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265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信贷融资研究基于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视角Study on credit financingBased on the size of bank financing for SMEs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学 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金融 081 学生姓名: 包蕾 学 号: 520811116 指导教师: 曹俐(副教授) 2012 年 5 月毕业论文中文摘要信贷融资研究基于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影响摘 要:虽然中小企业在提升经济增长、增进市场效率、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大企业无法代替的作用,但是融资问题却是

2、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融资结构一个显著特点是过于单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较少,以银行信贷为例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并且,大型银行盲目追求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型银行的资金支持又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中小企业。本文首先介绍了规模匹配理论,指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发展状况和关系,其次,基于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角度,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指出,银企之间若要开展合作发展战略,就必须协调各方的运营机制,公平对待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双方的共赢。关键词:银行信贷;中小企业;规模匹配理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Study on credit financingBased on

3、the size of bank financing for SMEs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Abstract: Although the SMEs play a role in enhancing economic growth, enhancing market efficiency, creating jobs,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hich can not be placed by large enterprises. But

4、the question of financing is a worldwide problem. In China,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have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single, fewer direct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Es, bank credit, for example, a high rate of indirect financing. And large banks pursuit of the funding needs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fina

5、ncial suppor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un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SM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scale of matching theory,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secondly, pointed of the impact on SMEs financing based on bank size, used of

6、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an empirical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to cooperation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arties, the fair treat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promote mutual win-win situation.Keywor

7、ds: bank financing;SMEs;scale matching theor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目 录1 引言12 文献综述12.1 规模匹配理论12.2 信息不对称理论23 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23.1 银行业的发展23.2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64 实证分析104.1 数据来源104.2 模型建立114.3 模型估计结果115 结论及对策125.1 主要结论125.2 政策建议13结论 15 参考文献16致谢17淮海工学院二一二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5页 共21页 淮海工学院二一二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17页 共17页 1 引

8、言一直到本世纪,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学界在这方面也贡献了相关的研究成果。2008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群体社会价值极不对称现象又被涌上了关注的焦点,大型银行也不再被视为中小企业的唯一信贷源头。就我国而言,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竞争与合作已然是银企之间的主旋律。针对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不同规模的银行伴随着企业成长所提供的支持也不同。基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视角对其融资的研究具有片面性,应该放入宏观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中联系银行规模加以分析。本文立足于

9、银企之间应运而生的“双赢”理念,基于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视角,紧密联系以资本为纽带的双方关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利于分化中小型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大型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整合;有利于通过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银行业结构,优化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 本文围绕规模匹配理论的中心论点,并结合了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融资两大现状,重点的定量分析部分基于收集整理的2000年-2009年银企信贷融资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贡献率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2 文献综述2.1 规模匹配理论1996年,斯特拉汉和韦

10、斯顿的规模匹配理论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中小企业与中小型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即大型银行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国企和大型企业,中小型银行则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因为不同规模的银行风险偏好不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短,少,快”的特点,不符合大型银行的资金运转效率,潜伏着高成本,低回报,更甚于贷款变坏账的损失风险。(Strhan,and Weston,1998)1中小型银行资金规模小,自然无法满足大企业贷款需求,在银行业的竞争中不具优势,但是银行间的并购合作可以使中小型银行的实力得到改善。1998年,斯特拉汉和韦斯顿的进一步研究指出,小银行合并初期,优势互补,资源增加,抗风险能力更强

11、,可以选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行信贷融资。但这一整合并不会一直惠及中小企业,随着中小型银行的规模进一步扩张,它们开始积极主动靠近大型企业,并且管理层次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顾及到中小企业的比例减少,又回归了最根本的规模匹配理论的观点。而在大型银行的合并方面,1996年皮克和罗森格伦的研究与1998年伯杰的研究做出了综合的概括,大型银行的兼并和收购只会增强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小企业获得的融资将更加有限。(陈天阁等,2005)2时代周刊记者舒曼提到,银行大量错误投资一个去向是生产钢铁和太阳能电板这样的大型企业,致使它们疯狂地建设过多工厂,另一个去向就是房地产,以私人企业为代表的很多中小企业却无法从银行筹集足

12、够的资金,濒临生存的危机。在中国,银行业的结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林毅夫,李永军指出,在这样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大型金融机构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缺失与生俱来。学者马笑泉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确实存在着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各自匹配。(林毅夫、李永军,2001)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上世纪60年代,供职于华尔街媒体广告业务的谢尔登阿德尔森注意到一种现象,那些谋求上市的小企业往往会被大型的投资银行忽视,于是他扮演了一名中间人,专门为小企业和小银行牵线搭桥,一共帮助37家企业成功上市。不同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具有非公开性的特质,它所经营的范围宽泛而具有连带关系,

