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315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低压柜安装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电器元件的安装质量,提高工作效率。2.适用范围适用于低压配电盘电器元件的安装过程。3.引用标准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9661-1999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GB/T 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JB/T 9663-1999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4.职责4.1现场装配工在电器元件组装时,应执行本作业指导书。4.2班组长应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和安装质量检查。5.设备与工具手电钻、扳手、卷尺、铁锤子、钢丝钳、螺丝刀、套筒扳手、木锤子、活动扳手、剥线钳、平口钳、冷压钳、万用表、液压钳

2、等。6.材料产品装配图及所列元器件、零部件、紧固件、回丝、凡士林等。7.装配工艺过程7.1刀开关安装(1)装配工艺a.清除表面灰尘,先将刀开头触头及转动部分涂上凡士林。b.将操作机构安装在面板上相应位置上,拧紧固定螺栓的螺母(不要太紧),但必须加垫接地蛰圈。c.将刀开关安装在角钢上,调整好垂直度及水平方向的位置,合闸时,连杆应水平,拧紧固定螺栓的螺母(不要太紧)。d.将操作机构与刀开关连接起来,调整调节螺母于选定的位置上。e.将刀幵关操作机构和底板上的安装螺栓的螺母全部拧紧。f.三相不同期的调整,A相不到位则刀开关向A相位置挪,否则应相反。g.有灭弧罩的最后要将灭弧罩上好,不得碰到触头。(2)

3、质量要求a.刀开关应垂直安装,倾斜度不大于5度。b.动、静触头为直线接触,不应歪斜、保持接触良好。c.合、分闸操作顺利,不应有可感觉的卡阻现象。d.刀开关合闸不同期性应小于2mm。e.刀开关底板绝缘应良好,必要时底板背面垫34mm厚绝缘衬垫后固定。f.刀开关合闸时手柄在上,分闸时手柄在下。g.双投刀开关应保证在上下合闸时到位。7.2框架式断路器的安装。(1)安装工艺a.安装断路器的安装板或角钢必须平整或平直。b.如果门板开孔,必须根据门板孔位置确定安装板(或角铁)位置。c.根据断路器的安装孔选择螺钉大小及数量。(2)质量要求a.断路器在闭合和断开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灭弧室的零件应无卡住现象。b

4、.模拟失压、分励及电流脱扣器动作,断路器应可靠断开。c.断路灭弧室飞弧距离详见相应的产品说明书或技术文件。d.手动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7.3塑壳断路器的安装(1)安装工艺a打开盖子,拧开安装螺丝栓时不允许断路器内部零件散失,也不允许有任何异物落入开关内。b断路器安装要平整,不得倾斜。c.断路器若需在面板上操作,则需安装操作机构,并与面板的操作手柄配套。(2)质量要求a.断路器应根据不同型号的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b.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其它零件应无卡阻现象c.断路器上端应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详见相应的产品说明书或技术文件。7.4接触器的安装(1)安装工艺a.根据制造规范核实

5、产品参数型号。b.按图样将接触器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安装方式详见相应说明书)。c.调整好接触器的垂直度。(2)质量要求a.接触器应垂直安装,倾斜度不大于5。b.接触器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无卡阻,分合闸应迅速可靠,无缓慢、停顿现象。c.接触器触头部分应平整,触头表面不应有油污、金属碎屑或烧伤的痕迹,触头的接触应紧密, 各触头的分合闸顺序正确。d.线圈绝缘应良好,表面无损坏,接线牢固,接触器可动触头的连接弹簧及软铜带不应阻碍 衔铁的自由动作。7.5热继电器的安装(1)安装工艺a.按图样将热继电器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安装方式详见相应说明书)。b.热继电器的信号装置应朝上或朝外,以便观察。c.调整好热

6、继电器的垂直度。(2)质量要求a.热继电器应垂直安装,倾斜度不大于5。b.热继电器复位按钮必须保证易于操作人员接近。7.6熔断器的安装 (1)安装工艺a.选择与孔径相符的螺钉,紧固时不要用力过大。b.熔断器座组装方向一律规定缺口朝上。c.熔断器的信号装置应朝上或朝外,以便观察。(2)质量要求a. 熔断器安装倾斜度不大于5。b. 熔断器熔体电流应同设计要求一致,且标志清晰。c. 插入式熔断器的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以保证接蝕良好。 d. 管型熔断器两端的铜帽与熔丝(或熔片)必须压紧,使之接触良好。e. 熔断器的熔管应与固定触头直线无倾斜的接触。f. 二次电路用熔断器,如其固定触头的弹簧

