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27438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210 大小:1.3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案 设 计 总第 1 课时 课题 1 燕子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评价 方法 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1,达成率在98% /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2,达成率在95% 教与学 重点 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与学 难点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法与 学法 阅读为主,以读带记,读背结合。 教具 五线谱画图,课文插图,媒体资源:视频《屋檐下的燕子窝》、动画《燕子:情境动画》。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时:     燕子       春天     一身羽毛     细雨     一对翅膀凑    微风     一个尾巴     柔柳     (  )草______     (  )叶_________     (  )花________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屋檐下的燕子窝》,  师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大家就知道它是什么鸟了。   念儿歌《春天多美好》: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让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利用动画资源《燕子:情境动画》中外形一节进行范读指导。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   具体指导长句子的朗读与理解。   4、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5、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6、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7、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探疑解谜,深入体会   1、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课文描写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2、另外,大家注意没有,作者为什么没有写眼睛和嘴呢,是疏忽了吗?   3、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4、再结合媒体资源《燕子:情境动画》中“外形”一节朗读第一自然段,试着让学生都能成诵。等教学过程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 (本部分包括为本节学习目标设计的各类习题、问题及拼一拼,写一写。 一、 想一想,填一填。 二、 (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柳丝 ( )的羽毛 ( )的细雨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 二、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比喻句: 三、课文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把它们摘录下来。 四、比一比,组词语。 掠( ) 尖( ) 偶( ) 圈( ) 谅( ) 尘( ) 遇( ) 倦( )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2 课时 课题 1燕子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2 课时 学习 目标 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评价 方法 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1,达成率在80% 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2,达成率在98% 教与学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与学 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法与 学法 以读带记,读背结合。 教具 五线谱画图,课文插图 板 书 设 计 第二课时: 飞行的美(动)   停息的美(静) 掠倦了       落 唧……的一声    几痕细线  已经        几个小黑点   沾      像正待演奏的曲谱荡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结合媒体资源《燕子:情境动画》中“飞行”一节,学习第三自然段。   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结合媒体资源《燕子:情境动画》中“停歇”一节,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6、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7、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并力求背诵三、四自然段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结合媒体资源《燕子:情境动画》中“从哪里来”一节,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学习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机”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柳丝 ( )的羽毛 ( )的细雨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 二、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二、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3 课时 课题 2 古诗两首《咏柳》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评价 方法 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1,达成率在98% 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2,达成率在95% 教与学 重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与学 难点 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法与 学法 以读代讲,以背带动阅读和理解 教具 媒体资源:《咏柳:动画课件》 板 书 设 计 咏柳 碧玉 妆成  垂下  绿丝绦 裁出 似剪刀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学习《咏柳》   跟读、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知识积累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   ) (  ) (  ) 花骨朵    舞蹈    告诉   觉得 二、看拼音写汉字。 bì lǜ   lián péng  zī shì   ái ái jǐ jǐ (   ) (   )  (   ) (    ) piāo dòng  bǎo zhàng  pò liè  piān piān qǐ wú   (     ) (     )(    )(        ) 三、比一比组词。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4 课时 课题 春 日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2 课时 学习 目标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背诗 评价 方法 1、通过领读、个体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完成目标1,达成率在98% 2、通过范读、个体读、齐读以及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目标2,达成率在95% 教与学 重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 教与学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法与 学法 以读代讲,以背带动阅读和理解。 教具 《春日:动画课件》 板书 设计 春日 一时新 万紫千红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结合动画资源《春日:动画课件》学习《春日》。   跟读、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 ) ( ) ( ) 静静地 ( ) ( ) ( ) 二、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三、把课文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5 课时 课题 3、荷 花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课文1-3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段段意 教与学 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与学 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法与 学法 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具 荷花图片,媒体资源:视频《荷花》 板书 设计 板书: 清香 荷花 形态 形状各异 姿势 千姿百态 一、揭题   1、 出示挂图:这是什么花?你看了图上的荷花有什么感受? 2、 听录音,思考:哪几段直接写了荷花?(1-3) 二、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反馈:   字音: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读准花骨朵,画图理解花骨朵   字形:骨:第3画()翩:左扁右羽   提出不懂得词:莲蓬:看图理解挨挨挤挤:做动作理解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   4、齐读课文,读出你想表现的感觉。 三、学习1-3段   1、 默读1-3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清香、形态、姿势)   2、 学习第一段   a.读,找出写荷花香气很诱人的词?   b.概括段意?(我一进公园,就闻到一阵荷花的清香。)   3、 学习第二段   a.指名读,标好句号   b.划出直接写荷花形状的句子(4、5、6)   c.写了哪几种不同的形态?(全开、刚开、未开)从图中找出这三种形态的荷花。   e.课文用什么词把三部分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   f.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为什么?(2)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e.读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会哪个词用的好?   (冒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昂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f.划出写荷叶的句子   这句话中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写荷叶颜色的词是(),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g.这段话主要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美丽了。   h.小结,这段话荷花的形状。谁能概括的说说荷花的形状美在哪里?   (开的多,形状各异,白花、黄莲蓬、绿荷叶,颜色美)   i.感情朗读   j.概括段意?(荷花形状各异,十分美丽。)   3、学习第三段   a.理解姿势:姿态   b.看图说说白荷花有哪些姿势?用一个词概括?(千姿百态)   d.为什么画家如果能画出这一池荷花真了不起?   (所有的荷花都很美,各有各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样子不时的在改变。画家要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课文这么写是为了说明荷花姿势美。)   e.感情朗读   f.