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人教版第10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单元专题“中国古典名著”贯穿始终。 课文借曲折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勇敢机智、顾大局识大体的蔺相如,勇于改过的廉颇,
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武机敏的武松,敢作敢为的石猴,个个鲜活撩人,让人过目难忘。“口语交际”紧扣专题,将名著人物请上舞台。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引人入胜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习作缩写”训练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准确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几个栏目,既有助于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又将学生导向课外、文外,走进原著,去读、去想、去感受、去品味。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3、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学情分析】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
4、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23个生字,读准20个词语,会写34个生词。2通过学习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以本组课文为领悟研究材料,探索、总结、归类描写人物的一般方法。4通过本组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5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情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言,分析概括,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语言,体悟品质的能力。6培养学生改编,语言再创造的语文实践能力。
5、【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6个,会写22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些故事。【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1、2课时将相和第3、4课时草船借箭第5课时景阳冈第6课时猴王出世第7、8、9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五第10、11课时回顾.拓展五18 将相和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列小标题能力训练是继世界杂
6、交水稻之父和狼牙山五壮士之后第三次出现,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但由于本篇课文故事性很强,很多同学通过课外阅读,在学前已经了解,所以列小标题并非难点。高年级学生阅读长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捕捉重点信息,归纳主要内容还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有必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在老师和学生都有抓手的情况下,将此环节落到实处。以之为例,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也可以为第三课时复述其中一个小故事做好铺垫。另外,体会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教师点拨。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难点:感受人物形象,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7、活动二次备课一、揭题质疑二、初读感知三、理清层次四、深入研读一、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理解:“和”的意思。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请同学们思考。二、初读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3.快速浏览全文,同时想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三、理清层次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2.小组交流,合作分析课文。全文共分几段,写出段意。第一段(110)自然段,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四、深入研读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
8、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不能使国变成强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3.出示学习提示:(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然后勾画说服廉颇的句子。(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哪些地方体会蔺相如的特点?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5.交流1、生读课题。2、根据课题质疑。1、按要
9、求自读课文。2.听老师介绍。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画下来。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这3个小故事。1.给课文分段,说段的意。2.小组交流,合作分析课文。生默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段,写段义。请同学们回答什么叫“负荆请罪”。(1)自由读,谈感受。(2)有感情地朗读。2、读全文,勾画蔺相如靠一张嘴的能耐的句子。3.根据出示的学习提示:(1)一边读一边感悟,蔺相如的能耐。(2)请大家划出重点句子和重点词理解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再划出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3)蔺相如的特点从语言、动作中来体会;又能从赵王和秦王的对比中体会。4.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解蔺相如的能耐。5.同桌交流。
10、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感悟体会二、角色体验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四、布置作业一、感悟体会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二、角色体验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2. 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
11、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3.学生写作,交流。4.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
12、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四、布置作业1. 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 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1.找出相关语句。2.根据学生回答,理解重点句子。(1)自由读这段话,谈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2)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1. 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2.学生看插图,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写出来。3.学生写作,小组交流。4.想象说话: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13、1.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的故事。【板书设计】18.将相和将 相百战百胜 勇敢机智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和 渑池相会 不畏强暴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将相言和(以国家利益为重)教学后记:19 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
14、的写法。学情分析对于这种情节曲折起伏、扣人心弦;人物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白话文式的历史小说,学生特别感兴趣。在第十册的第五单元,学生学习了赤壁之战一文,可以说,对古人打仗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这为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奠定了基础,对于诸葛亮“算”准人心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而对于“算”准天象和地利,仍需要老师较为详细的引导、讲解。特别是当时三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对于一开始的“头西尾东”和后来的“头东尾西”较难理解,因此,老师要借助坐标加以讲解。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5、,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难点:通读课文,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六、总结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1、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2、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6、1、这些问题实际让我们回答?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2、给文章分段:3、说说是什么顺序给课文分的段,并说说主要内容。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1、先说经过,说明理由。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六、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的巧妙安排叫什么?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会怎么说?1、听师介绍三国演义2、师生合作介绍。1、读课题2、回答问题,根
17、据课题质疑。1、请用陈述句表达这些问题。2、给文章分段。3、说分段理由及主要内容。1.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2、小组交流,人物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3、分角色朗读。1.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2、从雾、船、曹操的多疑之心、士兵和水的作用来分析。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2、讨论交流。知天文的
