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垩白率:一般指米粒中有白垩米粒的比率。
2.基 肥:也称底肥,是指播种前或称霸前的施肥,通常在耕翻前或耙地前施入土壤。
3.套 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4.冷 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5.春性小麦:对低温要求不严格,一般在0-12℃、3-15天即可通过春化作用。
6.复种指数:作物播种面积/土地面积×100%。
7.经济系数:也叫收获指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8.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的生产体系。
9.有效积温: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效的温度而言,把大于生物学下限、小于生物学上限的温度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
10.经济产量:指能够满足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作物产品的收获量。
11.感温阶段:某些低温、长日型作物的温光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先以一定时间完成对花芽分化的温度诱导。
12.种子的休眠 :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3.叶面积指数:指单株叶面积的单位面积株数之积与单位土地面积的比值。
14.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5.大喇叭口期:指玉米抽雄前10-15天,穗位上部叶片出生快而大,叶片密集呈大喇叭状。
此时为大喇叭口期。
16.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7.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18.水稻的有效分蘖:指水稻的分蘖中能够最终结实的分蘖叫有效分蘖。
19.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二、填空
1.作物栽培的特点是指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商品性。
2.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
3.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纤维类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嗜好作物。
5.禾谷类作物的完全叶主要是由叶鞘、叶舌、叶耳、叶片等组成。
6.农作物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主产品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8.营养效率期指作物一生中(肥料利用率最高,营养效果最好,对提高 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最大的)时期。
9.农产品的品质主要指(营养品质)、(加工品质) 、和(商业品质)。
10.作物产品品质指标主要指生化指标 物理指标和信用品质指标。
11.土壤耕作技术可分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
13.肥料种类很多,按其化学万分可分为(有机肥料) 和(化学肥料)。
14.优良的种子应具备以下标准:生活力强、粒大饱满、整齐度高、纯净度高、无病虫害。
18.春播大豆区一般在5~10厘米处土层温度稳定达到(8)℃以上时即可播种,春玉米一般在5—10厘米处土层温度稳定达到(10~12)℃以上时即可播种。
19.大豆的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纯度大于 (99%)、净度大于(98%) 、发芽率大于(95%) 、水分小于(13.5%)。
20.玉米开花适宜的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65%~80%)。
22.马铃薯的产量是由(每穴株数)、(每株块茎数) 、和(块茎重)构成的。
23.马铃薯种薯切块以(25~50)g为宜,每个切块有(1~2)芽眼,切块就在播前(1~2)d进行。
26.水稻本田移栽后,要经过移植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和黄熟期六个生育期。
三、选择题
1.小麦属于( A )
A、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 C、纤维作物。 D油料作物。
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B )
A、高温条件。 B、低温条件。 C、高压条件。 D、低压条件。
3.春大豆播种一般在5-10厘米土层,稳定达到( C )
A 4℃ B 6℃ C、8℃ D、10℃
4.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 D )
A、送嫁肥。 B、分蘖肥, C、穗肥、 D、粒肥。
5.水稻插秧的高产期( C )
A、5月1日左右。 B 5月5日-5月15日。 C 5月15日-5月25日。
D 5月25日-6月5日。
6.根外追肥是( D )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
7.耕地的目的( D )
A.改良土壤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抗旱保湿
8.深松的深度 C
A.10-20厘米 B.10-30厘米 C.30-60厘米 D.60-90厘米
9.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 B
A.0-3厘米 B.3-5厘米 C.5-7厘米 D.7-10厘米
10.秋施肥是 A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
11.中耕的目的 A
A.松土除草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加深耕层
12.深施肥的深度 A
A.10-20厘米 B.10-30厘米 C.30-60厘米 D.60-90厘米
13.甜菜种子的播种深度 B
A.0-3厘米 B.3-5厘米 C.5-7厘米 D.7-10厘米
14.尿素必须在 C 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 B.高压下 C.密封下 D.常温下
15.旋耕的深度 A
A.5-10厘米 B.10-15厘米 C.15-20厘米 D.20-25厘米
四、简答
1.玉米花粒期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答:防止茎叶早衰,保持绿叶面积,保证授粉、受精良好,促进子粒灌浆成熟,防止贪青晚熟,实现粒多粒重。
答:一是对土壤进行深松,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二是分层施肥;三是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3.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4.简述玉米合理密植的主要依据及生育指标。(7分)
答:依据:土壤肥力条件:肥地宜密植,瘦地宜稀植;
土壤水分状况:水分充足、有灌溉条件宜密植,干旱地区、无灌溉条件宜稀植;
品种特性:早熟品种宜密植,晚熟品种宜稀植;收敛品种宜密植,平展品种宜稀植。
生育指标:无倒伏;空秆率小于3%;无大、小苗;经济产量系数大于0.4%。
5.简述防止小麦倒伏的途径。(7分)
答:(1)选用秆强抗倒的品种。
(2)深耕细作,加深耕层。
(3)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4)改变种植方式。
(5)在起身期进行碾压。
(6)合理施肥。
(7)利用生长调节剂
6.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
答:(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7.水稻品质指标有哪些?