7、片突出底座侧面,熔断器间应加绝缘垫片, 防备相邻熔断器短路。7.7电流互感器安装:(1)安装工艺a. 调整好互感器的位置。b. 选择与孔径相符合的螺钉固定。c.注意互感器安装方向,不得装反。(2)质量要求a. 各相电流互感器的中心线一般应装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幵关出线在同一中心线上,穿芯式电 流互感器母线应(基本)位于孔中心位置,不应使互感器受到外力。b. 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不得开路,互感器外壳(金属)及二次线圈一端必须接地。7.8电力电容器安装:(1)安装工艺a.检查电容器的质量,接线端子不应有裂纹和缺口,引出线端连接用的垫圈、螺母应齐全,油浸式电容器油箱不应有膨胀和漏油现象。b.调整好电容器

8、位置,使之放于托盘中间,干式电容器要直接用安装梁安装。(2)质量要求a.电容器分层安装,为保证空气流通,层与层之间不应安装隔板,层间距离不小于500mm。 b.同一层安装的电容器应处于同一平面上,无明显的不平,电容器间距离当制造厂无规定时, 不小于 100mm。c.电容器必须釆用多股软导线连接,并留用余量使电容器绝缘瓷瓶不受外力。d.电容器标牌应向外,便于工作人员检查。e.电容器外壳必须接地。7.9组合开关安装:a.看清图样分清安装方向。板后安装先脱出手柄,选择与孔符合的紧固件,组合开关旋转方 向应有明显的指示牌。b.装上手柄,并检查开关的灵活性,开关的规格字样应安装在正视方向。7.10按钮的

9、组装应便于二次导线的连接。7.11指示灯和信号灯的安装应注意灯座、灯泡、螺口、插口的配套,应先将灯泡装在灯座里,再往盘架上组装、注意额定电压、电流规格与图样相符。8.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装配工艺要求 8.1结构8.1.1装置应由能承受一定的机械、电气和热应力的材料构成,同时需经得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能 会遇到的潮湿影响。8.1.2装置的门应能在不小于90的角度内灵活启闭。同一组合的装置,应装设能用同一钥匙打开的锁。8.1.3操作器件的运动方向应符合GB4205之规定。8.1.4装置的壳体外表面,一般应喷涂无眩目反光的覆盖层,表面不得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8.1.5装置内母线的相序排列从装置正

10、面观察,应符合下表之规定.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推荐依照下表之规定。相序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l1上左远12中中中13下右近中性线最下最右最近8.2装置的防护等级: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规定。8.3元器件的选择与安装8.3.1装置中所选用的电器元件及辅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使用寿命、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强度及安装方式等方面应适合指定的用途及本身相关标准,并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安装。8.3.2装置中应采取措施,把由于切合操作所产生的涌流峰值限制在100In以下(In为电容器额定工作电流)。8.3.3所有电器元件及辅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说明书(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

11、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进行安装。8.3.4电器元件及辅件的安装应便于接线、维修和更换,需要在装置内部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易于操作。与外部连接的接线座应安装在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至少0.2mm高度处。仪表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2m。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等)的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的1.9m。紧急操作器件应装在距装置安装基准面的0.81.6m范围内。8.4指示灯、按钮及导线8.4.1装置中所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2682之规定8.4.2装置中所选用导线及母线的颜色应符合GB2681之规定8.4.3装置中的连接导线,应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并采用铜芯多

12、股绝缘软线,同时需配用冷压接端头。8.4.4主电路母线或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其允许载流量不小于可能通过该电路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8.4.5辅助电路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要承载的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但应不小于1.0mm2(铜芯多股绝缘软线)8.4.6电容器支路导线的截流量应不小于电容器额定工作电流的1.5倍。9.其它装配要求9.1低压开关柜内部元器件固定位置应基本上同总装配图一致,内部布置应整齐,对称。9.2控制柜类产品应考虑到行线槽,电线接头,标号头的安装固定位置布置,整齐、清晰、对称、美观。9.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9.3.1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应符合各自的有关规定,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也应保持其电气间