18、句子。(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懂地理的句子。(
19、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识人心的句子。(1)识曹操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
20、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2)识鲁肃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学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四、总结全文。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五、布置作业。1、 抄写课后的积累语言。2、 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句子或段落。抄写描写文中人物特点的词、句。1、阅读
21、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神机妙算1、勾划出表现诸葛亮“神、妙”句子。2、讨论交流。读知天文的句子 讨论鲁肃和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组织讨论。生答不行。不好。,因为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体会周瑜的长叹:“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生读懂地理的句子。(1)勾划诸葛亮的借箭路线,说出理由。(2)讨论。生读识人心的句子。 (1)讨论: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2)思考并讨论: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
22、鲁肃向周瑜告密吗?【板书设计】19 草船借箭识天文 识 周瑜 妒忌诸葛亮 知 曹操 多疑晓地理 信 鲁肃 忠厚教学后记:20*景阳冈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学情分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任务性格。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们有重新的认识,深入体会人物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
23、松的英雄性格。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五、课外拓展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小黑板出示)(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
24、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
25、背后”、“闪在一边”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
26、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3)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教师适时指导。)(4)比比看,谁最像武松。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
27、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
28、到阅读的乐趣。五、课外拓展1.阅读水浒传。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1、听歌曲。2、交流对水浒传的了解。3、 齐读“阅读要求”。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 找出写“武松打虎”的段落。2、 小组合作读“武松打虎”的段落。3、 交流读后感受。练习朗读相关句子。4、 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1、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板书设计:20*景阳冈喝酒 (语言)上冈 (心理) 豪放无畏打虎 (动作) 机智勇敢下冈教学后记:21*猴王出世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3、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29、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课通过让他们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学习重难点重点: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难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三、朗读感悟四、课外阅读扩展五、布置作业。一、揭示课题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30、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二、初读感知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交流自学情况。三、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并说说这几句各写了什么?四、课外阅读扩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五、布置作业。1.看谁讲的西游
31、记故事最精彩。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3.体会石猴的个性。1、生读课题。思考: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生谈谈对人物的了解。3、回答: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1.大声朗读课文。2.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同桌相互交流自学情况。1.自由读课文,把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小组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出世 一块仙石 迸裂产石猴 探洞:我进去!成王称王:随我进来!教学后记: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目标1.学习编排、演出课本剧,尝试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
32、力与表演能力。2.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3.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难点: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把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表情彰显出来。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二、合作创编,赏析表演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看过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大型连续剧中, 你最喜欢哪部?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二、合作创编,赏析表演1.选择一个
33、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组合。2.分组创编,感悟角色(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组,推选出一名小导演。(2)选择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看编排是否有创意,准备推选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奖。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渠道,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由说 交流 讨论 分组表演。 评价表演交流 讨论第二、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二、自主学习,相机点拔。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
34、的要领四、交流讨论怎样缩写,试写初稿一、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在阅读四大名著。同学们也特别希望有交流自己阅读内容的机会,可是名著篇幅很长,不容易交流,怎么办呢?那就需要我们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二、自主学习,相机点拨1.自读习作要求,感悟缩写方法。2.交流:什么是缩写?缩写前要多读抓要点,根据主要内容,考虑删减、改写。缩写后要对照,修改。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读景阳冈缩写稿,与原文对照,辨析原文与改写后语言的同异。四、交流讨论怎样缩写,试写初稿教师巡视 指导。明确要求:(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2)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35、?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2.小组讨论交流。3.试写初稿。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写的片断。四人小组对照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教学后记:回顾.拓展五学习目标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2.积累20个成语。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
36、理由: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评价、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讨论。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如红楼梦等自由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和体会。交流对同一人物的不同认识。介绍自己阅读的中国名著。”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教学“日积月累”二、教学课外书屋一、教学“日积月累”、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
37、的兴趣: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现在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小葱拌豆腐电杆上插鸡毛猪八戒照镜子、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练习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拓展: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二、教学课外书屋、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自由谈谈对歇后语的了解。读书中的歇后语。谈谈对这几句歇后语的理解。指名读。同桌对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全班一齐背诵。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