13、管理结构和财务信息私有,银行若想获得信用信息资料会遇有阻碍。因此,根据施蒂格里茨和外斯的信贷配给理论,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认真甄别每个客户的信用水平,中小企业或将因为无法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而落选。这些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造成的结果。古典经济学提出交易双方对信息的掌握应该是公平对等的,在银企关系中,非对称信息会引发一方的道德风险,进而对双方的发展合作都产生消极的影响。(乇霞、张捷,2003)4信息不对称在任何环境任何阶段都存在,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总存在不对称,即信息优势及劣势。莱兰德和佩勒在1997年运用模型试图解释商业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在有关借款者信誉,担保条件等方面,借款者比贷款者更具优势

14、,它们具有选择权利,占有对自己有力的信息。这样会使得条件较好的优质贷款者无法取得贷款而最终退出市场。这一过程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正常的作用,降低金融市场中借款者的整体水平。(康立,2007)53 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3.1 银行业的发展3.1.1 中小型银行普遍面向中小企业经过了我国中小型银行十几年的发展,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层次变得多元化,规模与实力上升到新的高度,比如交通,中信、光大和招商为代表的新“四大银行”,华夏、民生、浦发等尚属小规模银行也有不俗的潜力,其他的是具有区域优势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于大型银行,这些银行的资金提供数量相对有限,如何面对大型银行的资金来源、组织机构

15、、网点优势,在细分市场大环境下深化定位,已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但是它们具有迅速反应的市场灵敏度,灵活的经营机制,较高的决策效率,在处理客户关系上倾力帮助等特色,在金融市场上占有不可小觑的份额。中小型银行的服务普遍面向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由于中小银行具有本土经营、灵活机制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此发展阶段,中小银行应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不断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发展。这既是结合自身营运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从1995年7月成立的深圳城市合作银行开始,踏上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艰难探索的旅程。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和社会

16、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又身负了重担,矛盾与问题被突显出来。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实力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银行业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了整个银行业的竞争,进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地深化,中小型银行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模式,重新定位自己在金融舞台中的位置,优化资产的配置,重点发展配合中小企业的特色服务,在消费者中得到了广泛的青睐,拓展的业务空间使得中小银行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必然,对于经营范围较为狭窄,资

17、产规模相对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小型银行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它们更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牢牢抓住区域范围内的中小企业,有助于在银行竞争中占有优先权。矛盾的是,却有一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盲目追逐大型企业,虽然制定了服务中小企业的计划,但却没有积极响应的相应措施与对策。这些城市商业银行最终将不得不面对自身经营困难的结果,因为它们忽视了对身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分析,更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细分。它们应当意识到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制度保障等方面存有的极大差距,同时,各商业银行之间为企业和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相似,差异小,多样化不足,服务项目缺乏了特色的吸引力,开创的新兴业务较少,金

18、融产品大多集中在传统金融服务-存贷款业务中。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建立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之上,它们的资金实力普遍不足,存在自身条件的劣势,例如内部控制度薄弱,制度建设落后,历史包袱重。不明了的市场定位,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种类缺乏吸引力,缺乏核心的竞争力。3.1.2 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重视不足四大国有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柱,也是坚实地支持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111.5万亿元,交通银行计入在内的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为52万亿元,占银行业总体的46.6%。大型银行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型银行作为主导金融资

19、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存贷款业务,清算业务以及代理业务等方面都占据着决定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型银行在银行业目前的主要业务方面,都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如果急需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即使得等到了中小型银行的帮助也只是杯水车薪,融资难的问题还是需要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只有全国性的大型商业银行才有能力在不同特定的地区,不同性质的行业和不同阶段的经济周期中建立涉及计量、评估和防范的体系,这样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管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风险。表1是2009年各家银行年报中披露的中小企业贷款情况,从表中可见大型银行

20、资金实力雄厚,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认识到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广阔和良好的前景,自身也有给予中小银行融资贷款的地域优势,但是资金支持方面与大型银行望尘莫及。表1 2009年各商业银行贷款情况银行名称各家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情况工商银行境内分行累计共向3.63万小企业发放贷款3572.29亿元农业银行境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345.6亿元中国银行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5720.75亿元,中小企业授信余额5720.75亿元交通银行小企业贷款余额73.3亿元,比年初增加18.1亿元,增幅32.8%招商银行境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205.4亿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活跃的华东,华南和中南