答:稻米品质指标一般分为四项:1)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2)外观品质:包括粒形、垩白率、透明度等指标。3)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米饭质地等。4)营养品质:指精米的蛋白质含量等。
8.简述玉米攻穗肥的作用与技术。
答:穗肥对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十分关键。施肥时期在大喇叭口期,距抽穗10d左右。穗肥应用重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80%,并以速效肥为宜。
9.玉米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根据玉米品种确定种植密度;(2)根据地力、水肥条件确定种植密度;(3)根据播期确定种植密度;(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10.简述水稻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答:揭膜后,应及时用人工拔除苗床大草,追好送嫁肥,打药预防潜叶蝇,达到带肥,带药下地的目的。
12.轮作的作用。
答:1)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2)减轻作物的病虫草害;(3)改善土壤的理化形状。
五、论述题
1.详述春小麦的施肥原则及方法。
答(1)施肥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做到测土施肥。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因地制宜,看苗施肥的原则。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生物肥配合施用,氮、磷、钾、微量元素合理配比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无机氮与有机氮之比不超过1:1,无机磷钾肥与有机磷钾肥之比不超过2:1。在不减少产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肥施入量,增加有机肥投入量,以逐年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做到持续高产稳产。
(2)施肥方法 底肥:每公顷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吨,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一般有机肥占总用氮量的60-80%较好;种肥:每公顷施尿素60 kg,磷酸二铵90 kg,钾肥30 kg。若土壤中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则可做为种肥适当施入微量元素,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追肥:在小麦3叶期,利用阴雨天每公顷追施尿素100 kg。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结合防病、防虫,采用超低容喷雾,喷施小麦有机叶面肥。
2.试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调控措施。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①产量构成因素间关系是乘积关系,因此它们不可能都同时增长,而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的关系;②虽然有时增加穗数可能导致穗粒数的减少,但这些因素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当调节,发挥它们的自动调节作用,有利于增产。
3.试述玉米穗肥的施用技术。
答:玉米穗肥应重施。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50%左右。施肥时间:大喇叭口期。或抽雄前10-15天。或雌穗处于小穗或小花分化期。此时中熟种为11-12片全展叶,早熟种为9-10片全展叶。一般土壤瘠薄,底肥少,植株生长较差的,应适当多施、早施。反之,可适当迟施、少施。
4.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5.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答: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良途径:①遗传;②环境;③栽培技术;④病虫害;⑤加工。分别进行论述。
6.试述育苗移栽油菜苗床期壮苗的培育过程和技术要点。
答:培育过程技术要点包括①苗床的准备;②种子处理与播种;③苗床管理。分别进行论述。
7.试述水稻晒田的作用与技术。
答:水稻晒田的作用有:①改善稻田的理化性状;②调整植株长相。
水稻晒田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好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分别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