概括段意?(白荷花的姿势很美。)   4、 读1-3段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粉红的( ) 雪白的( ) 碧绿的( ) ( )的荷花 ( )的花瓣 ( )的荷叶 一阵( ) 一池( ) 一幅( ) 二、比一比,组词语。 裳( ) 稻( ) 蜻( ) 蜓( ) 常( ) 蹈( ) 晴( ) 挺( ) 三、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 ) ( ) ( ) 静静地 ( ) ( ) ( )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6 课时 课题 3、荷花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2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课文4、5段,进一步感受荷花 2、背诵课文2、3段 教与学 重点 感受荷花之美 教与学 难点 感受荷花之美 教法与 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 小黑板 板 书 设 计 荷花想象(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一、复习  1、 有感情朗读1-3段,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   2、 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4、5段   1、 听录音,讨论: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学习第四段   ●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光彩照人;动态美,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美丽。   ●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概括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总结全文   1、 有感情朗读全文   2、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 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等教学过程)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1、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 ) ( ) ( ) 静静地 ( ) ( ) ( ) 2、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7 课时 课题 4、珍珠泉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1课时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与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与学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法与 学法 阅读为主,以读带记,读背结合 教具 媒体资源: 《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 板 书 设 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   播放《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泉水的图片及视频结合教学。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 拼一拼,选一选。 绽(dìng zhàn)开 镶嵌(kǎn qiàn) 朴素(sù shù) 清泉(quán chuán) 泼(pō bō )洒 青苔(tái tāi) 二、拼一拼,组词语。 qū( ) dān( ) 曲 担 qǔ( ) dàn( ) dǎo( ) shi( ) 倒 似 dào( ) si( ) 三、想一想,填一填。 美丽的( ) 弯曲的( ) 茂密的( ) 清澈的( ) 一串( ) 一束( ) 一潭( ) 一块(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弯弯曲曲( )( )( ) 一束束( )( )( )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8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共 5课第 1课时 学习 目标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与学 重点 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与学 难点 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法与 学法 口述 教具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等教学过程)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全班交流家乡景物,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9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一习作 课时安排 共 5 课时,第2--3课时 学习 目标 1、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教与学 重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小组口语交流,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与学 难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小组口语交流,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法与 学法 人人讲 教具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一、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自主习作写出家乡景物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10 课时 课题 修改习作 课时安排 共 5 课时,第 4 课时 学习 目标 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与学 重点 修改病句 教与学 难点 修改病句 教法与 学法 教具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12 课时 课题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课时安排 共 5 课时,第 5 课时 学习 目标 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与学 重点 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与学 难点 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法与 学法 自己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具 词语卡片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认读生字: 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13 课时 课题 5、翠鸟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启发学生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会用“机灵”、“愿望”造句。 教与学 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与学 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法与 学法 阅读为主,以读带记,读背结合 教具 多媒体(教学录像)、小黑板 板 书 设 计 板书:     红色的爪子     羽毛 (颜色鲜艳)     翠鸟 (小巧玲珑)     眼睛 (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1. 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 2. 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投影片出示翠鸟) 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世纪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翠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投影片出示教师总结出的三点: 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⑶翠鸟的家在哪里? 2.出示尝试目标。 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幻灯出示尝试验目标) ⑴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尝试初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⑵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能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 ⑶检查字词。 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 ⑷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 ①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②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4.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看录象,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翠鸟哪儿最漂亮? ⑵出示尝试试题。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②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③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⑶小组讲座尝试题,师生交流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一、 拼一拼,写一写。 cuì niǎo chèn shān dǒu bì jī líng ( ) ( ) ( ) ( ) wěi gǎn zhù shì yú wēng dàng yàng ( ) ( ) ( ) ( ) 二、读一读,抄一抄。 翠鸟   腹部 清脆 饲 石壁 又尖又长   透亮 逃脱 三、比一比,组词语。 衬( ) 秆( ) 疾( ) 泛( ) 村( ) 杆( ) 病( ) 乏 ) 脱( ) 饲( ) 希( ) 透( ) 锐( ) 词( ) 稀( ) 秀( ) 目标达成情况 教 案 设 计 总第 14 课时 课题 5、翠鸟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第 2 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翠鸟捕鱼动作迅速,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说写训练。 教与学 重点 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 教与学 难点 模仿第二、三段写动物捕食的一段话 教法与 学法 以读带记,读背结合 教具 小黑板 板 书 设 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 一、复习。   填空题。   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______,绣满了___。背上的羽毛像______。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的嘴。   二、学习第二、三段。   1、自由读课文第2、3段。   2、你读了之后,明白了什么?(叫声清脆、眼睛锐利、捕鱼动作迅速……)你从哪儿看出捕鱼动作迅速?(刚刚……箭一样……刹那间……)   3、读“只有那苇秆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你从中看出什么?(动作快,早已飞远了,苇秆还晃)   4、指导朗读。   “疾飞”要让人听了感到迅速。“轻轻”要读轻读慢,让人感到很轻。“只有那苇秆……”读得慢,给人留下想象余地。   5、背诵第二、三段。   6、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课文第4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