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5523958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8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十七篇【篇 1】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东莲花院乡作为乡村振兴花乡果巷示范片区所在地,县乡村振兴工作的主战场,为迎接 7 月份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我乡采取非常举措,调配 18 支工程队、300 余人沿全乡三线四点(三线即迁曹线、大莲线、新花线,四点即马家沟村、东城峪村、徐庄子村、西山村)铺开,其他村同步追进度、赶工期。在此之前,投资 400 万聘请河北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乡 16 个村进行设计,采取边设计边施工,专家驻场指导施工的方法推进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结合我县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我乡掀起一场态度坚决、声势浩大、效果

2、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战,在生态攻坚深度治理行动中使用人工累计 9650 人次,动用各类车辆累计 3820 车次;动用勾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 80 余辆,累计工时 14380 小时;共清理生活垃圾 2200.6 吨;清理禽畜养殖粪污693.5 方;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 1543.7 吨。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验收中,我乡 16 个村均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先后接待了来自开平、迁安、丰润、玉田及其他友好乡镇的学习观摩 30 余次,获得了各级领导一致好评!垃圾处理方面,县级配备垃圾桶全部发放到位,乡出资购置 4000 个小型垃圾桶,全乡每户发放一个;共招聘保洁员 41 名,为每个人配备人力三轮车,在乡

3、垫资的情况下保证劳保用品全部发放到位以及缴纳意外保险;对保洁员建立奖惩考核机制,每月对其不少于 5 次抽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通过两个月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基本达到 100%。二、厕所改造进展情况 我乡安排专人赴廊坊实地考察多家改厕设备公司,优中选优确定从河北锦泓环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采购一体化三格式与双翁式化粪池及相关配件,并与设备采购公司达成协议,由公司安排相关专业人员驻场指导改厕设备安装,现已完成相关设备采购,已组织两支专业施工队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施工,目前已完成改造 48 户,在建 98 户。三、农业示范园区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4、建设情况(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 一是梨花坡富贵牡丹产业园项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资 2100万元,完成接待中心前广场绿化、水韵乐园修缮及绿化、酒店内设备调试等工作,目前游客接待中心软装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核,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马上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二是五海猕猴桃庄园项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资 2400 万元,完成20000 株猕猴桃品种换植;浇灌返青水并进行猕猴桃苗子管护;栽植海棠 900 株;800 亩猕猴桃苗加盖生物制肥;完成西园区地标广场建设。(二)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是天晶智能温室群项目。完成温室条形基础砌筑,正在进行温室砖基础砌筑。二是花果人间智能温室群项目。完成智能温室人字

5、架组装、人字架横梁安装,正在进行外抗风柱安装,农业大棚正在进行砌砖,墙土方回填。四、“十百千”工程进展情况(一)路面硬化 今年以来全乡共硬化水泥路面 13800 平方米,对徐庄子、西山、东城峪、马家沟等观摩线路重点村铺设沥青路面共计23000 平方米。(二)村庄绿化 截至目前我乡共栽植绿化树种 3500 余株、各类花草 42000株,种植花籽 15300 余平方米,垒砌花池 5000 米。另外与河北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接,新确定小节点打造 18 处,其中 5 处小节点正在建设中,预计下周起将全部开工建设。(三)墙体美化与亮化 全乡共垒砌石头矮墙 3200 余米;围挡木栅栏 3800 余米;墙体立

6、面改造共计完成 32000 平米;徐庄子、西山、东城峪墙体美化 26000 平米;安装路灯共计 459 盏,打造一条特色景观大道;设计县界标识牌 1 处,村庄标识牌 16 处,新型党建标识牌 9 种,已经获得领导认可;通过与迁西县文化馆专家讨论研究确定,在我乡重要道路节点,设计较为醒目突出切具有迁西县和东莲花院乡特色的标志性建设节点 6 处,设计方案已出,马上进入施工。(四)污水治理 东城峪村之前设计采取集中收集方式进行污水处理,现主管道已铺设 200 余米,但由于村内线路线路混乱、自来水铺设无法协调等多种原因,现暂时停止施工,考虑改成分散式处理;西山村也因为村内不方便铺设管道,计划改成几户一