21、地区中信银行小企业授信客户数6678户,贷款余额318.4亿元北京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总额545亿元,贷款客户数2308户南京银行小企业贷款总额63.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8.15%数据来源:商业银行导论2009年合刊但是,基于同样的背景和管理机制下的大型银行彼此战略雷同,金融资源配置过于集中,中小企业成为被忽视的集体。大型银行对国有企业投入的资金占压倒性的比重,金融体系赋予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投资机构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特权,目标客户选择投资于产能过剩行业。资源配置和金融服务倾斜于企业而忽略个人,倾斜于大中型企业而忽略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思想观念的转换,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营运优势,

22、以东亚银行为例,东亚银行不分企业规模的大小,它会为符合本银行要求的各种企业提供同等优质的服务,抛弃所有制、行业和规模不同造成的歧视。德富泰银行也定位中等规模的企业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方向。目前该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资产贷款占整个银行信贷规模的90,贷款余额已增至9000万美元。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目标的选择上要一视同仁,尽快接轨现代营销观念,努力发掘、筛选和培育符合条件的贷款客户和贷款项目,无论规模大小,无论国有民营,只要具备信用评级好、经营业绩优秀的条件,都应予以相同的支持。3.1.3 中小股份制银行与地方性银行合作紧密“远交近攻”,中小股份制银行与地方性银行战略合作的要义在于按照战略

23、有目的,有规划,主动地寻找并创造机遇,不同于传统上以经济发达地区新设机构为特点的扩张模式,而是以长期真诚合作为最终目的,将机构新设与战略合作结合起来,为了实现合作中的共同发展而努力理解并尊重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银行业自身状况与外部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阶段,丰富而广泛的机构网络资源对银行各项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是广大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前提保证。再加上中小股份制银行与地方性商业银行机构在地理区位,业务方向等方面存在的有力互补。近些年来大规模的战略引资和财务重组,地方性银行机构整体上的资本存储补充,资产质量方面呈现了积极

24、的改善,更以坚实的物质基础服务于双方合作发展。以2007年经历剥离低效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财务重组的城商行为例,全国城商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超过1.5%的有29家,其中,资产收益率超过了1%的城市商业银行超过将近一半。从当地政府关系角度,紧密的关系有助于获得较其他银行更多的支持帮助,地方性银行机构都保守着各地区特有的金融资源,实施合作战略的有力吸引力就是可以独占这些资源,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的部署,因此同行业若想进入这一地区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正是中小股份制银行初涉当地市场时考虑到的前景。战略合作中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人才与科技,公司治理,业务开拓等等方面所具有相对丰富

25、的经验与优势,以致地方性银行无法与之抗争。从业务角度,在对公业务方面中小银行毫无疑问地占有基本优势,而地方性银行机构偏重的则是当地的零售银行业务和具有局限性的中小企业业务。两者优势互补,战略合作水到渠成。当然,中小股份制银行与地方性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蕴藏良机的同时也充满了风险。细节决定成败,甚至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进而对负面影响将深入整体的战略合作,因此银行业的战略领悟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都要有较高的水准。目前,中国银行业急需转变观念,打造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属项目,无论需求大小,都应该要倾力而为,服务入微,真诚至心。3.2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3.2.1 中小企业在

26、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控制失业率是令各国政府都伤脑筋的一个棘手问题,随着生产被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被排挤出了就业岗位,资本结构的改变伴随着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我国,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尤为突出,它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咨询服务,零售批发,餐饮服务,建筑建造,数据采集等服务行业,正适应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沛的特点,新增就业机会中,中小企业占了90,切切实实地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之重,国有经济无法顾及到其广泛又细微的各部分,只有民营中小企业能够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既促进了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更通

27、过发展非农产业,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就业。中小企业是对市场机制反应最灵敏、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可以看见的是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往往经济增速快,发展充满朝气蓬勃的前景。此外,中小企业更显亲民,亲临市场,接近消费者,能及时拓展市场需求,管理层极少的优势又为针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产生了积极的效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产生了市场的竞争机制,产业组织理论就提出,在不同的产业结构中保有一定数量企业,有利于他们在竞争中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消费者和市场,既是市场的主体,与大企业相比又是其微观的存在,活跃在竞争漩涡中。它们操作更为简洁、投入的改革成本有限、更易吸收新机制、社会震

28、荡影响力小。中小企业往往是改革进程中的突破口与试验区,但是它们的各项改革成果能够造福于大企业的改革,前瞻性的经验也为多成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激增,发展富有朝气,素质不断提高,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与大型企业之间稳定了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扩内需,促增长,保就业”的目标中,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更是逐步成长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而国际上,中小企业率先创造研究成果的案例比比皆是,只是由于大企业的垄断利益,技术创新没有动力推动前行。在80年代初期的美国,技术创新的行业超过大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并且日益完善的风险控制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片前景。中小企业采用