13、隙和爬电距离。9.3.2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下表之规定。额定绝缘电压Ui(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Ui605560Ui300610300Ui660814660Ui8001020800Ui15001428当釆用绝缘母线时允许缩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低压抽出式开关柜所有水平母线、垂直母线、分支母线和主电路接插件带电部件之间及其 对接地金属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额定绝缘电压为300V至660V时,不小于20mm。9.4安装固定时必须螺杆、螺母、平垫、弹垫齐全,螺杆不得陷入螺母内,伸出长度以超出23个螺扣为宜,最大不得超过螺栓直

14、径的一半。9.5各种电器安装在盘内,应能单独方便地安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9.6 二次线的布置位置和美观。9.7元件安装的大小分类做到美观大方。 9.8特殊元件的摆布,二次保护用的熔断器要装在易操作、易检修的部位。9.9发热元件装在其他元件的上方,以免发热元件发热影响其他元件的安全。9.10端子安装要方便用户接线,离成套开关设备安装基础面不少于0.25mm 9.11成套开关设备上可操作部件中线线离基础面不得超过2m(紧急操作部件应在0.8m1.6m之间),供操作人员观察的仪表,指示灯等安装高度不得髙出基础面2m 10.安全防护10.1对直接触电的防护可以依靠装置本身的结构措

15、施,也可依靠装置在安装时采取的附加措施,制造厂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这种资料。10.2装置应采用保护电路进行间接触电的防护,保护电路可通过单独装设保护导体来完成,也可利用装置的结构部件(如外壳.框架等来完成。10.3装置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螺钉间必须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与接地螺钉间的连接电阻值要足够小。10. 4装置内保护电路的所有部件的设计应使它们足以耐受设备在安装场所可能遇到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动应力。10.5接地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值。相导线的截面积Smm2)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mm2)S16

16、S16S3516S35S/210.6当装置的框架或外壳作保护电路的一部分时,其截面的导电能力至少应等效于上表规定的相 应最小截面积。10.7为了便于识别,保护导体的颜色应采用黄绿双色,黄绿双色除作为保护导体的识别颜色外,不得有任何其它用途。10.8装置应有放电设施应保证电容器断电后,从额定电压峰值放电至50V历时不大于1min。10.9装置应设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应能将故障支路有效隔离,而不影响无故障支路的正常运行。10. 10对自动控制投切的装置应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当施加到装置的电压大于1.1倍额定电压时, 应在1min内将电容器切除。10.11集中补偿装置应设瞬态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瞬态过

17、电压是指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为了保证装置的可靠运行应将这种过电压限制在22Un以下。11.电容器的控制和保护11.1自动控制的装置可按循环投切可编码投切等方式进行控制。11.2在自动投切时,每一组电容器投入或切除,在设计上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延时、延迟时间应和放电时间相协调,以保证电容器再次投入时,其端子间的电压不高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0%。12.电动机就地补偿运行注意事项12.1并联电容器和大多数别的电器不同,总是在满载荷下运行。如在运行中电压、电流和温度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缩短电容器的寿命,由于影响电容器质量,寿命的因数很多,在具体应用中可参照有关规程,制造厂的说明以及用户的要求进行制

18、造。12.2对单台电动机过多的补偿,将会使电动机从电源切除面尚未停止旋转时,因自激起发电机作用,这将出现系统过电压。为此,规定补偿电流In即电容器的电流)不应超过电动机激磁电流Io的0.9 倍,即 In0.9Io.12.3对电动机回路的要求:电动机为不可逆连续工作制,且无大的冲击性负载;电动机在断电后仍 在转动或产生相当大反电动势时,不得再起动;避免使用在星-三角.自耦减压起动装置中使用电容 器开路的转换线路里;避免用于位能负载的场合。13.检查13.1元器件型号应符合制造规范或代用单型号的要求。13.2.元器件安装整齐美观,无歪斜,倾斜度5,安装时,飞弧距离满足各自元器件的要求。13.3安装的元器件便于一、二次线走线。13.4安装的元器件应便于用户出线,要求100A以下出线距离至少达到200mm,大于100A 的出线距离达到250mm,外接端子应位于地面安装成套设备基础面上方至少250mm处, 端子的安装应使电缆易于其连接。 13.5同类型开关柜安装布置应统一。13.6安装用的安装板应选用合格的安装板,安装表面锌层不得有露底杂质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