7、组合的方式分散式处理,现正在设计。(五)美丽庭院创建 现全乡已完成创建美丽庭院 426 户,精品美丽庭院 95 户。(六)集中供水 马家沟路面提升工程:完成自来水管道铺设 1400 余米,水表井、蓄水池皆已完工,剩余部分水表未安装完毕,工程临近完工。(七)其他建设 东城峪游客接待中心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工作;2017 年 6 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及 2 个小田园综合体项目,6 个已完成验收,一个正在建设中;由北京世纪唐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黄岩主题酒店,目前已完成评审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松山峪-潘家峪道路工程,大型设备已经到位,本周一已经入场施工。我乡将进一步加压奋进、砥砺前

8、行,建设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争做县委“打好三张优势牌、实现六大新突破”的实践者、排头兵。【篇 2】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2021 年以来,XX 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谋划推进,并取得新成效。一、工作总结(一)严抓基层党建,充分推进组织振兴。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第一方面,完善了 XX 个村(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第二方面,提升镇委党校教育质量,于 2020 年 X 月完成 XX 个党校分教点挂牌,启动精品教育创建工程。一年来,开展了一线教学 XX 期,全镇党员教育覆盖率达 XX%,覆盖村居民 XXX 余人次。第三方面,实

9、施“发展党员严格化、党员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先锋作用显现化”四项提升工程。(二)打开基层精品教育新模式,推动文化振兴。一是注重实践,抓准重点提升基层干事能力。结合全镇工作要点,开展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班共 XX 期。二是打造精品,积极探索减负提效教育新模式,把“讲师+课件+教材”打包配送到各村(社区)分教点,确保基层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扶贫政策等知晓度,凝聚党群合力共同推进政策实施。(三)抓队伍建设,培育忠诚担当党员队伍,促人才振兴。深入实施“素质”、“定力”、“能力”、“活力”“四项工程”,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攻坚克难的能力。如我镇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

10、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 XX 名,平均年龄 XX 岁,较上届下降了 X 岁,大专及以上学历 XX 名,较上届多 XX 名,有效实现了学历及结构双优化。村(居)委换届顺利推进,计划于 X 月XX 日-XX 日开展选举,预计可实现预期目标。(四)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引进“金新农”生猪养殖、盛大农业、东升农场等项目,加快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强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做好“特”字产业文章,打响 XX 农业品牌。我镇 XX 村优质肉牛成功入选为广东省 2020 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我镇优质水稻成功被评为 2020 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11、”专业镇(水稻)。(五)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镇街提升整治,强化生态振兴。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目前全域推进干净整洁村建设,共涉及 XX 个村小组建设项目,目前启动的有 XX 个,完成的有 XX 个,完成率为 XX%。该项目完成后,我镇 XXX 个村小组将全面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X 个省定贫困村 XX 个村小组通过围竹篱笆等方式建设人畜分离区,全面实现家禽圈养。二是“XXX”镇街提升项目有效推进,填补了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短板,实施过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商铺经营者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仅用了 X 个月就完成总体进度的 XX%,再次彰显了“XX 速度和 XX 效率”,该

12、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我镇的整体形象和城镇品位。二、存在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结构仍不够合理;人居环境虽有改善,但与美丽宜居乡村仍有一段距离。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善三个全面升级。结合镇委党校、风度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优质学*台,精心设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实现党建教育阵地全面升级。打造支部党建示范带,辐射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升级。强化头雁队伍、党员干部队伍专业化培养,实现党建促进经济建设能力全面升级。二是加大农业招商项目开发,加速 XX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协调、引进上市的 XX 等大型上市公司,在我镇选址建设现代生猪

13、养殖场。三是继续加大城镇整治力度。特别在整治“六乱”上下狠功、出实招,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精细化服务,巩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处置及时”的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并打造出具有 XX 地方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最美生态小镇。四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庄。在 XX 段沿线村庄实施“寻回消失的村落-XX 人”XX 村美丽乡村示范片环境提升工程及“樟林流翠、故里果香”美丽乡村示范片提升工程。继续打造 XX 路段沿线风貌整治建设,形成住房风貌整治示范带。【篇 3】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 3 次县委常委会议、3 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

14、振兴工作,召开 2 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 100 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4.57 万亩;新增设施农业 440 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 48 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 15 个。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 1 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 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 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 3.63 亿元。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

15、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 248 个,成员总数达 11900 户,入股土地 18 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 3 家。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 2.6 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 34 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 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 1950 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 4 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 5 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 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 3 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 7 个