29、的灵活机制与大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同,技术创新得到了更为宽松的空间。我国中小企业口碑和信誉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认可,往往代表了落后的生产技术。但是研究表明,一些被隐藏的潜力对中小企业的技术突破起着积极作用。大企业的主导地位下,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仍处在紧紧追随的地位,进行技术创新的进程中,因此要鼓励构造中小企业的新型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升它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跨越性的发展,使它们发挥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小企业贡献的增长值不是占有社会资源最多的大型国有企业可以比拟的。我国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繁荣经济,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活力,正发

30、挥着自己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2.2 中小企业的麦克米伦缺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国际性问题,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是在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逐渐重视的过程。1931年,麦克米伦爵士代表的“金融产业委员会”在提交的麦克米伦报告中指出,英国金融制度中,中小企业在筹集所需的资金来源时,即使具有担保的部分企业也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报告建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拯救危机。因此,人们将在金融制度中出现的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矛盾现象称为“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麦克米伦缺口”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由于融资壁垒现象,市场无法及时提供与需求吻合的

31、资金,也就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出口依存度高的下游中小企业经营每况日下。在经营趋势日益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问题突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缺乏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面对蕴藏的民间游资无法运用合法手段集中获得。受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限制,招商引资渠道少,一般的加工企业很难落户,同时借助外部资金开发的机

32、会很低。2009年张家港市与宿迁市调查数据显示(表2),中小企业寻求资金支持仍然依赖银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而股权私募基金作为直接融资方式,在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作用上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民间融资,公开资本市场上市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以银行信贷为例,股权私募基金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是一种无风险保证的投资,承担投资损失风险,获得股权增值收益,因此能够有效克服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中的规模不足,缺乏抵押物担保,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而银行信贷融资是一种风险保证融资,债权人得到的只是约定好的利息收益。同时,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存在区域跨度障碍,而私募基金不存在。

33、从经济周期的运行实际看,股权私募基金能够规避创业“融资间隙”,即创业经济发展周期与银行信贷银根紧缩或扩张周期之间的抵消作用。而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又因为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且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表2 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主体 单位:家、%融资主体张家港市宿迁市合计企业数占回答 企业比重企业数占回答 企业比重企业数占回答 企业比重银行16886.15 3325.58 20162.04 信用社8443.08 9372.09 17754.63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42.05 21.55 61.85 其他企业、组织机构、个人贷款126.15 43.10 164.94

34、其他民间渠道73.59 21.55 92.78 资料来源:金融参考2009年第11期二是征信体系缺乏和银行本身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很大一部分小企业虽然具有先进的创新技术,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商业银行对此缺乏了解,以致很大一批发展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即使财务制度健全也难以获得信贷融资的中小企业。银行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心,注重资产的收益性与安全性,导致管理权限,信贷资金和信贷投向高度集中。贷款权限集中总行和区域机构,分支行基本没有贷款的审批权,新增贷款只有经过总行和区域机构的审批。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系削弱了地区的信贷扩张能力,不符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少,短,快”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分支行对中小

35、企业的信贷营销。三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的劣势,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够公开,有效采集掌握信息难度很大。中小企业分支结构少,管理层较为薄弱,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关联交易又复杂琐碎,面对大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信心。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愿意放贷的原因反应在其信用信息不对称,控制风险的成本过高,以及贷款交易中的繁琐手续。此外,中小企业需要的单笔贷款金额较小,只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小规模,不具有规模效应,在传统公司信贷业务的管理模式下,银行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经营成本超出了获得的微薄利息收入。信贷员或银行更愿意选择做收益多的大企业业务。而缺乏抵押物仍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在银行信贷融资中最大的障碍,贷款的风险得不到

36、有效的控制。虽然担保法,物权法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但实际操作中,银行仍然以不动产抵押物为主,银行一时仍难以广泛接受其他担保方式。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获得无担保贷款的能力有限,相较于大企业低20多个百分点,为仅有的5.6%。中小企业信用低又缺乏银行需要的不动产担保抵押品,导致企业中大量的资产闲置,资金又因为占用在动产上无法抵押贷款,如此造成了恶性的循环。四是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较完整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建立了涉及担保机构,政策性银行,风险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而我国目前没有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也缺乏规范操作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政府政策的

