛选及其除磷 能力F J 中国环境科学, 2 0 1 3 , 3 3 ( 2 ) : 2 2 7 2 3 3 第一作者 : 潘小康( 1 9 9 1一) , 男, 硕士研究生 , 研究万向: 水处理 理论与技术。 联系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 7号 大院环境保护部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5 1 0 6 5 5 ) 联 系电话 : 1 8 5 7 5 2 6 0 3 5 9 7 姬永生 自然与人工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退化过程的相关性研 究J- D 徐州 : 中国矿业大学, 2 0 0 7 8 宋少民, 李红辉 , 邢峰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抵抗碳化和钢筋 锈蚀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8 ( 8 ) : 3 8 4 2 1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 定 z 铁建设11 2 0 0 5 1 5 7 号 : 3 1 5 1 第一作者 :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宋少民( 1 9 6 5一) , 男 , 教授 , 研究方向 : 高品质骨料新 型掺合料与绿色高I z a 混-凝土。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 1 号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 通工程学院( 1 0 0 0 4 4 ) l 3 91 1 4 55 9 8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