16、,已完成投资 1.06 亿元。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 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 8 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 260 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 个、文化墙 6 万延长米、农家书屋 245 个、文化活动

17、室 289个。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 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 70 人,有 1 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 1200 多公里,安装路灯 6200 多盏,栽植树木 500 万株,栽植花草 60 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 处,建成特色示范村 35 个、推进村 150 个。(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 8 名受过刑事处罚

18、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 32 名年龄在 60 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 21 人;选拔 26 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26 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5 个。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 294个,协调资金 1.73 亿元。二、存在问题“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

19、才资源匮乏。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 2019 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 150 个。(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

20、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 2019 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 90 名、新型职业农民 450 名培训培养任务。【篇 4】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龙安区位于安阳市区西南部,面积 367 平方公里,辖 3 镇2 乡 6 个街道办事处,人口 32 万,其中农村人口为 24.1 万人。2019 年,我区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

21、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一)以落实四个优先为前提,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2018 年 3 月 5 日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龙安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全区 175 个行政村,坚持“一村一队”,从全区各局委中抽调 175 名科级干部到村中任“乡村振兴”战略村级工作队队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全区先后选派了 107 名区直机关优秀党员

22、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切实发挥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尖兵”作用。2018 年通过“两委换届”选举出了一大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素质高、群众信得过”的两委干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组织基础。通过组织建立,科学谋划,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格局。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龙安区域内既有城区又有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为此,龙安区委、区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制度性供给和政策安排设计,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把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格局,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更

23、多流向农业农村。三是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把“真金白银”投到农村,既是对城乡发展历史负责,也是对乡村振兴未来的担当。农业农村建设面广量大,很多项目都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少数有回报的也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本慢,必须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龙安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加快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配置到了农业农村。2019 年,区财政

24、先后投入 5000万元,用于全区乡村振兴建设。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这既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优先补齐的突出短板,也是影响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要痛点。龙安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持续改善路、水、电、物流等基础条件,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农村科教文卫体、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二)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积极

25、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三产融合,促进经济增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龙安区现代农业 20182020 年发展规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新跨越的发展步骤,利用 2018-2020 年三年时间,通过优化布局、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增活力,推动农业布局科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高效发展。2019 年,龙安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保障,以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着力打造小杂粮、花卉苗木、花椒、红薯、优质林果等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都市生态农业工作,精品园数量达到 20 家,2019 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 万亩,总产量达到 5.56 万吨。二是强化电

26、商发展,促进农村增收。搭建共享平台,推介特色产品。组织利用邮政系统“邮乐购”平台、各生产销售企业网站的作用和优势,重点突出我区的小杂粮和花卉苗木,加强产销信息对接,釆取开通农产品入驻绿色通道、宣传促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开展线上下单采购、线下统配送“直购直销”服务。2019 年新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 2 个,完成我区 41 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同时积极培育电商示范企业加工、生产、销售当地农副产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扩大生产,让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到企业务工或其他形式增加收入。2019 年,全区共培育电商示范企业 11 家,网上销售涉农产品 341.48 万元。新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 2 个,

27、提前完成我区 41 个贫困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带动贫困户 39 户 74 人。(三)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示范引领。投资 200 多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产业振兴规划和省级示范村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抓好善应省级示范镇和马投涧市级示范镇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提升羊毛屯、四门券等 6 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打造沿省道303 线从海村到西上庄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二是领导重视,推进农村垃圾整治。2019 年,我区继续实行农村垃圾治理“五分钱”工程(农户每天拿五分钱),区政

28、府每年拿出 1400 多万元,坚持以农村垃圾市场化治理为主导,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日常化。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通过对乡(镇)、街道、村、和保洁公司三级考核,提高了各级对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视度,有效督促了保洁公司长期提供高质量保洁服务,真正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村观摩调研,现场进行点评;区督查中心、人居办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列出台账,跟踪推进,进行整改。有力促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进行。2019 年元月份,我区开展了农村“五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污水治理、空心村及村内空闲用地集中整治大比拼竞赛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共清理垃圾、杂物 30 万方,