37、支持力度不够。3.2.3 不同行业的信贷难易分析金融危机使得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状况分化严重,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易程度也不一致。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和政府投资大多直接投向了机场、公路、铁路等大型项目,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品和相应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小企业可获得间接收益,回稳向好的势头明显。此外,经营状况直接影响企业获得贷款能力,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产品市场潜能广阔、企业效益优等的企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很大。反之,对于一些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即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道瓶颈。表3是根据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搜集的1999年至2009年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短

38、期贷款年末余额的数据绘制成的柱状图(图1),由图1可以表现出,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把钱贷给充满活力的工业行业,近年来虽然建筑业是投资大热门行业,但是农业是国家的基础,相较于农业,银行对建筑业的放贷还是站在理智的立场上。信用风险在不同的行业又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2008年国内外钢铁市场上半年至下半年由需求兴旺转为深度萎缩,钢铁价格急速下跌,钢铁工业受到重创,钢铁企业处境艰难。生产钢铁的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在与大型钢厂的竞争中不具优势,再加上下游产业的需求减少导致钢铁供应量过剩。其中钢铁流通企业受价格、需求的影响,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融资规模较大,资金相对充足,备货量大,在钢

39、铁价格暴跌时遭受的价格损失较小。而小企业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比较单一,钢材销售立即受到影响,销售规模缩小,收益降低;农副产品存储行业因为存储周期长,价格难以预测,使得整个行业的风险较大。存储品质单一的客户所面临的价格风险相对较大一些;而公司结构不完善的家族式企业则会因为市场信息比较闭塞,经营水平不高,限制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产品附加值小,深加工程度小的企业则可能因为产品竞争力不高遭市场淘汰;纺织行业产品深加工水平不高,附加值较低,产品同质性情况较多,产能过剩,以出口为主的纺织行业,会因国外需求萎缩遭到致命打击,比如2008年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的下调,人民币又持续地升值,就直接导致了

40、企业利润降低。表3 1999年-2009年金融机构对各行业的贷款余额 单位:万元 年份金融机构年末建筑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农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工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短期贷款余额19991476.90 4792.417948.90 63887.60 20001617.05 4888.9917019.33 65748.07 20012099.58 5711.4818636.68 67327.23 20022747.99 6884.5820190.47 74247.90 20033002.14 8411.3522756.00 83661.15 20042779.95 9843.1123895

41、.56 86836.83 20052983.72 11529.9322516.66 87449.16 续表3 1999年-2009年金融机构对各行业的贷款余额 单位:万元 年份金融机构年末建筑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农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工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短期贷款余额20063612.55 13208.1928653.97 98509.53 20073741.88 15429.3133623.30 114477.91 20083684.56 17628.8236142.89 125181.65 20093646.84 21622.5338769.25 146611.31 数据来源:国家统

42、计局网站图14 实证分析综上所述已经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银行业对其蓬勃发展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表现出了为中小企业开辟绿色融资通道的积极性。那么就江苏省的数据而言,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贡献是否有相关关系呢?4.1 数据来源本文实证分析的所有数据(表4)均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网站中的统计年鉴,搜集选用了2000年-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小企业工业产值(此处选择2010年之前数据,因此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金融机构年末工业短期贷款余额,四大国有银行年末短期工业贷款余额。考虑到统计口径需保持一致和数据的可

43、获得性,大型金融机构年末短期工业贷款余额用四大国有银行年末短期工业贷款余额表示,中小金融机构年末工业贷款余额用金融机构年末工业贷款余额与四大国有银行年末工业贷款的差额表示。鉴于网站上公布的数据不够全面,本文考虑用规模以上的小企业工业产值代表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的工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范围调整到银行规模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表4 2000年-2009年金融机构工业贷款余额及小企业工业产值 单位:万元年份金融机构年末工业贷款余额四大银行年末工业贷款余额中小银行年末工业贷款余额规模以上小企业工业产值20001190.94 978.96211.98 5705.4420011295.46 1002.1

44、8293.28 5376.1720021388.48 1082.95305.53 6505.0220031729.14 1256.85472.29 6669.1620042118.55 1443.25675.30 9734.5420052265.98 1464.48801.50 11704.4920063330.94 2378.58952.36 15449.5120073961.05 2806.451154.60 20631.4920084143.98 2864.751279.23 27264.5820094629.65 3107.941521.71 27592.23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网站4.2 模型建立表示一定时期小企业工业总产值;表示大型金融机构年末短期工业贷款余额,表示同期中小金融机构短期工业贷款余额,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以作为被解释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解释银行规模对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3 模型估计结果运用EVIEWS6.0,对江苏省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5:表5 多元线性模型结果因变量:Y方法: 最小二乘法日期: 05/06/12 时间: 20:09样本: 2000 2009样本数量: 1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