29、拆除废旧建筑1000 余处,整理空闲用地 2000 亩,出动铲车、汽车、挖掘机 2万余台次,完成 1.2 万户污水治理,粉刷墙壁 150 万平方米,安装路灯 3000 余盏,种植绿化树木 1 万棵。为保证广大群众过一个舒适、祥和的春节,在全区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号召全区各乡镇、街道利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三清一改”集中整治活动。区人居办实行每天进行督导督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区共组织人员 5000 余人,出动机械车辆 300 余台,投资 300 余万元。清运垃圾总量8800 余吨。清理村内塘沟 50 余个;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 130 余吨。农作物秸秆

30、通过切杆粉碎和饲料青贮,综合利用率达到了 90%。按照“五个一”动态监督管理机制要求,我区从三月份开始,严格实行日信息上报,周曝光、月评比、季观摩制度要求,对全区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督导督查,通报排名,有力提高了各乡(镇)办的重视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全区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我区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 1000 余万元对部分村实施户户通道路硬化;龙泉镇投资 300 余万元对 S303 道路沿线村庄进行美化;我区紧紧抓住 3 月份绿化植树大好季节,投资 100 万元,全区规划 30 个村进行村庄绿化;投资约 5000 万元在

31、全区范围内的主干道两侧进行新栽、补栽绿化,在东风乡、龙泉镇规划建设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街心公园、微地形绿化等建设,目前,在龙安区境内已打造成沿省道 s303 线六公里长的绿化游园建设,形成了“一路带八村”“一路带五园”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龙安区把改厕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抓手之一,大力推进户厕改造。一是高度重视,推进有力。区、乡两级党政领导亲自抓。制定出台了龙安区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员上阵,深入一线指导开展工作。掌握一手资料,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例会制度,每周通报二次进展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乡(镇)、街道办事

32、处,行政村现场观摩,交流经验,极大推进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们经过充分调研,结合每个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模式。三是试点先行,由点到面。将东风乡王潘流村、海村,龙泉镇羊毛屯村、全林村,马投涧镇李家安村,善应镇中城村作为第一批试点村,整村推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四是建立台账,细化目标,对照 2019 年我区 1 万户的改造任务,我区进行了任务细化分解,把任务数分解到每月,明确到乡办,实行台账式管理,有力促进改厕工作的进行,圆满完成了 1 万户的改厕任务。五是因村施策,推进污水治理工作。离城区较近的村,通过积极协调,实行与市政管网连接。投资 473 万元在东风乡赵张

33、村建设村内污水管网与市政管网连接建设,已完工;投资460 万元的东风乡王潘流村 14411 米污水处理管网已完成主管网建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镇区管网。马投涧镇投资 170万元在镇区铺设 3000 米污水管网,已完工;善应镇投资 600 万元在镇区主干道铺设污水管网,已基本完工;离城区远,具备条件的村实行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东风乡投资 116 万元在黄张村、许张村修建三级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已完工;龙泉镇羊毛屯村、四门券村污水管网和沉淀池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四)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我区制定了龙安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201

34、8-2020 年)行动方案,与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乡(镇)、9 个示范村相结合,开展“四大工程”即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移风易俗覆盖工程、实施清洁家园惠民工程、实施孝善敬老工程,把开展扶志扶智宣传教育活动、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开展文明创建等内容纳入到各项创评之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深入开展各类评选活动。(1)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孝善敬老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农村移风易俗。制定印发龙安区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实施方案、龙安区关于在全区农村“推行设立孝善基金深化孝善敬老活动文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5、自我提高,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龙泉镇东平村连续三年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村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目前,我区 5 个乡镇 84 个村建立了孝善基金会,1207 位老人收到孝善基金 68 万元。(2)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对照文明村镇创评标准,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目前共创建省级文明乡镇 2 个即东风乡和龙泉镇,省级文明村 2 个即娘娘庙村和下马泉村,市级文明村 15 个,区级文明村 77 个,全区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文明村合计 117 个,占比 66.8%,有力提升了全区乡风文明建设水平。(3)积极参与道德模范、河南好人、身边好人、安阳市文

36、明家庭评选活动,我区 2 人被评为河南好人,2人评为安阳市道德模范,6 人入围中国文明网好人榜。通过考评,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进程。同时,结合我区“一创八评”,积极参加安阳市文明家庭评选,进一步弘扬了正能量。三是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制定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龙文明20187 号),明确工作目标,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遏制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小落细落实。2018 年,全区省、市、区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率先启动,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

37、约,健全“四会”组织,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规范流程,在全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规范引导农民执行移风易俗规定。四是深入实施各类文化科技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龙安区乡风文明智志双扶文艺宣传进基层”主题活动专场文艺演出在马家乡马家村文化活动广场拉开序幕,文艺演出以舞蹈欢聚一堂开场,演出了男声独唱、豫剧选段、快板、歌伴舞等 14 个节目。该主题活动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浓厚氛围,提振必胜信心,实现了农村

38、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五)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农村“组织力+发展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以进行一次动员、强化一项机制、建立一支队伍、开展一次承诺、抓实一项管理、营造一个氛围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扎实推行农村干部“红、黄、黑”“三色”管理,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组织 100 余名农村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政

39、治理论水平。二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三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了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基层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上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全区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四是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重点部位有技防的防控网络。深入

40、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全区乡村治安环境实现了进一步好转,民族宗教工作和谐稳定。(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龙安区努力开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新局面,2019 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242.64 元。1、以稳就业为指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900 人,占年度目标 850 人的 105.88%,完成市定目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1120 人,占年度目标 1100人的 102%,返乡下

41、乡创业 592 人,占年度目标 350 人的169.43%,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 100 人,100%完成市定目标,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 253 人,占年度目标 250 人的 101%。2、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实现新发展。(1)加强创业保障体系建设。成立龙安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指导乡镇建立统计、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目标考核。(2)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与辅导,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加强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服务。2019 年,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 100 人,创业辅导253 人。二是积极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

42、+就业创业”系统以及乡镇人社保障所,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注册登记、培训招聘、政策咨询、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招聘会涵盖百余家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包括家政、护工、运输工、普工、纺织工、制衣工、服务员、技工等 10 余个工种,提供就业岗位共计 10000 个左右;充分拓展了农民工就业可行性,招聘会参与人数达到 3500 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 1500余人。四是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实名制信息采集及台账建立工作,2019 年,我区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 592 人,全部进行了身份及创业项目信息核实登记工作。3、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

43、作实现新跨越。2019 年推荐省级脱贫攻坚优秀项目 2 个(龙泉金有盆栽苗木合作社、马投涧龙马家庭农场),市级示范项目 1 个(善应保亮林果种植合作社),认定区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4 个(马投涧亮飞农场、善应保亮林果种植合作社、龙泉金有盆栽苗木合作社、马投涧龙马家庭农场)。二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推动了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适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做到了农村贫困人员应

44、保尽保、应兜尽兜。(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区 175 个行政村全部已完成清产核资任务,为下一步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打下良好基础。制定了“龙安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龙安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龙安区集体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办法”等文件,设计了“农村家庭人员调查表”、“人口信息采集表”、“成员身份核定公示表”等表格,并制定了产权制度改革流程、成员身份界定流程等,目前已有 95 个村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二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我区大力宣传相关政策规定、研究解决村集体“三资”管理易发多发的问题及对策等,提高村基

45、层干部的经济管理和政策水平。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都市生态农业工作,培育精品园;积极创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省市示范专业合作社、省市示范家庭农场。龙安区农业农村局新型经营主体遴选办法等文件,在全区遴选了 20 名技术指导员,每个技术指导员对接 5 个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目前我区共遴选出 26 个新型经营主体,74 个科技示范户。四是认真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我区建立了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等试验示范基地,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补助项目,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小杂粮推广提供技术平台。五是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上级文件要求

46、上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 1.07 万亩。以“三地一矿”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小杂粮、花卉苗木、花椒、红薯、优质林果等示范基地,持续抓好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村集体经济“清零破五”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 175个村全部实现集体收入“清零”目标,集体年收入超 5 万元的村达到 169 个。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都市生态农业工作,精品园数量达到 20 家;积极创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省市示范专业合作社、省市示范家庭农场。全区共有省、市级龙头企业 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17 家、家庭农场 56 家。五是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实施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综合运用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

47、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信贷供给体系,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区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用好用足普惠金融政策,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融资能力。构建多渠道直接融资体系,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使农民合作社和农户通过地押云贷、农信云贷等金融产品实现网上申请发放贷款。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

48、、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缺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

49、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乡村“五个振兴”要求,认真按照省、市的具体部署,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取得实效。(一)围绕“产业兴旺”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主导产品。根据我区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围绕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及时出台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50、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小杂粮、林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四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农村资源高效配置。五是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拉长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二)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